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观察

2020-10-24河南省鹤壁京立医院458030张华坤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0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腹腔

河南省鹤壁京立医院(458030)张华坤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患者临床表现以腹部压痛、发热、恶性呕吐等症状较为常见。外科手术是现阶段临床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常用手段,而随着近些年微创医学的快速发展,腹腔镜技术在胆囊疾病治疗中亦取得了较好疗效[1]。此次研究以在我院就诊的8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为A、B两组,各42例,A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29~73岁,平均年龄(50.24±4.96)岁。B组男19例,女23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0.09±4.78)岁。两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 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直径>3cm;无腹部手术史;签署知情同意书。

附表 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s)

附表 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s)

?

1.3 排除标准 腹腔内严重感染;凝血、免疫功能异常;恶性肿瘤;精神障碍;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1.4 手术方法 A组行开腹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后于右肋边缘做斜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探查腹腔,分离组织黏连后结扎并切断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常规切除胆囊,冲洗腹腔,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放置T管引流,常规关腹。B组行LC治疗:前期准备与A组一致,麻醉生效后于脐下缘做切口,建立气腹。常规“三孔法”进行操作,腹腔镜下仔细探查腹腔,解剖胆囊三角,游离、切断胆囊动脉和胆囊管,提起胆囊颈部然后常规切除。冲洗腹腔,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放置T管引流,常规关腹。两组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处理,定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B组各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A组(1 9.0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关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方案选择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既往开腹手术具有视野良好,操作难度低等优点,但对患者身体机能损伤较大,患者不仅术后疼痛感较强,肠道功能紊乱、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亦较高[2]。虽然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创伤较小,但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多存在严重的胆囊壁水肿、充血,且炎性组织黏连还会导致胆囊三角解剖结构模糊,术中操作不当极易造成术中出血量增加,故其被视为LC治疗的临床禁忌症[2]。而随着近些年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LC治疗的安全性亦有明显提升。此次研究结显示接受LC治疗的B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低于常规开腹手术的A组,这表明LC对患者创伤较小,而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则表明B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较快,且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这亦进一步证实了LC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正常生理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综上所述,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术后康复较快,可作为临床首选术式。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腹腔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