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0-10-23王琼艳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思维拓展创新形式

王琼艳

摘要: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落实,小学数学的教学,越加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充分、有效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毕竟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能引导学生以创新的思考角度学习更多的课程知识。

关键词:创新形式;注重实践;思维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4-0177-01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新课程改革后国家对小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对传统应试教育,新教育改革提出在数学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培养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建立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升思维的全面发展。

1.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师要能通过必要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掌握一定数学思维能帮助人们正确的看待某些事物,能增强人的逻辑性和思维严谨性是人生存生活的必备技能。一个人的发展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有的学生家庭教育比较好、开蒙早、自律性强,在数学学习中很快就能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这种学生不仅对问题有独特的看法,并且能举一反三多个角度的看问题,当教师新授知识时,他们会主动将新知识与头脑中的相似知识重合,达到进一步探究的程度。而有的学生对数学好似天生不感冒,对数学的理解表示很困难,学习数学相当吃力,经常出现课堂上讲能听懂,实战训练就失分的情况,这类学生的数学思维比较混乱,没有自己生成一种条理。

2.创新数学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传统的数学学习的过程相对单调,而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较强,一旦没有教好地引导必然难以激发绝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对小学生而言,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形式更能够激发和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与创新的能力。一是教師要对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进行全面的学习并积极地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寻找到适合自己与学生的教学形式;二是教师要敢于创新,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辅助手段和设备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游戏法、竞赛法、小组合作等新形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营造氛围,体验创造

创新能力的培养听起来玄妙,实践起来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创新能力培养就是要提供给学生主动尝试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不要多加干涉,让学生一点一点地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创新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例如让学生自己编应用题。其实在编应用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复习了之前学习的内容,还能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逻辑能力和想象力。每个学生编好应用题后让他们随机抽取其他同学编写的试题加以解答并对试题进行评价,对于不合理的试题进行修改,对比较难的试题进行集体分析,请出题人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他的解题思路等等,给每个同学表现的机会。他们面对同学和自己出的题目的时候会特别有成就感和亲和感,做起题来自然更起劲。

4.注重实践,勇于尝试

“实践出真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动手动脑实践研究的机会,给学生尝试创新的自由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带卡纸和剪刀,在授课的过程中先复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让学生剪一个长和宽固定数值的长方形,之后再把长方形纸剪成两个三角形,这时让学生思考三角形的面积应该怎样求得。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对长方形和三角形进行了测量和裁剪工作,直观的感受告诉他们现在三角形的面积就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教师再进一步引导他们,让他们尝试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会很容易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实践中手脑并用,直观感受,得出发现,教师可以骄傲地告诉学生他们刚才所做的工作和发现知识规律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他们每个人都是小小的数学家,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会收获比三角形面积公式更多的学习方法和研究动力。

5.通过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供丰富动态的创新引导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新知识的探究,还需要通过课堂习题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需要展开有计划的训练活动,通过布置适当的习题来针对性地调节与补充课堂教学。而变式练习,便是一种开阔学生创新思维的练习方式,且能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印象。

6.开展数学思维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拓展训练要求教师根据数学教材的内容进行富有生活情趣的数学思维训练活动,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来挖掘学生的思维、拓展其思维空间、培养起创新能力,帮助小学生在学、玩、用的有机统一过程中积累数学知识并增强思维活力。一是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发散性教学活动的拓展,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创设与小学生正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来训练他们思考、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通过物质或精神形式的奖励来激发小学生进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意识,尤其是在数学的日常应用过程中可以不断强化他们的成就感,潜移默化之间提高他们创新思维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给学生预留出大量的问题探究时间,让小學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的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达到素质教育提出的教学目标,为我国的人才培养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文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初探[J].中华传奇,2019(01).

[2] 杨永珍.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9(01).

[3] 范方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01).

猜你喜欢

思维拓展创新形式
小学生探究海洋生物的实践研究
创新形式,实现劳动与技术发展性评价
初中作文教学的思维拓展与创新分析
思维培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方法,培养农村学生语文复述能力
文言文教学进行思维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浅谈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创新
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问题导学
传统做法,现实意义
优化教研活动 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