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探讨*
2020-10-22吴义明
吴义明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合肥 238010)
医院神经内科疾病当中,急性脑梗死十分常见,通常是由局部脑血流突然中断所致,可引起局部脑组织缺氧/缺血的情况,进而对相应的神经造成了损害[1]。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当中,国民罹患急性脑梗死的概率显著增高,并呈现出了朝着年轻化发展的趋势[2]。现阶段,临床医师通常会采取溶栓疗法来对急性脑梗死病患进行治疗,以有效溶解脑血管内的栓子,避免脑神经功能受损的程度增加[3]。但在溶栓之后,患者比较容易出现脑组织再灌注损伤的情况,进而对其病情的恢复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此,临床在对急性脑梗死病患进行对症治疗时,应从改善局部血流状况与保护脑组织这两方面入手。文章旨在分析急性脑梗死用依达拉奉注射液的价值,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急性脑梗死病患共68例。根据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划分成实验、对照组(n=34)。实验组女14例,男20例;年龄43~72岁,平均(59.85±2.47)岁;病程2~23h,平均(8.96±1.25)h;体重40~82kg,平均(56.85±4.31)kg。对照组女15例,男19例;年龄42~71岁,平均(59.64±2.81)岁;病程2~24h,平均(8.72±1.36)h;体重40~83kg,平均(56.41±4.26)kg。患者入院后经CT等检查明确诊断,且首次发病。患者病历信息完整,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体重等一般情况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4]
①精神异常者;②心脏疾病者;③目前正接受其它脑保护剂治疗者;④过敏体质者;⑤肝肾功能不全者;⑥妊娠与哺乳期女性;⑦凝血功能障碍者;⑧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⑨短暂性脑缺血者。
1.3 方法
两组都接受常规治疗:拜阿司匹林,初始用药量200mg,口服,1次/日,待病情稳定之后酌情减量到100g/次,该药品由“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J20171021。待患者血压控制良好后,再予以抗血小板与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资料。实验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详细如下:依达拉奉注射液,每次用药量为30mg,用0.9%的生理盐水(100mL)稀释,并对患者施以静脉滴注治疗,每日2次,该药品由“扬州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110007。两组的疗程都是15d。
1.4 评价指标
分别在入院时及疗程结束时,采集患者的清晨空腹静脉血约6mL,置于无菌抗凝试管内,并利用制动血流变测试仪对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与血浆粘度进行检测。
根据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的评分标准对两组入院时与出院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包括吃饭、大小便、穿衣、洗澡、修饰、上楼梯与转移等内容,最高分100,得分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就越好。
统计两组不良反应(转氨酶升高等)发生例数,便于后期分析。
1.5 疗效判定[5]
利用NIHSS量表对2组疗程结束时的疗效作出评估:①基本痊愈,NIHSS评分改善91%~100%,病残程度为0。②显效,NIHSS评分改善46%~90%,病残程度1-3级。③有效,NIHSS评分改善18%~45%。④无效,NIHSS评分改善不足18%。(1-无效/例数)×100%是总有效。
1.6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0.0软件完成数据分析工作,采用t来检验,同时用χ2来检验计数资料[n(%)]。当p<0.05时,提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液流动学指标分析
实验组入院时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浆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疗程结束时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与血浆粘度都比对照组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血液流动学指标对比分析表
2.2 疗效分析
实验组总有效率97.06%,比对照组73.4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疗效对比分析表[n,(%)]
2.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
实验组入院时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院时ADL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ADL评分的对比分析表 (分)
2.4 不良反应分析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4%,与对照组(5.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表[n,(%)]
3 讨论
临床上,脑梗死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其病机为脑动脉干(或皮质支动脉)硬化引起血管壁增厚,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管腔狭窄且闭塞,使得血小板大量聚集并形成了血栓,由此引发了脑局部组织的缺氧与缺血,导致相关组织出现了坏死的情况[6]。当脑组织处于缺血状态之时,将会增加自由基的释放量,使得水肿症状与细胞损伤的程度变得更加严重。相关资料中提及,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急与病情变化快等特点,若治疗不及时,将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死亡,危害性非常大。
目前,神经保护剂乃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常用治疗药物,能够对缺血脑细胞进行有效的保护,并能起到降低钙离子与自由基释放量、缓解细胞凋亡速度以及保护局部组织的作用。但有报道称,神经保护剂无法较好地通过人体的血脑屏障,使得并发症多发。依达拉奉注射液为自由基清除剂之一,能够较好地通过人体的血脑屏障,经静脉用药后能够对脑中的自由基进行有效的清除,并有助于促进水肿症状的缓解,对脑组织进行有效的保护。多项研究表明,于常规治疗期间,利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患进行佐治,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且不会增加患者发生皮疹等不良反应的风险,十分安全、可靠。此研究中,实验组疗程结束时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与血浆粘度都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出院时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综上,选择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患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升疗效,促进血液流动学指标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且不良反应较少,建议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