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不同类型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
2020-10-26包丽岩董立波包丽娜
包丽岩 董立波 包丽娜
【摘要】目的:观察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96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依据治疗药物分组,行托吡酯治疗的32例为A组,行卡马西平治疗的32例为B组,行丙戊酸钠治疗的32例为C组,分析三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治疗有效率(90.63%)、(84.38%)、(87.5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低于B组(28.13%)、C组(25.00%),P<0.05。结论:在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治疗中,托吡酯、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均能发挥优异的疗效,但托吡酯不良反应较少,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脑炎继发癫痫;丙戊酸钠;托吡酯;卡马西平
【中图分类号】R7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5-0075-02
作为脑部常见疾病,病毒性脑炎无颅内高压、发烧等症状,但存在较高的癫痫发生率,若患者在脑电图检查中发现癫痫波,则认为其是脑炎继发癫痫。抗癫痫药物控制是脑炎继发癫痫的主要治疗方法,其治疗目的是减少患者癫痫发作次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托吡酯等[1]。为探究其对脑炎继发癫痫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择了我院96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现将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96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依据治疗药物分组,均有32例患者,A组:女15例,男17例,年龄16-51岁,平均年龄(33.78±4.62)岁;病程0.4-6年,平均病程(3.18±1.94)年。B组:女16例,男16例,年龄17-52岁,平均年龄(34.21±4.59)岁;病程0.5-6.3年,平均病程(3.77±1.58)年。C组:女17例,男15例,年龄19-50岁,平均年龄(35.02±4.49)岁;病程0.3-6.2年,平均病程(3.55±1.47)年。三组无显著差异(P>0.05)。所纳入患者均被确诊为脑炎继发癫痫,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无其他合并症,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A组:托吡酯治疗,初始剂量控制在25mg/d,后增加至150mg/d,每周增加剂量保持在5-10mg。B组:卡马西平治疗,初始剂量控制在200mg/d,后增加至1000mg/d,每周增加剂量保持在50-100mg。C组:丙戊酸钠治疗,初始剂量控制在100mg/次,3次/d,后增加至300mg/次,3次/d,每周增加剂量保持在5mg/d。三组治疗周期均为12个月。
1.3统计学分析
实验以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X2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值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代表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分析三组治疗效果
三组治疗有效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2.2分析三组不良反应情况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低于B組(28.13%)、C组(25.00%),差异性显著(X?=5.3791,4.2667,P=0.0204,0.0389)。
3 讨论
在脑炎继发癫痫治疗中,托吡酯可对Na+通道进行阻断,动作电位减少,增强了GABA活性,可有效抑制碳酸肝酶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卡马西平在脑炎继发癫痫的治疗中能对谷氨酸释放进行抑制,还能促进Ca+、Na+通透性及兴奋性的降低,达到抑制癫痫的效果。卡马西平还能通过神经细胞膜对神经放电进行控制,避免其反复发作,从而有效减少兴奋冲动和突触之间的传递。作为单糖基右旋硫代物,丙戊酸钠可降低癫痫形成时产生的放电,还能促进定醛酸脱氢酶活性的增强,达到减少癫痫发作的效果[2]。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治疗有效率无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低于B组(28.13%)、C组(25.00%),P<0.05。可见在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治疗中,托吡酯相比于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托吡酯、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均能有效改善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病情,且托吡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更少,建议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金莉,陈杰明,林合麟.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不同类型脑炎继发癫痫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4):21-23.
[2] 夏顺刚,卢红.奥卡西平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35(9):1122-1125.
作者简介:
包丽岩(1982-),女,蒙古族,辽宁省凤城县人,副主任医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