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当归补血药膳汤和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10-22龙晓静江涛张露艺陈冬梅黄秋宇李金燕

医药前沿 2020年17期
关键词:药膳白细胞颅脑

龙晓静 江涛 张露艺 陈冬梅 黄秋宇 李金燕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 广西 南宁 530023)

肠内营养是目前临床上为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提供营养保障、改变其临床结局的重要方法,既能为患者提供合适的营养底物、纠正电解质代谢紊乱,又能减少肠外营养发生的肠道细菌易位风险,提高患者免疫功能[1]。金代医家李东垣所创的当归补血汤,全方有黄芪和当归组成,具有补气生血的功效,原方主治血虚发热证。现代药理研究还发现当归补血汤具备免疫功能调节作用,聂金霞等[2]发现当归补血汤可以延长宫颈癌荷瘤小鼠的生存天数,改善其免疫功能。Du 等[3]发现当归补血汤可以增强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免疫功能。本文研究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当归补血药膳汤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6 年3 月—2019 年9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重型颅脑损伤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30例患者为一组,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知情同意。纳入标准:伤后12h 内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年龄18 ~70 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CGC)≤8 分,经手术或复苏后循环稳定者,预计生存期>2 周者,符合中医“血虚证”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爪甲色淡、唇色淡白、脉细无力等[4])。排除标准:胃肠道严重损伤不易行肠内营养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糖尿病及其他影响代谢的内分泌疾病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营养治疗期间应用血制品者。观察组:男性16 例,女性14 例;年龄19 ~70 岁,平均年龄(56.8±4.7)岁;平均GCS 评分为5.6 分。对照组: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年龄20~69 岁,平均年龄(54.1±4.5)岁;平均GCS 评分为5.4 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GCS 评分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于试验开始前请营养科会诊,评估患者营养状况,辩证施食。

对照组在伤后或术后48h 内给予营养科配制的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鼻饲。三天后,逐步替换为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此时能量供给标准25kcal·kg-1·d-1,热氮比为145 ∶1,不足部分肠外营养补充。连续营养支持7 天。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当归补血药膳汤,连续营养支持7 天。当归补血药膳以《内外伤辩惑论》:黄芪:当归=5 ∶1 比例,取黄芪30g,当归6g,水600ml,水煎取汁后,与洗净鸡肝1 具同煮,熟后,药汁、鸡肝同放入搅拌机中打匀浆制成药膳,每天1 剂,分两次鼻饲。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和清蛋白等营养学指标,白细胞及CD4+、CD8+、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营养学指标对比

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各指标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和清蛋白方面的改善程度都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患者在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和清蛋白方面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营养学指标对比(,g/L)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营养学指标对比(,g/L)

注:* 与治疗前相比,P <0.05。

组别 n 血清总蛋白 血红蛋白 清蛋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56.27±5.36 64.53±4.94* 81.5±16.8 95.3±11.4* 31.16±3.98 37.03±4.13*对照组 30 55.36±6.15 58.24±5.15 80.6±15.9 84.4±12.5 30.94±4.02 32.24±3.25 t 0.981 3.298 0.783 4.652 0.781 2.981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及免疫功能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4+和CD4+/CD8+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及免疫功能比较()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及免疫功能比较()

组别 n 白细胞 CD4+ CD8+ CD4+/CD8+(109/L) (%) (%)观察组 32 11.1±0.54 35.23±6.24 19.83±3.26 1.6±0.38对照组 32 12.3±0.52 26.14±5.95 21.24±2.98 1.25±0.41 t 0.298 4.982 0.981 5.145 P>0.05 <0.05 >0.05 <0.05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无法主动经口摄食,可出现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下降,需经管饲或肠外提供营养支持,而早期合理的肠内营养能改善其营养代谢状态,增强胃肠道血供,保护黏膜,促进免疫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5,6]。如何尽快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是临床营养医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白细胞计数不同程度增高,且与GCS 评分呈负相关,白细胞计数越高,GCS 评分越低,颅脑损伤程度越重[7]。本研究显示,治疗7 天后白细胞计数升高不明显,不能反应病情严重程度,可能与肠内营养、当归补血药膳汤及抗生素的使用有关。

中医自古就有“药食同源”、“医食同源”之说。中医药膳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中药与某些食物配伍,采用合理的烹调技术进行加工,作用于人体一定的脏腑,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防病治病的目的[8]。本研究的药膳汤采用经典补血益气方当归补血汤结合鸡肝配制而成,方中黄芪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升;配以当归养血和营;鸡肝为“血肉有情之品”,能产生“以脏补脏”、“同气相求”的效果,具有补肝明目,补血养血之功,以上三者相辅相成,共奏补气生血之效。重型颅脑损伤血虚患者,气无所依附,气随血脱,为气血亏虚之重症,故用当归补血药膳汤补气生血。

在临床营养治疗上,中西医结合比单纯中医或西医更具优势。中药可促进营养物质吸收,配合肠内营养治疗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增强临床疗效。现代药理学发现,黄芪中多种有益成分如黄芪多糖、皂甙、黄酮等能够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且有效调节T 淋巴细胞亚群,当归的有效成分中阿魏酸、当归多糖能诱导诸多细胞因子生成,促进T 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显著增加CD4+T 细胞亚群的比例[9]。另有临床试验证实,当归补血汤可以减少白蛋白的分解及增加合成,改善潜在和已发生的营养不良状态[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和清蛋白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和清蛋白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4+和CD4+/CD8+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当归补血药膳汤及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改善其免疫功能和蛋白质营养代谢,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药膳白细胞颅脑
可缓解干咳的两款药膳
白细胞
能让你越喝越瘦的药膳方
湿气不可怕,药膳起居健康行
改善消化不良的两款药膳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