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动态与区域差异格局
2020-10-22李姝霖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李姝霖(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在我国新时期的农村发展问题上来看,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并且现阶段的农村发展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差异性,同时也具备着一定的不确定因素。相比于西方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发展来看,我国的农村发展动态呈现出一定的共性问题,同时也具备明显的差异格局。在以往的发展中,我国跟随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实现了城市化的全面发展,但是却忽略了农村的发展与建设,导致农村的发展水平严重滞后,然后从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研究来看,农村的发展比城市的发展更加重要。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我国开始重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大经济带以及四大政策区存在的差异化。然后,随着各区域的农村发展与演变,我国农村发展都已经出现了显著的差异化特性。为此,相关学者基于地理学角度来评价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区域差异格局,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科学的农村发展策略,从而取得农村区域发展的良好成效,总而良好的总结了我国农村发展的基本规律,促进因地制宜的农村发展新决策。在新时期农村发展动态下,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农村的发展需要重新审视各地区的差异和影响因素,不断探索各区域的发展要素,清晰的抓住村发展的重要因素,推动因地制宜的新农村建设。
■新时期我国农村发展的动态分析概述
结合我国现代农村发展的评定标准来看,农村的发展动态主要结合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分别为农村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农业生产力以及农村经济实力。基于这一标准,针对我国31 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农村发展动态情况来分析,对这些地区开展极差标准化分析处理,将我国农村发展动态划分为5 类,首先,极差标准化评分在3.53 农村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并且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比较稳定,表明该地区的农村发展已经步入了新时代行列,满足现代化新农村的发展需求,满足这一类的城市主要包括北京、浙江和上海一带的农村区域;极差标准化评分为1.74的农村地区相对来说发展速度较快,发展水平也仅次于第一类标准,满足这一标准的农村区域包括广东、福建、天津和江苏一带;极差标准化评分0.396 的农村发展属于中等发展类型,这些城市的发展质量代表着全国农村发展的平均水平,主要包含的城市有东北三省、山东、河北、湖南、湖北、江西、内蒙古等地区;极差标准化评分-0.69 属于发展缓慢的农村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低于全国整体水平,满足这一标准的农村区域在四川、重庆、海南、宁夏、安徽、山西、河南、广西、新疆等地;最后一级的极差标准化评分为-2.12,也是我国当前最落后的农村发展状态,主要包括青海、西藏、陕西、甘肃、贵州和云南等地。
结合全国农村发展状态来分析,自我国2005 年以来,我国已经全面开展了新农村建设活动,并不断加强各地区的农业发展扶持力度,通过不断的努力,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实现了“以城带乡和以工促农”的发展局面。并且我国政府部门也高度重视农业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出台良好的农业优惠政策,以农业带动农村经济水平。结合2008 年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村发展水平来看,已经逐渐步入了现代化发展水平,而中部地区的农村发展也正朝着现代化水平发展,而西部地区的农村发展综合指数也不断攀升,但是相比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农村发展的差异格局仍然没有打破。为此,我国近年来加大对中西部农村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展大规模的投资,改善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基本设施,并主要通过改善住房条件,积极进行危房改造等方式,提升了中西部地区农村人民的居住环境,促使这些地区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此外,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发展也带动了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农村经济结构,实现了经济体系的全面提升。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我国政府部门还开展了全新的农村医疗改革,加强了农村的医疗建设,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就医压力,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区域差异格局
结合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综合评价来看,采用差异度模型来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农村的差异格局,全面分析我国过去和新时期农村发展的差异变化规律。自2000 年以来,我国农村的发展差异趋势变化先是逐渐拉开,然后在2004-2008 年这个阶段,我国农村发展差异格局逐渐减小,但是总体来看仍然存在着扩大的趋势,从2000 年来看,我国农村的发展目标落在了安徽地区的农村发展,而且呈现出东西部明显的区域差异格局。直至2004 年为止,我国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逐渐向北转移,这一状态表面我国北部区域的农村发展速度明显加块。到2008 年以后,我国新时期的农村发展水平差异格局逐渐减缓,这一状态主要是由于我国新时期对中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策略的提出,大力推动了中西部地区农村的稳步发展,国家也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的扶持工作,积极开展优越的财务政策,改善中西部农村地区的人民居住环境、医疗卫生条件、教育水平以及生态环境等。
而就我国当前的农村发叉差异化演变来看,我国由于地域宽广,农村发展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结合现阶段的农村发展政策和经济差异格局来看,主要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主要区域,而从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差异来看,可以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中部、东部、东北部和西部,而且这四个区域为我国指定区域化的农业发展主要区域,同时也为战略筹划的重点区域。展中国宏观区域研究时,通常以四大政策区作为高一层次的区域研究单元。
总体来看,产生农村发展区域差异格局的主要因素就是国土面积宽广,在新时期的农村发展背景下,存在的区域差异格局特点主要具备以下几点:首先,从全国的农村发展来看,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的农村发展最为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发展处于低迷状态。其次,从经济角度来看,不管是我国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都呈现出巨大的南北差异,东北地区和山东河北虽然都处于东部,但是仍然处于发展低迷区域。最后,根据省份的发展水平来看,边疆自治区等农村地区的发展,除了内蒙古以外,其他的自治区都处于经济严重之后的状态,这些主要为我国民族的聚集地。
■新时期农村发展区域差异格局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各农村区域之间的互通合作
为了更好的解决我国新时期农村发展区域差异格局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生活,促进新农村的整体水平提升,必须加强各区域之间的互补合作,相互弥补各区域之间的不足,具体实施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向进行:(1)第一,科学的制定各区域之间的合作原则,明确互助制度,有发展较快的农村区域带动落后的农村区域,主动传授发展经验,共同建设全新的经济发展项目,带动落后区域的经济需求,同时也提高经济先进地区的经济突破。(2)第二,开展各区域之间的发展互补原则,构建良好的互补制度,对于东部农村区域的发展来说,虽然经济水平较西方地区要发达得多,但是资源呈现匮乏的状态,而中西部地区的可利用资源丰富,这正是东部地区想要实现持续发展的重点资源。为此,东部地区应该与西部地区构建互补发展原则,以西部地区为发展后备基地,大力发展电力实业,促进各地区的互惠互利,实现共同发展。
(二)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此外,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还应该做好宏观调控,促进各区域间的经济弥补,缩减差异格局。主要可以通过开展相关政策,针对中西部农村地区给予更高的扶持力度,加大政府优惠政策和资金投入数量,降低落后农村区域的税收,为该区域提供低息贷款等优惠。此外,还要帮助落后区域的农村引入高技术人才,通过有能力的人才引入,带领农村走向新时代发展道路。其次,在进行宏观调控中,还应该尊重各农村区域的发展环境,开展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避免一刀切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帮助落后的农村发展经济,改善人们的经济结构,促进农民自力更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力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农村地域广大,限制中国农村发展主导因素各异,进一步深入中国农村发展的深层动力机制分析,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天,针对中国农村发展区域性战略决策做出贡献,促进社会的科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