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2020-10-22罗静

医药前沿 2020年17期
关键词:血透个体化常规

罗静

(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 上海 200438)

在临床上,血透患者主要指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行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此类患者依靠血透对生命加以维持[1-2],一般血透维持时间较长,大部分患者对血透透析的认识和了解不够,治疗期间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3]。因此,我科为了更好的落实健康教育效果,采用了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12 月来我院血透室进行血透的患者,随机抽取78 例均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常规组和干预组各39 例。纳入标准为:①年龄≥18 周岁,每周透析3 次。预计维持透析半年以上;②意识清楚,理解、沟通能力正常,能正常交流;③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并发症或者危及到生命的疾病。排除标准:①生命体征不平稳,存在严重并发症及危及生命的疾病;②有严重并发症;③意识不清,无法正常沟通的患者。

1.2 护理方法

运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知识需求表格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含: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知识讲解、管道的管理、饮食管理、用药管理、并发症管理、日常生活、运动管理、由研究者向患者发放问卷,指导患者填写,及时收回问卷。常规组39 例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39 例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

1.2.1 常规组健康教育 常规组按照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教育,多采用口头健康教育方式,利用患者透析空闲时间进行健康宣教。

1.2.2 干预组健康宣教 根据收回的问卷调查结果,整理患者的需求问题,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宣教计划表,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采取的方式主要为:口头健康教育、发放健康宣教资料、播放小视频、操作演示等,每周进行效果评估,查看患者健康宣教落实效果。若期间健康教育效果落实较差,根据患者的特点及时调整健康教育计划表。满足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χ2=7.213,P=0.027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建立了科室健康教育模式,完善了科室相关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宣教形式多样化,宣教内容个体化,形象化。使患者获得系统、动态、连续的健康宣教内容。及时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关心患者,鼓励患者家属参与,保持患者积极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50%,干预组满意度为80.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7%,干预后患者的并发症下降了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讨论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方法,需要患者具备科学、正确的认知水平,自觉指导日常生活实践,规避不恰当的行为方式,提高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从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疾病的预后及转归[4]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教育,使患者从护士的健康教育过程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已经成为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责任[5]。目前,大部分的护士在临床宣教中存在走过场,没耐心,宣教内容笼统、单一,后期没有及时反馈与跟踪。健康宣教效果不是很满意,本研究对血透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针对患者的需求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能够及时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血透个体化常规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常规之外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调节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尿毒症血透患者的动态变化与临床意义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