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健康教育研究热点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2020-10-22孙高峰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育领域学科研究

李 梅 孙高峰

(1安徽三联学院体育部;2安徽大学体育军事教学部 安徽合肥 230601)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要全面加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实现全民健康,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中国历来重视健康教育,从早期的卫生知识普及到卫生行为改善,到提出大健康理念,再到健康中国政策的制定,体现了中国对于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随着全球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对健康认识也从单纯疾病角度转换升级到日常生活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之中[1]。世界各国的健康教育机构和相关组织都在不断推出新的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探讨健康教育技术的科学性及其有效性,国际上健康教育的研究热点、技术手段和研究领域更是不断拓展[2]。因此,为充分了解和把握国际上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有必要对国际上关于健康教育的文献进行梳理与评估。该研究旨在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国际健康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可视化分析,一方面梳理国外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另一方面为中国未来在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1 原始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为梳理国际健康教育研究的整体发展脉络,以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1970年-2018年有关健康教育研究方面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当前国际健康教育研究现状进行可视化的定量分析。进入web of science检索页面,以Title=(“health education”)为检索式,数据库=SCI、SSCI、A&HCI,入库时间=1970年-2018年。为了提高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在检索过程中使用“*”截词符和“not”关系去除一些不相关的结果,尽可能降低无关检索结果的干扰,共检索出符合要求的索引文献2 914篇,检索日期为2019年1月8日。对关于健康教育文献的国家、机构、作者、学科、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得出国际上关于健康教育研究的整体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

2 结果与分析

2.1 健康教育研究的国家与突增性分布

运行CiteSpace分析软件以“Country”(国家)和“Institute”(机构)为选择参数,得到健康教育研究领域的地域共现网络图谱(见图1)。从整体上分析,2 914篇健康教育研究的英文文献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的发文量最多,为847篇,中心性为0.45;英格兰的发文量第二,为200篇,中心性为0.39;澳大利亚的发文量第三,为127篇,中心性为0.18;加拿大的发文量第四,为102篇,中心性为0.14;中国的发文量第五,为99篇,中心性与法国同为0.07。健康问题已经是全球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但是越是发达的工业国家,健康问题越是突出。因此,诸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对于健康教育研究的数量、层次及成果都具有非常高的影响力。由此可见,这些中心性较高的国家在健康教育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在健康教育研究领域中拥有一席之地,且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中心性。

图1 健康教育研究的国家分布图

2.2 健康教育研究的机构分布

由图2可见,对发文研究机构进行统计后发现,高校无疑是是健康教育研究的主阵地。健康教育研究机构可视化结果图共有287个节点、350条连线,说明共涉及到了287个机构,并产生了350次机构间的互动研究。广泛合作是现代科学研究的显著特点之一,在健康教育研究领域中,充分体现了机构间互动交流与合作的态势。从发文的频次和中心性上分析,美国的匹兹堡大学(11,0.17)、宾夕法尼亚大学(8,0.1)、罗切斯特大学(2,0.09)、哈佛大学(15,0.08)分列第一、三、四、五位。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19,0.11)、昆士兰大学(9,0.07)、迪金大学(15,0.05)分列第二、九和十一位。另外英国的沃里克大学(2,0.08),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6,0.07)和蒙特利尔大学(2,0.06)以及中国的北京大学(15,0.05)在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机构中影响力都比较大。北京大学与其他机构之间连线众多,说明北京大学在该领域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比较深入。

图2 健康教育研究的机构分布图

2.3 健康教育研究的作者分布

对作者合作进行分析,可以了解重要学者分布,以及了解重要影响的学者及其研究健康教育的重要成果。为了研究作者之间合作关系以及具有影响力的作者,将统计的文献导入CiteSpace中,设置节点为作者,时间区间为1970年-2018年,生成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如图3所示。样本中共有875个作者,并产生了2 021次作者间的合作研究。从文章数量来看,最高产的作者是Osborne RH,文章数量为16篇,第二位的是Green LW,文章数量为11篇,第三位的是Fox B,文章数量为10篇,其他作者的文章数量均在10篇以下。从作者的中心度来看,该领域并没有核心作者或者影响力非常高的作者。这说明在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者较多,各自研究的学科背景、切入点也不尽相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图3 健康教育研究的作者分布图

2.4 健康教育研究的学科分布

由于健康教育受到各界学者的普遍重视,研究不仅集中在教育领域、医学领域等传统的学科范围,更涉及到社会科学、环境科学、体育科学等学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领域,而在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下,也为健康教育研究提供了更宽广的视野(见表1)。国际健康教育研究学科可视化结果图共有101个节点,297条连线,说明共涉及到了101个分支学科,并产生了297次学科交叉。总体来看,在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以医学及其所属的各个分支学科为主,在该领域的学科中心度都比较高,但是中心度最高的分别是公共、环境和职业健康(0.63),社会科学、交叉学科(0.17)和教育与教育研究(0.15),如图4所示。因此,在健康教育领域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重,二者不可偏颇一方,究其原因,是因为健康问题已经随着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变迁,健康观念的更新与变革迅速,其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使得健康问题引入更多的学科和专业加以研究,才能创新理论和实践的方法,以应对越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表1 健康教育研究的学科分布

图4 健康教育研究热点分析

2.5 健康教育研究热点领域分析

第一个方向,以研究风险预防和健康干预为主的健康教育主题。高中心性的关键词主要有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管理(management)、干预(prevention)、风险(risk)、行为(behavior)、态度(attitude)、青少年(adolescent)、课程(curriculum)等,在该主题中显示出了较高的学术影响力。面对健康问题日益全球化的现实,通过政策、学校等渠道对不同人群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缩小健康水平的差距[3]。采取健康教育等手段对妇女以及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健康态度、健康影响等方面进行干预,可以保障弱势群体的健康权益。学界非常关注健康教育政策的研究,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等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对增加不同人群的健康起到了促进作用。诸如2004年世界卫生大会的《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全球战略》、2009年国际健康促进大会的《促进健康与发展》等决议,强调了身体活动在健康促进中的重要作用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学校健康教育在学前教育期间就开始实施,主要是通过饮食营养以及体育活动并重的策略来增进健康,同时增加健康管理和风险预防等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并在体育课程、课外活动项目等教学过程中予以实践[4]。风险预防和健康干预研究是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因此,该领域的研究着重将政府和学校等职能部门的预防和管理作用置于健康教育的前沿,体现了“上医治未病”的思想。

第二个方向,以研究威胁健康疾病为主的健康教育主题。高中心性的关键词主要有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肥胖(obesity)、抑郁(depression)、流行病学(epidemiology)、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心理健康教育(mental health education)、护理(nursing)等,在该主题中显示出了较高的学术影响力。随着人类各种疾病频发,研究威胁健康的各种疾病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就备受关注,特别关注的是心血管疾病、肥胖和心理疾病。这一方向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和元分析(meta-analysis)等方法对各类人群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例如,有研究证实青少年心肺功能与肥胖、心血管疾病、骨骼健康、抑郁或焦虑等疾病都具有较强的关联[5]。Harris KC等通过6个月的随机对照实验结果显示,单纯依赖学校的体力活动干预措施对改善青少年的BMI指数收效甚微[6]。美国癌症协会建议通过改善饮食和身体活动的模式来促进个体的健康行为,进而有效的降低癌症的发病率[7];基于循证医学原则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干预疾病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病人、医生、政策决策者等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选择[8]。该主题研究的最大特点是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多样化,为健康教育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证数据,同时为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健康问题的方案奠定了科学基础。

第三个方向,以研究综合干预方法为主的健康教育主题。高中心性的关键词主要有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知识(knowledge)、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饮食(diet)、学校(school)、社区(community)、政策(policy)、环境(environment)等,在该主题中显示出了较高的学术影响力。综合干预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健康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态学模型、格林模式、循证医学等综合干预方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处于不断完善与升级的过程中。Mc Neill LH等详细的阐述了不同维度的社会环境对健康促进的影响机制,着重探讨如何创新适宜全人群的运动空间和环境[9];而 Webber L、Johnson等人在不同的文献中都证实了采用学校-社区联动干预的机制能够增加学生的体力活动,并可以有效降低肥胖儿童的BMI指数[10]。构建心理-社会-环境的健康服务体系,针对儿童和老年的健康提供最优化的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和环境支持等健康服务[11]。另外,通过多渠道的综合干预能够提供不同人群的(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素养,这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高的前瞻性作用[12]。地理信息系统(GIS)和GPS追踪等定量研究,在建成环境促进全民健康的研究中也广泛使用,提供了多维度、多层次的建成环境影响健康的佐证数据,丰富了健康教育的综合干预方法[13]。众所周知影响健康的因素众多,其干预措施与方法也相应的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该主题的研究是以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趋势为典型特征。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基于知识图谱及相关数据的分析结果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研究国家主要集中于欧美和澳洲,同时中心度较高。但中国力量不可忽视,尤其是在中国大力倡导健康中国建设的契机下,中国的健康教育在2014年-2017年间表现出明显的突增性,会对未来国际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2) 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各大高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的高校是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来源机构。

(3) 健康教育研究的核心作者群分布较零散,并没有具有高中心度的作者,但作者之间具有较高的合作度。

(4) 健康教育研究所涉及到的学科十分繁复,说明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高度的学科交叉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得益彰,体现了健康教育研究的复杂性。

(5) 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较多,健康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大致可以归为风险预防和健康干预研究主题、威胁健康疾病研究主题和综合干预方法研究主题。

3.2 建议

国际健康教育的研究热点始终紧扣时代主题,针对不同群体的既有疾病因素以及威胁健康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和研究,同时研究注重实证与理论的研究,从不同的学科背景来探讨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研究方向:

(1) 加强学者之间的合作,提高研究的影响力。中国的相关研究已经在国际健康教育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国家高度重视“全民健康”的大背景下,恰是中国提高健康教育研究影响力的最佳时机。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投入力度必然会更大,加强学者之间的合作,形成中国的核心作者群,进一步提高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以及国际影响力,为全球的健康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2) 加强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利用当今互联网技术的优势,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完整的健康教育研究体系,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测评体系,为科学的干预全民健康提供数据支持;

(3) 加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中国在健康教育领域仍有非常广阔的学科交叉空间,应当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寻求健康教育的新的突破口。“体医结合”“医养结合”“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等不同学科的融会贯通都为健康教育研究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方向;

(4) 在健康中国建设的指导下,探索与中国社会时代背景相融合的研究主题,建立诉诸于宏观社会背景下的健康教育的综合干预方法,推进不同人群的家庭、社区、社会和政策的联动机制,构建健康教育的社会网络体系。

猜你喜欢

教育领域学科研究
【学科新书导览】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人工智能视阈下教育领域各层次的战略管理框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超学科”来啦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素养及其教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