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2020-10-26张承锋

教师·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对策

张承锋

摘 要:口语交际在每个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关键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每个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然而,由于受环境、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农村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因此教师要增强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意识,努力改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的“沉默”现状。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对策

一、引言

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是说话,它是每个人认知世界、认知自己,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所以,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变化,口语交流始终都是一种最基本的、必须具备的能力,确切地讲,它比写更为人们所需要。同样,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影响着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具备口语交际能力,更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口语交际是学生学习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然而,当前由于受环境、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

(一)口语交际教学在农村小学被忽视是一种普遍现象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语文知识检测,不重视口语交际教学,认为口语交际没有设置在专门的考试范畴内,所以有时间时就让几名善于表达的学生发言,没时间时也就省去了这一教学环节。这导致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成了整堂课的重点,无法提高学生的听说表达能力。

(二)学生普通话表达能力较差,且羞于表达

其一,农村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受农村经济发展的限制,难以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口语表达的活动。其二,很多學生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家基本上习惯用当地方言沟通;一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人的关爱,在别人面前感到自卑,甚至面临着与人交往的障碍,羞于说普通话,从而出现了与人交流时结结巴巴的现象。其三,学生从小没有条件很好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大,更不敢说普通活、不想说普通话,即便只是偶尔地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也是说不上几句话就满脸涨红。

(三)学生在交流时语言表达不完整

小学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在学生处于低年级时没有要求学生说完整话,到了高年级,就更难对其进行完整说话的训练了,所以在课堂上常听到学生回答问题时说半截话。

三、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对策探索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工作任重道远。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水平明显低于同龄的城市学生,究其原因主要有: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往往被教师、学生、家长忽视,学校和家庭更重视的是应试练习;学生接触面窄,没有条件进行更多的口语交际训练。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发挥教学优势,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缩短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整体素养上的差距。

(一)转变教师的观念

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也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激发者,所以教师如何引导、如何调动学生开口说话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不要把口语交际简单地上成习作指导课,这无法达到锻炼学生口语能力的目标。所以,教师要提高对口语交际这一环节的认识,摒弃以往口语交际中可有可无的旧观念,与时俱进,真正实现与学生的平等对话。

(二)打开学生心里的话匣子

古人云:“减于中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形,意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这与“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样都在暗示着我们与人相待,应发自内心的真诚。同样地,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愿意敞开心扉。过多过重的批评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会使学生对口语表达失去兴趣,因为他们会害怕听到教师的冷言冷语。特别是对农村的留守儿童,教师应该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在其获得一点小成绩时就给予适当的鼓励,树立他们说话时的自信心。对那些不敢表达、羞于表达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和空间,对他们的表达要多一些期待,步步引导,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慢慢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三)口语训练的方式多样化

缺乏兴趣的被迫学习往往效率不高。小学生对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好奇心,采用题目新、内容新、手段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从而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

1.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言。”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由此可见,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教材中安排的每一组习作都是建立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反复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口头表达,反复修改,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让学生的作文不断完善。平常课后安排的小练笔也可以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去年的树》这篇文章中最后写道:“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此时,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来年,这只鸟儿会不会再来,如果会再来的话,这里也许会发生什么变化?”进而引导学生进行续写。

2.口语交际与活动相结合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游戏。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特点,根据每单元的口语交际创设情境,把游戏、表演、讲故事等形式与教学内容灵活地结合起来,这样易于学生接受,也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效果。

在口语交际“叫你学一招”中,笔者让学生在课前准备,讲学习的本领或演示简单的动作,有翻跟斗、比一比看书的速度、学炒菜……在课堂上,学生不仅说出了自己学习本领的过程,还在其他人面前直观展示,更棒的是学生还可从中学习别人的本领,一举三得。

3.听说读写的整合

教师可以通过课前的小演讲和讲自己最熟悉的故事给学生听等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教师还应重视课堂上的朗读。根据农村学生方言化严重、普通话水平不高的现状,笔者经常利用早读的时间带领学生朗读教材及其他一些优美语段,有时也让学生跟着课文录音朗读。在课堂上,力求实现以读学说、以说带写、以听导说、以看引说的效果。

4.联系生活,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有句教学谚语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小学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的生活中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不应该局限在学校里或课堂上。所以,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1)选择的话题要贴近生活。只有贴近生活的话题,才能让学生有一种熟悉感、亲切感,才会让学生有更大的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致。与其让学生讲教材里对他们来说遥不可及的一些话题,不如让农村学生说说乡村芬芳的泥土气息、自己亲自制作小工具的过程、自己在田间劳动的快乐和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不易。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才能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2)鼓励学生进行课间交流。教师要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尽量把一句话或一个话题说得有条理,并注意交流上的文明礼貌,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并从中纠正错误,这样说话的质量会在无意中不断提高。比如,在课余时间,学生经常会三五成群,谈论他们喜欢的动画片,这个时候教师也可抓住机会引导学生有序、有效地交谈。美国教育家华特曾经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可以适时地让学生围绕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学生可以在自己喜欢的氛围中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对农村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可以长期训练的有效方法。这让农村的学生在他人的面前更加自信,更有表达欲望。

(3)在家庭中进行口语训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外,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所以家庭这一口语交际训练场不容忽视。教师应当让学生的父母重视对自己孩子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倾听孩子的心声,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就像《窗边的小豆豆》里,当小林校长愿意听她说话时,她觉得自己有种从未有过的成功和喜悦,这使一个被迫退学的孩子开始了一段新的学习之旅。需注意的是,其间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愿意倾听,并且做到不插话,不打断孩子的说话。所以,父母要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教师可以让学生向父母讲讲班里的新鲜事儿,和父母讨论感兴趣的话题。

四、结语

新课程教学改革浪潮冲击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要重新认识农村口语交际教学,并给予正确的定位,明确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沟通,是将来陪伴学生一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能力。

作为农村教师,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客观地对待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理性地分析农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给学生多一些关心、呵护,并转变口语交际的教学观念,改进口语交际的教学方式,最大可能地挖掘和利用农村特有的教学资源,大胆地走出固有的局限,让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迎来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袁世凡.试论口语交际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语文课内外,2019(8):81.

[2]莫依东·贾帕尔.语文教学中从口语交际开始培养小学生运用语言的技能[J].魅力中国,2018(37):104.

[3]王迎春.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J].中外交流,2018(45):294-295.

[4]张亚盈.探究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J].读与写,2018,15(35):76.

[5]劉秀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情景教学方式略述[J].新课程(上旬刊),2018(12):179.

[6]万朝霞,王惊岳.小学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J].神州,2018(27):207.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