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效情境提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效果
2020-10-26王会英
王会英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即基于语文课程教学,通过开展丰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提升的学习形态。有效的综合性学习建立在恰当的学习情境之上,因此主题情境的设置能对综合性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将情境教学运用于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文章从活动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和任务情境四个方面着手研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情境教学;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2-03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2-0059-02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习活动变成快乐的事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新版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设置了“综合性学习”栏目,并设置了不同的学习主题,在这几个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如何来进行有效的情境设置,让学生更好地入情入境,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方面来利用情境提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效。
一、以活动情境丰富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体验
综合性学习是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学习活动,活动是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式,有效的综合性学习取决于适宜的活动组织,建立在有效的活动情境的基础之上。设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情境需要注意三个原则:一是趣味性。活动内容和主题必须贴近小学生的兴趣与心理倾向,要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是互动性。活动需要以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为基础,注重互动氛围的营造。三是教育性。活动情境不能单一以“玩”为目标,需要将特定知识融入趣味性活动之中,实现寓教于乐。
以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大门”的教学为例,笔者通过两个步骤来对活动情境进行设置:
活动一:诗歌接龙。在四年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教材中的诗歌学习和课外的诗歌学习、背诵,积累了一些好的诗歌,诗歌接龙就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诗歌阅读积累。笔者先给学生一个字,要求学生以包含这个字的诗句开始接龙,如以包含“一”字的诗句开头:
生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生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生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轮到第七个学生时,他没能接上来,于是大家让他表演一个小节目以示惩罚。接着进入下一个字“春”的接龙……几轮下来,学生处于“头脑风暴”状态,大脑积极运转,活动紧张而刺激,好玩又有教育意义。
活动二:诗歌朗诵。在所读的诗歌中,一定有学生自己特别喜欢的一首,因此每个学生可以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上台朗诵,还可以自行准备道具。
学生李××一上台就引起了台下小伙伴一阵哄笑——原来他用报纸做了个头盔,并拿个饭盆就上去了,大家估计有好戏要上场。
他清了清嗓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端起饭盆做饮酒状,神情陶醉;正准备喝时作出接到迎战命令的紧张状,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他转身回眸,一副毅然决然、视死如归的模样,严肃与幽默的切换产生了强烈的搞笑效果,台下伙伴们纷纷为他鼓掌,一时间活动气氛被点燃了。后来上台的学生也都有了好的点子,一个比一个精彩。
通过创设受学生欢迎的活動情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互动性、对话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综合性学习的价值与乐趣,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寓教于乐。
二、以问题情境激发综合性学习的学习热情
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的学习活动都是建立在问题探究的基础之上,正是问题让学习活动有了目标与价值。问题作为串联教学活动的载体与桥梁,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样发挥着指引性功能。教师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需要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以探究性强的问题来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使综合性学习活动充满着智慧和理性的光芒。
在五年级下册“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中,笔者围绕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问题情境的创设:
首先,用PPT给学生展示了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到行书的演变过程,以及45个字的甲骨文集合体,并设问:大家知道这些甲骨文中都有一些什么字吗?学生陆续猜测。有人说“羊”,还有人说“人”“牛”“美”等,猜测不断。最终笔者揭晓答案——都是“羊”!学生“哇”的一声,感觉很不可思议!“的确,光一个‘羊字,甲骨文中就有45种不同写法,不可谓不神奇!”笔者补充道。
接着,笔者又出示了几幅日文情境图片,让学生来猜一猜它们的意思:“这幅商场图片中的‘受付是什么意思?”“莫不是收银台的意思?”有人怯怯地说。“对呀!看来你很懂日语。”笔者打笑地说。然后,笔者再问:“这幅图片中的‘お手洗是什么意思呢?猜一猜。”“是洗手的地方吗?”笔者回答:“差不多。”“莫不是洗手间?”学生马上猜出来了。笔者追问:“大家有什么发现?”“日文中很多使用了我们的汉字!”大家异口同声道。“可见,我们的汉字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尤其对日本等周边国家。”最后,笔者总结道。
在围绕汉字开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趣味猜测,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汉字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深远影响,在问题探究活动中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
三、以生活情境增强综合性学习的真实情感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与学生生活相契合的、相对独立且完整的语言活动,它改变了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主要场所的活动形式,将学习的范围和活动的空间拓展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和生活中。它需要与学生的生活保持高度的契合,只有这样才能让综合性学习更为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也需要以生活情境的创设为桥梁来突出和强化学生的真实的学习体验。
以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的教学为例,笔者以“小学生活回忆录”为主题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说一说这六年的美好小学生活中,哪些人、哪些事、哪些生活点滴最令我们难忘,请每个人说几句。张××第一个发言:“让我难忘的是去年老师和同学们给我精心安排了生日活动,我感动极了!谢谢大家这么多年的陪伴。”孙×说:“我身体一直不怎么好,老师和同学们给了我很多照顾,帮忙买药、打饭、送水,让我感觉特别温暖。”……学生围绕小学生活的点滴发表自己的感触,基于真实生活的回忆,能让“说”的过程充满真情实感。
活动二:动动手。这两年的学习和生活让我们一起经历了许多美好的点滴,我们抓住其中许多精彩的生活瞬间进行了拍照留念。活动前笔者让大家搜集小学生活的相关图片,而笔者自己也将这几年拍摄的学生精彩生活照片搜集整理出来。我们将以每个学生为主角的照片筛选出来,组成一面心形的照片墙,大家把自己想说的话、对老师和同学的祝福写在照片后面,最后大家一起将照片拼成心形图案。
四、以任务情境凸显综合性学习的探究价值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探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它以任务为驱动来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探究方式进行探究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实践学习活动的意义。
在三年级下册“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中,学生通过本单元节日主题的学习,对中华传统节日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有哪些节日,但是对节日的深层次内涵,如节日的传统习俗、社会意义等缺乏了解。此次综合性学习,我们围绕传统节日进行探究,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内涵,以表格的方式进行任务情境的创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围绕不同的节日进行综合性学习,通过查阅资料、请教长辈等方式搜集节日的相关信息,对各节日进行全方位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开阔了知识视野,提升了学习能力。基于任务情境的综合性学习给了学生目的性强的探究性学习空间,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得以提升,综合性学习的探究价值得以彰显。
情境教學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已普遍应用,其应用效果有目共睹。但是当前围绕其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的研究极其缺乏。在运用过程中,笔者认为情境是综合性学习主题的载体和依托,将这两者有效融合具有积极的教学意义和现实的可操作性。如果说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知识综合应用的载体,那么学习主题情境的设置则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关键。在将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笔者将探讨更多、更切合实际的有效情境创设方法,以有效情境提升综合性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田正权.主题情境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研究[J].江苏教育·小学数学版,2017(10):23-25.
[2]李建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选择策略[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2):79-82.
[3]施燕红.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确定[J].小学教学研究,2008(7):7.
[4]张兰兰,张海燕.基于PBL的小学语文高段综合性学习设计——以“遨游汉字王国”主题为例[J].教育参考,2008(4):77-84.
[5]魏 敏.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起来——“难忘小学生活”活动例谈[J].考试周刊,2014(26):53.
[6]刘天华.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主题确定的“放”与“收”[J].中国教师,2008(12): 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