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功能可调节固定架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中的应用

2020-10-22尹小生许志庭杜静许欢付新磊

医药前沿 2020年17期
关键词:测量法测压输液器

尹小生 许志庭 杜静 许欢 付新磊

(东莞东华医院重症医学科 广东 东莞 523110)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测定是重症监护病房中最常见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动态观察CVP 的变化,有助于评估右心功能及血容量的的变化情况,对急危重患者的救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目前监测CVP 的方法主要有:开放式手工标尺测压法,简易输液器手工测压法,密闭式压力传感器法,吸气相上腔静脉横径监测法[2,3];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吸气相上腔静脉横径监测法应用的范围较狭窄,而简易输液器手工测压法更多应用于急诊和普通病房的患者[3],重症监护病房更多的是采用开放式手工测量法或密闭式压力传感器法。在开放式手工测量法的护理实践中,大部分医院使用的工具都是传统的CVP 标尺,该方法虽然理论上实施简单,但是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中,却存在着用物准备繁琐、操作步骤复杂、零点定位困难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提高中心静脉压测量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的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本院重症医学科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可调节固定架应用于中心静脉压的测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获得医生、护士的一致好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8 月—2019 年12 月本科符合研究标准的中心静脉测压患者共40 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需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的重症监护患者,均留置有锁骨下或颈内中心静脉置管。排除标准:测量前中心静脉管不通畅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使用连续性压力传感器监护仪测量为组1,同时使用多功能可调节固定架、传统标尺测量法为实验组对同一个病人进行中心静脉测压;分别标为组1、组3、组2;

1.2.1 组1

1.2.1.1 连续性压力传感器监护仪测量法 准备三通管、肝素盐水、输液器、压力传感器及监护仪。

1.2.1.2 操作方法 按照《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中心电监护仪测压的方法进行测量。

1.2.2 组2

1.2.2.1 传统标尺测量法 按照传统的方法,准备三通开关,水平尺,专用的CVP 尺子进行测量。

1.2.2.2 操作方法 按照《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中简易中心静脉测压的方法进行测量。

1.2.3 组3

1.2.3.1 多功能可调节固定架测量法 多功能可调节固定架,结构如图1 所示,包括:(1)输液架本体:输液架本体包括输液主杆1,输液主杆1 底端设置有带滚轮12 的脚架11,输液主杆1 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悬挂输液袋的挂钩13,输液主杆1顶端下5cm 及输液主杆1 中间分别设计有用于固定输液器的挂钩14 及挂钩15;(2)可移动刻度管:可移动刻度管2 在其管身上标有刻度,最小刻度单位为0.5cm,共40cm,其中以0cm为基准,0 上刻度30cm,0 下刻度10cm;刻度管2 通过锁紧螺栓21 可移动式设置在输液主杆1 上;(3)光线发射装置:光线发射装置3 垂直安置在零刻度处,光线发射装置3 包括水平布置的放置管31 及内放小电筒笔,按一下即可发出水平光线;见图1。

1.2.3.2 操作方法 (1)按照《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中心静脉测压的要求,取0.9%生理盐水100ml 及输液器两副,三通开关一个,进行连接后,将0.9%生理盐水100ml 悬挂在挂钩13 上,输液器1 已经与生理盐水进行了连接,将输液器2 的上端固定在挂钩14 上,输液器2 的下端固定在挂钩15 上;进行排气,使得输液管2 的茂菲氏滴管内充满液体;(2)根据病人的病情,取合适的体位;(3)打开小电筒笔开关,让其发出水平光线;(4)通过锁紧螺栓21 移动可移动刻度管,使得电筒发出的光线对准中心静脉测压的零点腋中线第四肋间;(5)连接三通开关于病人的中心静脉,打开三通,使得输液管1 与病人连接,确保深静脉通畅后,旋转三通开关,使得输液管2 与病人连接,这时输液管2 的水柱液面下降,待水柱下降到一定刻度保持平稳时,读取刻度杆上的数据,即为测得的CVP;

1.3 观察指标

1.3.1 分别记录组1、组2、组3 的测量所得的中心静脉压数值。

1.3.2 分别记录3 组每次操作的完成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将三种方法的测量所得的中心静脉数值进行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 H 检验;每次操作的完成时间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当P <0.05 时,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为研究三种不同方法测量所得的中心静脉压数值的差异,本实验对三种不同方法测到的中心静脉数值值进行了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 H 检验,结果为:H=0.418,P=0.811>0.05,按照α=0.05 的检验标准,接受H0,可以认为三种不同方法测量所得的中心静脉数值无显著差异。

2.2 为研究多功能可调节固定架测量法是否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本实验比较了三组操作完成时间,见表1。

表1 三种方法护士完成护理操作时间比较(,min )

表1 三种方法护士完成护理操作时间比较(,min )

注:与组2、组1 相比,*P <0.05。

组别 操作完成时间组3 6.08±0.82*组2 11.33±0.99组1 9.58±0.75

从表可见,每次使用多功能可调节固定架测量中心静脉压所用时间比传统标尺法、连续性压力传感器监护仪测量法所用时间显著减少(P <0.01)。

3.讨论

3.1 精确有效的C V P 监测,是为临床提供重要监测数据并制定诊疗计划的关键;影响C V P 准确性的因素包括导管、输液附加装置、药物、测压零点、胸内压等因素[4];在这些相关因素中,关于“零点”的确定是造成测量结果误差的主要因素,“零点”定义应该是腋中线第4 肋间水平。传统标尺测量法中,临床医护人员常使用传统目测或直尺进行两点水平对零,在应用中我们发现,由于客观因素普遍存在水平线倾斜度的校准误差,同一患者不同操作者同时测量数值各不相同而影响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及抢救。消除零点误差是保证测量准确的必要工作[5];在意识到零点位置的确定对C V P 数值的重要性后,临床上出现多种改良是的零点定位装置[6,8],以提高零点定位的准确性及便捷性。虽然这些方法均可以简化零点定位的流程,但是可调节性仍然不够灵活,而且取用的的材料容易损坏,使得推广使用的空间有限;本院重症医学科研制的这款多功能可调节固定架应用于临床结果显示,能更灵活地应用于各种体位的患者,提高零点定位的准确性;而且采用的是不锈钢材质,耐磨耐损,制作后能够永久使用。

3.2 多功能可调节固定架的使用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应用多功能可调节固定架的实验结果显示,使用多功能可调节固定架测量CVP 所用的时间比使用传统标尺测量所用的时间大大减少,说明使用多功能可调节固定架能缩短护理操作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3.3 多功能可调节固定架操作便利,应用范围广泛。查阅文献发现,报道的目前临床上研制的各种改良式测压装置[6-9],都是针对单一的功能进行改良,要不就是改良零点的定位,要不就是改良测压标尺,尚无对整体功能的整合装置。本文报道的多功能可调节固定架,其一体化设计,使得在进行CVP 测量时,直接使用该固定架就可进行,无需其他的任何的辅助装置,大大提高了工作的便利性。

综上,多功能可调节固定架操作方便、简单、快捷,能有效缩短测量CVP 的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在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效率中尤为重要。在病人体位变化、床头高度改变时,都能随时调节变换,临床运用灵活,有效的提高了CVP 数值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的诊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测量法测压输液器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应变片粘贴因素对压杆测压的影响
基于比较测量法的冷却循环水系统电导率检测仪研究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的临床应用
垂直面内建立基线的特殊点位高程测量法
航空摄影测量法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一次性输液器的改进
一次性输液器的创新改进
环绕测量法
输液器用于新生儿脐静脉插管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