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古诗教学趣味盎然

2020-10-26黄娟娟

教师·上 2020年8期
关键词:古诗教学传统文化

黄娟娟

摘 要: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流经千年传诵不歇。《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中就明确了通过古诗词教学来达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的的要求。古诗教学必须建立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之上,但也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创新拓展,尤其要注重古诗阅读与活动教学的融合,打造别开生面的、趣味盎然的古诗教学课堂。

关键词:古诗教学;传统文化;古诗活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2-2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2-0049-02

在新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六个年级十二册共收录了132篇古诗文的教学内容,占课文总篇目数的30%左右,古诗文在数量上比旧教材增长了80%。这可以看出,在重视传統文化教育的当前,古诗文的教学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然而,不少教师围绕古诗文教学开展的有意义的教学设计不足,主要还是围绕读与背来进行,导致学生认为古诗文学习索然无味,甚至充满排斥心理。那么,如何在确保数量增加的同时保证古诗文教学的质量,寻求古诗文教学的有效突破?这是摆在所有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课题。基于此,笔者对新教材进行了为时两年的学习研究,结合自身积累的古诗文教学的经验,对新教材的古诗文教学趣味课堂的构建进行了研究与探讨,致力让古诗文教学充满生趣、乐趣和情趣。

一、开展趣味盎然的古诗朗读活动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对古诗教学而言,“读”是核心和关键,多读才是古诗学习的“捷径”。然而,读的方式有很多,古诗朗读的形式可以不囿于传统的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盎然的朗读形式与活动,让古诗的朗读过程充满趣味性。

一是配乐读。古诗工整的句式加上对仗的押韵使之具有独特的音乐美和音律美。古诗特有的意境加上或悠长绵延、或澎湃激昂的音乐能让古诗阅读过程充满乐趣。笔者选择合适的古典音乐,根据一首古诗阅读的正确语速、语调和旋律先对配乐进行适当的剪辑,使之与诗歌更好地衔接配合,再让学生尝试跟着配乐对诗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学生感觉这种朗读特别新颖有趣,自己的朗读在音乐的烘托下特别有意境和韵味。

二是唱读。在古代,诗词本身就是一种音乐形式,不少诗歌也被翻唱,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学生往往对唱歌充满兴趣,通过歌曲将古诗唱出来更让他们觉得新奇有趣。比如,六年级下册杜甫的《春夜喜雨》这首诗是很多学生都听过、都会唱的,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邀请几名学生以歌唱的方式来读这首诗,优美的诗句加上动听的旋律让这首诗更能打动每一个人。其实,互联网上对古诗新唱的资源不胜枚举,“少儿国学歌”“雅乐诗唱”“中华少儿歌曲集”中收录了包括《己亥杂诗》《春日》《蜂》《嫦娥》《无题》《夏日绝句》等大量古诗的歌唱资源,将它们恰当地运用到古诗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的乐趣。

三是竞读。古诗的朗诵需要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这要求学生对古诗的意境、思想情感有准确的把握。在教学中,笔者时常让学生之间相互竞读,在相互对比和学习中让学生把握古诗节奏、控制语速和语调,尤其是对情绪、情感的表达有更直观的把握。比如,在《示儿》的朗读中,有的学生在范读过程中平平淡淡,对情感的把握不到位,尤其没有表达其中“悲”的情感和嘱咐、叮咛的恳切。笔者以此进行点评之后再邀请一名学生进行朗读,此时学生会有针对性地通过语调、语气来烘托情感。在相互对比学习中,学生便知道怎样才能读出意境和情感。

二、开展趣味盎然的读写结合训练

阅读与写作具有良好的协同教育效应,读写结合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十分普遍,尤其把课文的阅读教学与随堂练笔、作文教学结合,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积极意义。那么,可否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融入读写结合的练习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相较于一般的读写结合训练,古诗的读写结合对古诗的内容、意境与情感的整体把握,以及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都有很好的提高作用。且围绕古诗阅读学习进行写话的练习让学生倍感新奇,都想体验一下其中的学习乐趣。

比如,四年级下册的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这首词,词人以清新欢快的笔触记录了乡下百姓日常生活的点滴,极具生活气息和乐趣。在教学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写话的任务:根据诗词的内容进行拓展写话练习,表现乡村生活的情趣。

有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道:“闲居饶州已经数月,没有临安城的热闹喧哗,也没有朝野的钩心斗角,多么悠闲自在。三三两两错落山间的茅屋,长满青草的小溪,炊烟袅袅的傍晚让我陶醉。白发老人们在村口用方言拉着家常,相互嘘寒问暖;男人们忙着种豆耕田,女人们忙着采桑织麻;孩子们无忧无虑地嬉戏玩耍,斗牛、捕蝉、采莲,好不快活!这真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呀,还去管它世事纷争干吗?就在这里做一个快乐的农人吧!”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想象,将诗词中的意象、情境以自己的笔触表达出来,又通过补白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诗词不能全部表现的内容,十分贴切、合理,极富生活情趣。以诗词为内容进行写话和小作文练习,为学生提供了新颖的、奇特的写作方向,在写作中学生对诗词意境和情感有了更深的把握。

三、开展趣味盎然的古诗情境表演

学古诗重在对古诗文字语言美、情境美的赏读,其中语言美我们可以通过反复的涵泳、朗诵来获得,对其中的情节、情境的理解,则可以加入一些表演活动,通过学生的演绎来阐释和表现古诗的故事美。尤其是一些叙事诗,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以个人或合作表演的方式来阐释,能够让古诗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更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感受,从而使学生与诗人、作品产生情感共鸣。

比如,《赠汪伦》这首诗的情节性、画面感很强,在教学之后笔者邀请学生来尝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演绎古诗的故事情境。学生林×(演李白)和其同桌陈××(演汪伦)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陈:“李兄哪里去?”  林:“汪贤弟,我去苏杭旅游。”(生大笑)

陈:“盘缠够不够?”  林:“没有,不用!”

陈:“接着!”(往船上扔一包银子,生大笑)

陈:“吃的够不够?”  林:“没有,不用!”

陈:“接着!”(往船上扔一只烧鸡,生大笑)

陈:“穿的够不够?”  林:“没有,不用!”

陈:“接着!”(往船上扔一包衣服,生大笑)

…………

林:“(泪流满面)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汪兄也。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啊!”(生大笑)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教室里笑声一直未断,两位学生的表演围绕诗歌的故事情节进行大胆改编,表演大胆浮夸、诙谐幽默,台下学生感觉就像在看小品一般,笑声一浪高过一浪。他们的情境表演看似荒唐,但却将古诗中李白与汪伦直接的深厚情谊表现了出来,并不算无厘头,不得不佩服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这样的古诗教学插曲,让学生发现原来古诗学习可以这么有趣。对部分情节性、故事性强的古诗教学,可以尝试采用这种课堂激趣方法,让学生感受古诗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四、开展趣味盎然的古诗竞赛活动

中华古诗总量庞大,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容量尚不及值得学习和背诵积累篇目的十之一二,这就要求学生需要认真地发挥记忆力强大的优点,多多学习和阅读古诗,通过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的双重渠道来积累更多的优美诗句,畅游诗歌的海洋。小学生都有好表现、喜欢被表扬的心理,《中华诗词大会》等节目中同龄孩子的古诗词积累的优秀表现让他们钦佩不已,同时也跃跃欲试。古诗竞赛活动以游戏与比赛的方式,为学生的古诗背诵提供了趣味化的载体,深受学生欢迎。

比如,在高年级的古诗教学中,可以加入“古诗接龙”游戏。六年级下册《马诗》中有“大漠沙如雪”一句,其中“雪”是很多诗歌中出现的意象,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个“古诗接龙”游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人说一句带“雪”的诗句,不许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诗句,说错的或者说不上的要接受小惩罚。此时,学生会努力地从自己的头脑中搜索关于“雪”的诗句。

生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生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生3:“大雪压青松,青松且挺直。”

…………

大家努力搜集记忆中关于“雪”的诗句,紧张而刺激,直至某同学接不上来,大家要求他表演一个小小的节目以示惩罚,课堂氛围达到了高潮。类似的如月、山、菊、梅、雁、酒、水、船、柳等常见意象也适合开展“古诗接龙”游戏。古诗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没什么捷径,关键在于多阅读、多积累。以课堂教学为契机,穿插这种古诗竞赛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古诗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对古诗积累的重视程度,让学生在类似活动中能够信手拈来、应付自如,从而很好地激发学生学古诗、记古诗的积极主动性。

此外,我们还通过年级语文教研组牵头,每学期开展一次全校性古诗知识竞赛活动,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分轮竞赛,通过卷面古诗默写、现场抽题背诵、古诗抢答等方式评出各年级比赛的优胜者并给予大力的表扬与奖励。古诗竞赛推动了学生学古诗的热潮,达到了良好的以赛促教的教学效用。

在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背景下,古诗文教学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彰显。小学古诗文教学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增强古诗文教学的吸引力是提升小学生古诗学习兴趣,也是提升其古诗文化修养的前提。这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创新古诗教学策略,致力打造充满生趣、别开生面的古诗教学课堂,让古诗成为小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成为陶冶学生情操和审美品位的有效载体,成为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桥梁。

参考文献:

[1]马晓平.小学高年级古诗词的有效性教学实践研究[J]. 中学语文(中旬刊),2019(12):74-7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刘 潇.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以扬州市G小学《经典诵读三百篇》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古诗教学传统文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立足原点 多向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