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非瓣膜病性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探讨
2020-10-26吴玉罗智
吴玉 罗智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非瓣膜病性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应用情况。 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100例非瓣膜性房颤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观察组使用华法林治疗疾病,同时检测INR,分析治疗期间内不良反应以及观察组INR达标以及华法林维持剂量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华法林维持剂量为1.430~3.572mg/d,均值为(2.374±0.306)mg/d。结论:针对于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来讲。在周全化监测INR的状况之下,对其应用华法林开展抗凝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患者;非瓣膜性房颤;华法林;抗凝治疗;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5-0045-01
Clinical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warfarin in anticoagulation treatment of senile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warfarin in anticoagulation treatment of senile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Methods:100 elderly patients with nvaf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7 to April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Aspirin was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warfarin was us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 treat the disease,INR was detected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reatment,as well as the INR compliance and warfarin maintenance d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nalyzed.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The maintenance dose of warfarin was 1.430~3.572mg/d, with an average of (2.374±0.306)mg/d.Conclusion: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nvaf.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of INR, the application of warfarin in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is safe and effective,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elderly patients; Nvaf;Warfarin. Anticoagulant therapy; Value analysis
心房顫动(AF)属于一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性病变。随着病患年龄增长,该疾病的病死率逐渐增加。相关研究证实【1】,接近20%的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因房颤所引发。其也为导致患者死亡以及残疾的重要因素。现如今,临床中治疗房颤的方法主要包含积极控制患者心室率、恢复心律同时维持窦性心律,抗凝治疗几个方面。
当前临床研究证实,针对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来讲,使用华法林进行治疗能够取得一定效果。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探究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100例非瓣膜性房颤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且通过12导联心电图确定为房颤。受试者自愿参加实验调查,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样本:晚期癌症者、风湿性心脏病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房颤者、华法林应用禁忌者、精神疾患、拒绝参加实验调查者、血液系统疾病者、血压控制不佳者、肝肾功能异常者。
现按照就诊次序,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观察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内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均值为73.56±2.78岁。
观察组内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均值为74.09±3.15岁。经对比证实,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受试者使用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51021475 · 四川太平洋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治疗疾病。结合受试者的病情,将具体的药物剂量控制在50-100mg,1次1日。
观察组受试者使用华法林(国药准字H20054247 · 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抗凝治疗,将初始剂量设定为2.0mg,1次/日。病患在服用药物之前,首先测定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此之后,每相隔3-5天复查该值1次。同时结合INR值,有效调节具体的药物使用量。单次调整量将0.8-1.125mg视为最低给药量。应将INR值保证在1.81-2.51mg之间。当病患的INR值得以稳定之后,相隔30天重复检查INR值。倘若患者发生出血或者其他可能会对该值造成影响之状况,应当有效监测患者凝血功能情况。每个月对病患开展随访一次,共计12次。
1.3观察指标
(1)分析2组受试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2)分析观察组受试者INR达标与华法林维持剂量情况。
1.4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利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内的计数资料开展X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开展t值检验分析。若p<0.05,证实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受试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详见表1。
2.2INR达标以及华法林维持剂量情况
当病患使用华法林药物平均时间为(10±5)d时,INR达标为(1.81~2.51,M=2.19)。华法林维持剂量为1.430~3.572mg/d,均值为(2.374±0.306)mg/d。
3 讨论
相关文献证实【2】,在中国自然人群之中,心房颤动的发生概率大约为0.77%。该疾病的发生率和年龄成正比。80岁以上群体出现心房颤动的概率大约为10%左右。
所谓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主要指的是患者心房发生无序快速波动。且这种生物行为和心室并不存在显著关联性。当前临床指出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的发生,主要和多重交错波状折返型电活动存在关联性。心房颤动会对人体的心脏输出量造成显著影响,继而导致病患心房发生无效收缩以及心室空虚。心房无效收缩会引发机体过多血液凝集在右心房之中,就此生成血栓。加大了病患出现卒中的风险。
临床将心房颤动分为永久性、突发性以及持续性3类。在此其中情况较为严重的2种为永久性以及持续性心房颤动。
阿司匹林属于日常生活中常用药品。其在治疗关节痛风湿疾病、头痛、发热、感冒中有着一定效果。另外值得说明的是,阿司匹林中的有效成分可抑制血小板过度凝集。因此,其也被应用于治疗某些心脏疾病之中。有一些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之后会出现较为显著的胃肠道症状以及过敏反应,甚至有部分患者发生肝肾功能损害。
华法林为一类香豆素类抗凝制剂,其能够有效降低维生素K所参与的凝血因子于肝脏内合成度。相较于阿司匹林,华法林抗凝效果更为显著。利用该药物开展抗凝治疗,能够令非瓣膜病性房颤病患发生缺血性出中的相对危险降低54%左右。接受该药物治疗疾病的患者总体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会下降52%左右【3】。
值得说明的是,因为患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继而引致华法林的应用剂量很难控制。这种药品一般经过肝脏完成代谢,所产生的代谢产物也有一定抗凝效用。所以说,在患者使用华法林治疗疾病之后,医院方面应当有效监测其抗凝强度水平。
本组实验研究结果证实: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受试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该项结果和国内文献相一致【4】。
迄今为止,华法林作为一类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有效药品,还未能够得到全面重视。有调查证实【5】:中国心房颤动病患应用华法林接受抗凝治疗的概率只有1.7%左右。使用阿司匹林接受治疗的患者大约占37.9%,而六成的病患均没有使用过上述两种药物。即便是三甲医院,华法林的使用率也仅仅为9%。且很多医院在对患者使用该药物过程中,没有系统性监测INR值或者INR保持在较低水平。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医务人员担心发生出血性并发症。另外也有部分患者未能依照相关要求监测INR。
针对于这种情况,应当有效强化医务人员为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力度,其也为推进心房颤动患者接受正确抗凝治疗的有效举措。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利用有效方法积极提升心房颤动病患针对于抗凝治疗的依从度,定期实现监测INR,积极预防出血事件发生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年龄并非抗凝出血的高危因素。而抗凝强度才是预测出血情况的高精准指标。很多老年患者存在多类出血因素。比如说同时服用多了药品、合并多种疾病等等。是否有必要针对该部分群体适当减少抗凝强度,当前仍存在爭议。
本实验将华法林INR控制在1.81-2.51之间,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强。
华法林在进入到人体之后,于血浆内有98%-99%以结合形式存在。而发挥出抗凝效应的是游离型华法林。当前该药物在临床上使用困难的要点在于抗凝强度不稳定与治疗窗较窄。该药物的抗凝强度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在此其中包含药物因素、食物因素、输入新鲜血液、肝功能不全。所以说,当心房颤动患者联合应用其他药物治疗疾病过程中,应当注意相关药品对于抗凝效果所造成的影响。
总而言之,针对于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来讲。在周全化监测INR的状况之下,对其应用华法林开展抗凝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含.非瓣膜性房颤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效果及症状转归情况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3):99-100.
[2] 徐娟.老年非瓣膜病性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20):34-35.
[3] 金晶.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非瓣膜性房颤病人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实用老年医学,2019,33(10):1019-1021.
[4] 王德祥.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依从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8):58+60.
[5] 周佳纯,周琰,苏瑞,钱凤丹,李琴.非瓣膜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抗凝药物治疗分析与评价[J].中国药师,2019,22(06):1081-1084.
作者简介:
吴玉(1982-),女,汉,四川绵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