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路径衔接思考

2020-10-22陈婷中共甘肃省成县委党校成县行政学校

营销界 2020年25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攻坚战略

陈婷(中共甘肃省成县委党校(成县行政学校))

■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

中国的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农村的贫困人口上来看是持续的减少,并且减贫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另外,贫困县的数量越来越少,脱贫县摘帽比例越来越高,贫困地区的农民经济收入不断的增加,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解决了农民的用水问题,家里的电器、汽车、计算机等消费品使用的比例也在持续的上涨,偏远地区的交通越来越便利,农村孩子的上学率也逐渐升高,让孩子有学可上,有知识可学,卫生站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医疗条件逐渐变好。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重点内容

(1)让农民增加收入并且摆脱贫困的主要手段就是产业扶贫与就业扶贫,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不仅仅依靠种田,提高生活水平还需要要一份有保障的工作,因此,从产业的角度上来说,应该继续实施产业扶贫政策并且做好产业布局规划,将产业兴旺放在重点位置,在各地区培育了大批的产业,从而促进贫困人口增加收入,但是由于受贫困人口各方面的限制,发展的产业大多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初级农产品或者是劳动密集型的非农产业,这样能快速的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

(2)从生态宜居的角度上看,建设美丽乡村,实施异地搬迁与危房改造,解决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清运街边的垃圾,处理污水以及对农村的旱厕进行改造,从生态以及环境等方面考虑农民的生存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3)打赢脱贫攻坚战略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缺少的就是完善的体制与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乡村振兴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建立领导责任制,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政策有效实施,建立领导干部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与选拔的标准之一,并将脱贫攻坚战略的成功经验借鉴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中,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4)从基层治理上来说,在实施脱贫攻坚战略期间,各个贫困村都会派驻相应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在这期间是长期的驻村帮扶,将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政策落实到底,这些基层工作,能够全面治理农村的工作。

(5)贫困人民关注的话题还有医疗问题,以前就医难的问题成为百姓最关注的一个话题,尤其时贫困人口,还没有彻底的解决温饱问题,就医对他们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脱贫攻坚阶段,医疗保障也取得了一个良好的成就,让贫困人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贫困人口的报销比例增加,慢性病的补助,如果是一些大病需要住院治疗,贫困人口有“先诊疗,后付费”以及“一站式”结算的优惠政策,让贫困人口就医得到了保障。

(6)对于一些偏远山区来说,交通不方便,孩子上学要翻过几座大山,甚至有的孩子还没学可上,贫困人口辍学打工的现像经常出现,现阶段针对贫困县儿童,采取多方面的政策与措施,解决贫困孩子辍学的问题,提高农村地区的各教育阶段的入学率以及完成率,大幅度的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问题

(一)目标人群数量大,差异也大

顾名思义,脱贫攻坚战略主要针对的人群的贫困地区的人群,包括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以及贫困村里的人口,要求贫困工作精准到户,因为对于中国来说,贫困人口还是占少量,因此,脱贫攻坚工作面对的只是一少部分人群。而乡村振兴战略涉及的数量多,涉及面广,针对的是所有的省份、所有的农村、所有的农民以及所有的农业,针对的是整体,那么就会加大工作量,那么面临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比如在乡村振兴的工作目标中,解决好“点”与“面”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个要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乡村振兴工作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平衡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工作的基础,虽然脱贫攻坚也注重乡村的文化、生态与治理,但是要求的只是最基本的一个层面,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是更高层次的、更全面的乡村发展,但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乡村振兴的地区差异比较大,东部地区要比西部地区进展的速度快,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目标也不同,全国不能统一标准,因此在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发展情况来具体开展工作。

(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体系转换具有一定的难度

脱贫攻坚战略的标准属于全国统一性的,在脱贫的过程中谁也不能掉队,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可,达成共识,但是从脱贫攻坚战略过渡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不能进行完全的平行转移,在制度安排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于一些好的脱贫攻坚政策能否完全的复制、推广大乡村振兴战略中还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探究。

(四)贫困地区的经济政策已不适用

脱贫攻坚的主要目标人群就是各地区的贫困人口,在脱贫的过程中,采用了一些措施,比如上述提到的产业扶贫以及异地搬迁等措施,这些措施短期的进行帮扶是可以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摆脱贫困,但是从长远的经济发展中,还需要适应我国的市场经济的需求,如果需进一步的提高质量,则必须要面对市场经济中的阻碍与风险。

(五)不同群体的需求不同

乡村振兴战略面对的不仅仅是贫困人口,面对的是更多层次的人口,那么也就需要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不同群体的需求不同,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解决好各群体之间的平衡问题。

■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路径衔接策略

(一)统筹落实体制机制

目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衔接不畅,因此就需要相关部门统筹好相关体制机制并真正的落实到位,首先应该做好政策的衔接工作,每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不同,应该根据该地的具体发展情况,制定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具体细则以及实施方案,解决内部的冲突问题;其次,应该加强基层保障作用,成立由上到下的组织领导机构小组,合理的进行分工;最后应该落实项目统筹机制,有针对性的升级各类项目。从而更好的适应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鼓励多元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因此产业升级也是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渡的重要要求,产业扶贫有效的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然而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部分产业不能长期的有效发展、产业升级困难、农民主体缺失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因地制宜,鼓励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比如尤其是在贫困山区中,那里一般会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或者是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利用当地的一些资源优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其次

可以发展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重视幼儿养育以及养老机构的建设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速度相对较快,就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来看,部分地区的养老服务和资源供需呈现出失衡的状态,针对这种问题,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一些没有子女的或者是子女不在身边的农村老人给予一定的补贴,另外,要加强基层的医疗服务机构和养老院以及敬老院等地方的交流与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基础医疗服务保障;引起社会关注的话题还有一个就是留守儿童现象,尤其是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山区中,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的现象非常严重,都是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在家由老人看管,爸爸妈妈外出打工,有的孩子由于家庭的影响,本来应该快快乐乐的上学的年纪,受教育的年纪,却因为要帮家里老人干活而辍学,这样的现实问题更因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加大教育帮扶力度,保障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四)积极培育主体意识

要想真正的实现乡村振兴,除了国家以及当地政府等要采取相应的帮扶政策与措施外,最关键的一点是,农民自身要有积极向上的意识,要有自觉意识,这样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农民成为真正的主人,农户自己发展自己的经济产业,内部动力加上外部的帮扶,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因此,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通过模范的引领作用,改变农民传统的观念,完善相应的机制,为群众的交流提供便利的平台,让农民积极的参与进来,在尝试的过程中逐渐找到适合每个人的发家致富之路。

■结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关键的还要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目前脱贫攻坚即将收官向乡村振兴过渡,在二者衔接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现实的问题等待我们的解决,因此,我们要加强引导和宣传、完善各种机制、引导农民怎样实现真正的脱贫,让人们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获得更多的回报,而不仅仅是受益者,根据市场的需求,科学开展产业优化与升级的工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实现国家的奋斗目标,让全体的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攻坚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央视与中移动战略合作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