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效应评价
2020-10-24秦正燕
秦正燕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100048)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大气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我国部分地区多次出现雾霾天气,在全国雾霾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中,河北省所占比例“遥遥领先”。严重的大气污染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治理大气污染刻不容缓。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通知》,各省市积极响应号召,针对大气污染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但是至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仅占29%[2]。2018年2月,环保部召开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全面启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计划,将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大城市群作为未来三年蓝天保卫战的重点区域[3]。本文在此背景下产生,能够为管理者更好地评价、制定和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保证河北省的绿色发展。
二、模型介绍和指标选取
PSR模型,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压力指标描述人类活动对环境和自然资源带来的压力;环境状态指标表征特定时间阶段的环境状态和环境变化情况;响应指标显示社会对环境问题做出响应的程度[4]。
熵权法通过各指标所含信息量的大小确定指标权重,信息量越大,指标权重越大,表明对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影响越大。模糊综合评价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能够全面评价大气污染治理情况,反映相关治理政策的效果[5]。
本文基于PSR模型,综合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建立了河北省大气环境治理政策效应评价体系。压力指标包括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烟粉尘排放总量、第二产业占比和单位GDP能源消耗量;状态指标包括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氮氧化物年平均浓度、PM10年平均浓度和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占比;响应指标包括工业废气治理投资、清洁能源在总能源中的占比、植树造林投资以及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河北经济年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等。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处理和权重计算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影响。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二)评价结果
根据上面所得权重及数据矩阵,得到河北省2011-2018年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综合效应评价得分排名,如表1。
(三)结果分析
由表1可知,河北省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综合效应得分从2011年的0.08增长到2018年的0.27,即2018年河北省空气质量为8年以来最好,表明相关污染治理政策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政策效应较好。
从压力指标来说,其效应得分由2011年的0.02增长到2018年的0.30。2011年至2018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的排放总量由141.21、180.11和132.25万吨分别下降到48.9、96.5和65.2万吨,第二产业占比由53.91%下降到39.71%,单位GDP能源消耗量由1.20下降到0.89吨标准煤/万元。由此可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出台,污染物排放量在逐年减少,能源利用率逐步提高,大气污染治理面临的压力也在逐年减轻。
从状态指标来说,其2011和2012年的效应得分较高,2013和2014年效应得分较低,而后呈现上升趋势,即2013和2014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的年平均浓度最高,达到二级以上天数的占比最低,污染最严重,这与北京制造产业大量向河北转移有关。2014年以后,效应得分的上升和污染物浓度的下降则与政府集中力量实施减煤、控车、降尘、治企等行动有关。
从响应指标来看,其效应得分也呈现出上升趋势。2011年至2018年,河北省在工业废气治理和植树造林方面的投资由15.68和54.65亿元增加到89.7和186.18亿元,清洁能源占比增长了6.34%,每万人公交车拥有量从10.44台增长为14.62台,充分反映了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积极努力。
四、结论
本文基于PSR理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北省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政策效应评价得分呈现上升趋势,大气污染治理投资逐年增加,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在逐年减少,空气质量逐年改善,2018年空气质量为近8年来最好,充分体现了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有效性。但是,到目前为止,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中,石家庄市、邢台市、邯郸市和保定市均榜上有名,由此可知,河北省尤其是几个重点城市的环境治理之路还很漫长,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环保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把措施细化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