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问题导学
2015-06-16朱书娟
朱书娟
摘 要:问题导学模式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学过程。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和教师设置问题这两种方式,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领会地理知识,并且能够将抽象的地理概念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而形成完善的知识运用网络。高中地理教学有效进行问题导学主要包含四个方面:预习阶段的问题导学应用、教学阶段的问题导学应用、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设置原则和问题导学中的思维拓展。
关键词:预习问题导学 教学问题导学 问题设置原则 思维拓展
问题导学模式的应用,为高中地理教学开辟了新途径。问题导学通过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一旦发现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学生的求知欲将被充分激发,对于新知识的渴望也将更加强烈。这一良性循环构成了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主动探究”模式的形成,更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本文将以地理教学实践为基础,对高中地理课堂问题导学的实施进行探讨,从而优化地理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预习阶段的问题导学应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导学的应用应当从预习阶段开始,教师在预习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并明确问题的提出是问题导学应用的基础。在进行新课预习前,教师应首先提出预习的主要方向和要求,指导学生利用有效方式进行预习。在预习阶段学生的问题来源一般有如下方面:
首先是针对教材的内容提出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一般是在学生掌握固有知识基础上,与原认知产生差异或矛盾的前提下提出的问题。例如在“地球的运动”这一课的预习中,很多学生都会对近日点的问题感到疑惑:“一月份北半球正是冬季最冷的时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应该是最远的,但是为什么地球会经过近日点?而在最热的七月份,为什么地球会经过远日点?”
其次学生会针对实时热点提出延展性问题。例如在“资源利用”这一课的预习中,有些学生提出:“在中东一些国家,为什么绿色植物的养护成本会高达数千美元?”这看似与教材无关的内容,却可以引发学生对能源匮乏问题的讨论,继而提出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这样的延展性问题。
还有学生能够利用看到或听到的地理异常现象提出问题。例如在“地壳运动”的课前预习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较为具体:“为什么有些地区容易发生地震,有些地区的地震就不那么频繁呢?为什么海啸、火山爆发经常与地震相联系呢?地震的时候该采取哪些措施?”这些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学习思路不断被拓展,在上课过程中更能抓住重点,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升。
二、教学阶段的问题导学运用
预习结束后,教师就要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引入问题导学模式,教师首先要对于预习期间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汇总,再根据课标要求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各个问题。在地理教学中,很多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关联性,需要进行复杂的思维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思维特点为主导,不但要提出问题,还要在学生思维“卡壳”的时候帮助其分析问题。课堂阶段的问题导学中问题设置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并促使其提出问题。对于较易理解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地理课堂的信息传达变得直观生动,学生面对一些静态的、抽象的概念在经过多媒体处理后,会更容易理解。
例如在讲解“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台风肆虐的视频向学生展示其危害性和破坏性,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出这些问题:“为什么台风只在沿海区域才能发生?哪些国家是受台风灾害影响最大的?台风灾害能够预防吗?台风的形成与潮汐和季节有关系吗?”
第二,从观察地图的过程中发掘问题。地图是地理课堂的必要教具,在观察地图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看地图,从而拓展其思维空间。地图可以体现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以及相互关联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对地图进行观察,一些较为抽象的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在地图的图解下就会变得一目了然。
例如在教学“大气环流”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全球气压带以及风带的分布,并提出相应问题:“为什么赤道接受太阳辐射量会高于其他区域?近地面的气压属于什么类型?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的提出,有益于学生形成横向思维模式,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融合到新的知识中来,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融会贯通。
第三,提出的问题应当联系实际,以矛盾的形成促进问题的解决。教师将问题导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建立起知识点的连接,通过地理实验以及专题讨论等形式,不断提出新问题,这样就能够使问题导学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链,也将会有新问题不断汇聚到这一教学链中来。
例如,在教学“季风气候”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季节的季风进行梳理,在总结气候特点的同时,还要对气候形成的原因做出讨论。在新旧知识的融合中,矛盾点也会更加突出:根据温度分布的一般规律,我国气温会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趋势,但是同样是在北纬30°附近这一纬线上,为什么上海、成都、拉萨的温度会有巨大差别?这一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形影响气温”概念的具体化认识,抽象的对比将变得直观、真实。
三、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设置原则
问题导学这一教学模式已经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首先,问题导学中问题的提出要具有启发性,同时还要保证问题明确,没有歧义,不会为学生带来误解。教学问题的提出可以是教师预先设计的,也可以是即兴提出的,无论是哪一类问题的提出,都应当遵循启发性和明确性这两点要求。
其次,教师应当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鉴别分类,采用不同的解决方式。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难度不大,通过深入学习教材就可以获得答案,那么教师就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进行方向性引导,从而使学生独立找到答案。在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教师只能进行启发式思维提示,不能全盘包办,否则学生探索答案的过程就会失去意义,问题导学的优势也将难以发挥。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定难度,那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置于主体位置,如提供一些背景资料以及专业研究成果等,或者引导学生进行多媒体演示,在学生思路不通的时候帮助其梳理思路,这些都属于必要的点拨,能够保持学生的解题热情。
四、问题导学中的思维拓展
教师的鼓励和肯定,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同时对于问题导学模式的接受程度也更高。尤其是在学生提出较有创造性的问题时,教师更应当给予鼓励和赞扬,例如在学习“洋流”这一课时,有学生提出:“有人在二十一年前投放的漂流瓶,居然在漂流了二十一年后被自己捡到,这是洋流的作用吗?”对于学生这种“奇思妙想”,教师应当给予鼓励,并与学生一起探索正确答案,这样才能形成问题导学中“勤思、乐学、求真”的良好学习氛围。
总之,问题导学模式的开展,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学过程,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和教师设置问题这两种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领会地理知识,而且能够将抽象的地理概念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而形成完善的知识运用网络。在帮助学生探索正确答案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作用能够“四两拨千斤”,学生的认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知识的整合运用能力都将有所增强,从而实现学生地理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