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市环境管理中社会公众参与的路径阐释

2020-10-23孙蔓

环境与发展 2020年9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决策环境保护

摘要:我们国家当前城镇化发展迅速,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中的人口大幅度增加,因此,城市也是环境问题频发的主要地区,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而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基于此,本文便对城市环境管理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希望能对今后城市环境管理工作带来一些实际的帮助。

关鍵词:城市环境管理;社会公众参与;路径阐释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9-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9.126

The path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China

Sun Man

(Suining Coun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Station,Xuzhou Jiangsu 221200,China)

Abstract:At present,China is experiencing rapid urbanization, with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population flooding into cities and a large increase in urban population. Therefore, cities are also the main areas with frequ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In order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is accelerated,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rought by industrialization are more prominent.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hoping to bring some practical help to the future work of urb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Key words:Urb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Public participation;Path to interpret

城市环境管理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进行的,而公众参与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够起到教育大众的作用,而且也增强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理念,让公众可以为城市环境保护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充分发挥主人翁的精神。

1 城市环境管理中运用公众参与机制的现状和问题

1.1 公众参与缺乏规范性和专业性

当前,我国政府中的环保部门,对于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持观望态度,这是由于对公众参与认识度不够造成的,因为环保部门会担心社会公众的参与会扰乱政府对城市环境管理的原有计划,为各项工作的实施造成阻碍,所以公众参与机制并没有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充分支持和帮助,这种形势对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起到了抑制作用。另外,公众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良莠不齐,对当前城市环境管理相关的政策发挥和条例并不十分明确,对环保有关的自然科学等也不甚了解,自身参与环境管理的能力不够。

1.2 公众不能对城市环境治理做到全过程参与

城市环境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主要是在事前和事后阶段,但是公众并没有合理划分好在两个阶段的任务。事前阶段往往会存在参与不充分的现象,但是却将重点都放在事后阶段。这种情况将会导致前端参与的缺乏,从而造成公众合理的环境利益不能充分地发挥和表达,因此造成环境破坏的行为不能及时制止,而当环境已经遭到破坏,在进行修复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工序十分困难,因此,这种情况下,事后监督并不能完全作为环境管理的重点。

1.3 公众参与的相关制度还不完善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当前我国相关部门还没有对公众参与城市环境管理,作出统一的法律和政策规定。第二,环境信息公开度不够,公众对于环境的基本知情权没有保障。第三,环境决策民主机制不够多元。

2 社会公众参与城市环境管理的优化路径

2.1 提高社会公众的基本道德素质

为了保证城市环境管理公众参与机制实施的效果,需要对社会大众实施必要的道德素质增强措施。第一,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应当从学生入手,对其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对学生的教育,需要政府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政府方面需要从根本上认识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对学校环境保护教育的投入力度,促进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环境道德素养,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学校方面也需要跟随国家的政策脚步,无论是对环境保护相关教材的选择,还是课程教育的方式方法,都应当充分重视,提高环境保护教育的生动性和有趣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观念。第二,除了对学生群体的教育,社会其他人群的环保教育也十分重要。这也需要政府、社会团体、机构等的共同努力,对社会大众进行正向的引导,并在社会中形成相关的体制机制,让大众能深切体会到环境保护工作的必要性。第三,城市需要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各种途径,投放环境保护公益宣传片、广告、案例等,做到全范围覆盖,逐渐提高社会不同层次人群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观念。

2.2 让公众能够广泛参与城市环境管理的具体决策

正确公共决策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社会公众对决策的接受度高;第二,公共决策的质量高。在城市环境管理工作中,政府部門可以促进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便能够广泛提高公众多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政府在进行环境管理决策时候,可以通过意见箱、电话热线、官网交流等途径,接受社会大众对决策所提出的具体意见,并对具有建设性的公众意见给予采纳。比如说,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布决策的某项内容或者条款表示出较为强烈的抵制时,政府需要派遣专门人员对此项内容进行评估,判断该项内容或条例的价值和可实施性。第二,信息保证透明度是政府部门应当重点改进的内容。因为要想保证社会大众的积极参与度,信息公开是最基本的。对于环保部门来说,为了方便社会大众对各项决策能够深入的了解,需要切实保证信息的依法公开、客观事实公开、全面公开。

2.3 完善社会公众参与的法制建设

第一,对于公民在环境诉讼权利方面,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是确保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重要保障。公民切身环境利益的保护,可以通过环境信访、行政诉讼以及民事诉讼等渠道来开展,从而让政府工作中存在的不正当行为进行改正,让企业对环境带来的污染行为得到整治。第二,进一步明确公共参与城市环境管理的方式方法,因为对于环境污染的管理,社会公众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对于社会公众在环评、排污许可等环境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权利,可以通过完善立法来保证。

3 结语

在当前阶段,城市环境污染问题频发,因此,当前城市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管理。公众参与机制是当前城市环境管理最新的方式,这种方法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公众对环境管理的参与度,从而进一步将城市环境管理的水平增强。但是公众参与的方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将公众参与城市环境管理的工作制度进一步贯彻落实,注重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让公众能够真切认识到环境管理与自身的联系,这样才能将公众参与这一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更好解决城市环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韩普.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公众参与智慧城市管理的众包概念模型研究[J].现代情报,2018,38(07):19-24+87.

[2]韩瑞波.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环境治理研究路径及其反思[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6(02):66-72.

[3]杨福梅.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公众参与问题[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0):122.

[4]吴凯.中国环境法上合作原则的演化路径与治理功能——以城市环境治理中认证能力为中心的考察[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02):36-51.

收稿日期:2020-07-23

作者简介:孙蔓(1986-),男,汉族,硕士学历,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保护(环境管理)。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决策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数字化媒体时代影响性诉讼生成机制研究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试论社会公众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的领域和方式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管理就是决策:第一次就把决策做对》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