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对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作用分析

2020-10-22刘海霞

医药前沿 2020年17期
关键词:孕产妇产后产妇

刘海霞

(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妇产科 广东 深圳 518055)

近年来,在医学模式逐渐转变情形下,心理健康受到重视程度获得广泛提升[1]。尤其孕产妇心理问题受到医务人员充分关注。妊娠以及分娩作为正常生理现象之一,其针对孕产妇表现出应激源较为强烈,从而使其于病理生理以及自身社会角色等方面均呈现出较为显著变化,导致孕产妇表现出抑郁焦虑等系列情绪,对孕产妇自身健康状况造成影响[2]。此外针对婴幼儿智力发育情绪以及行为也会产生不利影响。针对孕产妇未给予有效干预后,其表现出孕期焦虑抑郁以及产后抑郁概率较为显著[3]。对此需通过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将孕产妇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升。本次研究将针对孕产妇探析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方式运用可行性,以实现孕产妇围产期身心健康显著提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 年10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300 例孕产妇按数字奇偶法分组;护理组(150 例):年龄23 岁~39 岁,平均为(27.69±1.99)岁;孕周38w ~43w,平均为(40.22±1.29)w;对照组(150 例):年龄24 岁~40 岁,平均为(27.72±2.02)岁;孕周38w ~42w,平均为(40.23±1.33)w;纳入标准:①均表现出较高孕产妇护理依从性;②未患有系列器质性疾病;排除标准:①表现出智力障碍以及肢体残疾现象;②表现出交流障碍现象;③脑部受到严重创伤;就两组孕产妇年龄、孕周比较,有均衡性(P >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产检+孕期指导方式展开对应干预,对于孕产妇常规产前检查工作,定期协助产妇展开,并且对应完成合理饮食方案制定,就孕期以及分娩后系列注意要点对孕产妇进行告知。护理组:①于孕早期产妇主要表现出早孕反应、过分担心以及心理紧张等现象,对此护理人员需要鼓励产妇做到遇事豁达,对自身不断鼓励,确保自身心态平和。并且要求其家属在对孕妇照顾期间禁止对其给予刺激,以对其心理状态最佳保持做出保证;②于孕中期产妇情绪相对稳定,于此阶段需要于工作、生活以及休息等方面对产妇提出对应要求。对其心理状态良好做出保证,对于心理上过于放松需要充分避免,将针对分娩恐惧感充分减轻,将产妇表现出过分依赖现象充分减少;③于孕晚期,孕产妇也会表现出较为严重心理压力。并且诸多会呈现出兴奋与紧张等系列矛盾心理,从而对应呈现出精神压抑以及情绪不稳定现象。对此针对产妇需要积极展开随访操作,并且就系列医学知识对孕产妇本身及其家属需要针对性讲解,就分娩前系列训练需要合理展开,以使产妇心理压力充分减轻,思想负担获得充分解除;④针对孕产妇自我心理调适进行充分指导,将自身注意力充分转移,对其乐观稳定情绪状态保持做出保证。合理采用静坐冥想法、渐进性肌肉松弛法、生物反馈法、自律训练法以及自我催眠法等系列心理放松疗法进行干预,此外需要积极展开心理暗示,并且合理完成社会支持系统创建。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孕产妇的孕期焦虑抑郁评分数据、产后抑郁评分数据以及护理干预质量评分数据。

1.4 判断标准

对于两组孕产妇孕期焦虑抑郁状态以及产后抑郁状态,分别利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展开对应评定,越高分值对应越严重孕期焦虑抑郁状态以及产后抑郁状态[4];对于两组孕产妇护理干预质量,采用模糊数字评分法于护理态度评分、护理细节评分、护理全面性评分、护理专业性评分几方面展开,越高分值对应孕产妇越高护理干预质量[5]。

1.5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孕产妇护理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 展开处理,计量资料(焦虑抑郁评分数据、产后抑郁评分数据以及护理干预质量评分数据)行t 检验,以表示,P <0.05 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焦虑抑郁评分数据、产后抑郁评分数据对比

护理组孕产妇孕期焦虑情绪评分数据、孕期抑郁情绪评分数据、产后抑郁评分数据均低于对照组显著(P <0.05),见表1。

2.2 护理干预质量评分数据对比

护理组孕产妇护理态度评分、护理细节评分、护理全面性评分、护理专业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显著(P <0.05),见表2。

表1 两组孕产妇孕期焦虑情绪评分数据、孕期抑郁情绪评分数据、产后抑郁评分数据临床对比(,分)

表1 两组孕产妇孕期焦虑情绪评分数据、孕期抑郁情绪评分数据、产后抑郁评分数据临床对比(,分)

组别 n 孕期焦虑情绪评分 孕期抑郁情绪评分 产后抑郁评分护理组 150 22.29±2.59 22.31±2.31 23.01±3.03对照组 150 55.29±5.39 55.62±6.03 57.63±6.05 t 67.5864 63.1782 62.6640 P 0.0000 0.0000 0.0000

表2 两组孕产妇护理干预质量评分数据临床对比(,分)

表2 两组孕产妇护理干预质量评分数据临床对比(,分)

组别 n 护理态度 护理细节 护理全面性 护理专业性护理组 150 90.82±2.59 90.83±3.05 91.11±4.06 91.32±4.09对照组 150 70.25±5.35 70.33±6.01 71.11±6.02 71.13±7.03 t 42.3842 37.2531 33.7342 30.4032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产后抑郁作为心境障碍一种,其特征主要体现为持久性情绪低落方面。更为严重会呈现出抑郁症情况,不但对产妇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对婴幼儿情感认知能力、行为障碍、性格均会产生对应影响,更为严重会呈现出自杀等现象[6]。对于围产期女性而言,因为生理心理改变以及激素变化影响,存在较高概率表现出抑郁症情况,并且呈现出高复发、高发病、高自杀率以及高致残率的特点。对于孕产妇而言,于孕期以及产后表现出心理问题概率尤为显著。就其诱因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生理因素以及社会生活环境压力较大等方面。以往针对孕产妇在进行常规产检以及孕期指导期间,难以于心理、社会、生理以及技巧等诸多方面出发,从而无法对干预全方位以及针对性做出保证[7]。在此种情形下,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有效运用,能够确保产妇对于自身角色转变充分适应,可将自身精神状态认知度以及了解程度充分提升,并且对于情绪变化应对技巧可以充分了解,对于产后抑郁出现或者疾病严重化可以充分避免。此外可对婴儿身心发育水平提升加以有效促进,从而防止因为产后抑郁使得婴儿受到系列不良影响。此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有效运用,可确保医护人员不仅对孕产妇生理需求加以关注,而且能够对产妇心理需求有效兼顾,从而对其特殊阶段顺利渡过做出保证[8]。心理健康教育的充分实施,针对孕期焦虑以及产后抑郁均表现出显著干预优势。其能够在对孕产妇个体差异加以了解情形下,完成心理护理干预。对于孕期以及产后抑郁情况的出现可以给予充分预防或者减少,并且针对表现出抑郁以及焦虑产妇,可将心理治疗力度充分加强[9]。此外通过将孕期以及分娩产后健康知识宣教力度加强,可使产妇恐惧以及紧张等情绪获得充分改善,最终使得孕产妇心理状态获得全面改善,对于分娩顺利性可以做出充分保证,并且能够对孕产妇护理工作质量提升做出保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价值[10]。

本次研究发现,护理组孕产妇孕期焦虑情绪评分数据(22.29±2.59)分、孕期抑郁情绪评分数据(22.31±2.31)分、产后抑郁评分数据(23.01±3.03)分均低于对照组(55.29±5.39)分、(55.62±6.03)分、(57.63±6.05)分明显;护理组孕产妇护理态度评分(90.82±2.59)分、护理细节评分(90.83±3.05)分、护理全面性评分(91.11±4.06)分、护理专业性评分(91.32±4.09)分均高于对照组(70.25±5.35)分、(70.33±6.01)分、(71.11±6.02)分以及(71.13±7.03)分明显,充分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方式运用于孕产妇护理干预中可行性。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使得孕产妇孕期焦虑抑郁获得充分减少,并同时将产后抑郁发生充分减少,使得护理质量显著提升,最终对孕产妇围产期身心健康充分促进。

猜你喜欢

孕产妇产后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