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椎后路单开门4枚钛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高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其对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

2020-10-22王宗刚王召兴刘冬冬赵俊涛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钛板脊髓型后路

王宗刚,王召兴,刘冬冬,赵俊涛

(1.鹤壁市人民医院骨一科,河南鹤壁 458030;2.鹤壁市人民医院脑卒中二病区)

脊髓型颈椎病是脊髓受到刺激和压迫后发生传导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由颈椎间盘退变发展而来。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则为患者存在至少3个颈椎间盘突出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的病变节段[1],患者表现为肢体无力、行走不稳,可伴有一定程度的感觉或反射障碍,高发于中老年人。通过持续保守治疗,患者疗效不明显或出现进行性加重时,临床上通常对本病采取手术治疗手段,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证实具有较好疗效,同时也进行着不断改良,本次研究将回顾性分析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中应用2块和4块微型钛板的疗效差异以及对对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35例高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且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符合《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2008年)》[2]中脊髓型颈椎病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有明显颈椎外伤史者、颈椎后凸角度 > 10°或有明显颈椎反曲、颈椎不稳症状者等患者,根据术中采用的不同钛板数目将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中采用4枚微型钛板在C3-C6逐个放置,对照组术中采用2枚微型钛板在C3-C6间断放置。观察组共68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6例,平均(67.34±5.28)岁,JOA评分(10.75±2.33)分。对照组共67例,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24例,平均(67.65±5.34)岁,JOA评分(10.91±2.14)分。经检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本院医学伦理会已审查通过本次研究。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取患者头高脚底俯卧位,固定头部,消毒麻醉完毕后取后路正中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和筋膜,暴露C2~C7棘突、椎板和关节突,并牵引椎旁肌,将C3~C6棘突基底部分打孔备用。以症状较轻侧C3~C6椎板作为“门轴”侧,使用磨钻磨透椎板并开约3 mm的V型骨槽,磨透外层皮质骨并保留内层皮质骨,症状较重侧椎板作为“开门”侧,将椎板与黄韧带小心剥离并充分减压脊膜囊,使用10号丝线穿过棘突基底处的小孔并与门轴侧关节囊缝合固定。对照组采用2块微型钛板于C3~C6间断放置,一端固定于棘突根部,一端固定于“开门”侧椎板,维持椎板“开门”状态并保持“门轴”侧刚性固定。观察组采用4块微型钛板于C3~C6逐个放置,其余同对照组。关闭切口后给予止血,术后颈托固定,24h内根据情况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同时给予止痛、脱水、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及时撤去引流管,恢复至一定程度可在医护的帮助下进行离床功能锻炼,出院后维持颈托保护3个月,通过门诊、电话、信息交流等方式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6个月后进行复查。

1.3观察指标 (1)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长。(2)JOA改善率和颈椎曲度:对比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颈椎生理曲度,颈椎曲度由Harrison夹角法测定的C2、C7颈椎夹角(C2-C7 Cobb角)反应。通过JOA17分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脊髓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计算改善率,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100 %。(3)术后并发症发生,包括:再关门、螺钉松动、颈椎后凸以及C5神经根麻醉等。

1.4统计学检验 将以上检测数据通过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数据差异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情况 如表1所示,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住院时长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2.2JOA改善率和手术前后颈椎生理曲度 如表2所示,观察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JOA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月颈椎曲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JOA改善率和手术前后颈椎生理曲度对比

2.3术后并发症 随访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再关门和螺钉松动症状,观察组出现2例颈椎后凸,对照组出现9例颈椎后凸(χ2= 4.934,P<0.05),观察组未出现C5神经根麻醉症状,对照组出现1例(χ2=1.023,P>0.05)。

3 讨论

颈椎后路手术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原理是通过后移脊髓,使脊髓后方充分解压同时又避免前侧压迫[3]。颈椎后路手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也利用了此原理,手术方式是将症状较严重侧椎板作为“开门”侧,症状较轻侧作为“门轴”侧,将椎板“开门”抬高一定角度后使用微型钛板固定,从而使脊髓间接解压,同时又避免了纵向切开棘突,造成脊髓损伤[4]。

相对于传统的固定方式,应用钛板不仅可增强“门轴”侧固定的刚性,同时也有利于骨质融合。“再关门”是此类手术中常见的一类并发症,主要是由于固定不够牢固或“门轴”侧处理不得当引起的开门阻力较大,微型钛板的应用则可牢固固定“开门”侧椎板,可有效避免术后“再关门”症状[5]。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此术后易发生颈椎后凸现象,颈椎后凸与颈后韧带复合体损伤以及颈椎曲度的改变有关,由于术中需将C3-C6处的椎板开一V型槽并进行离断,改变了原始颈后部结构,故造成颈椎曲度的改变[6]。关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中应用钛板的数目目前临床上报导的研究较少,罗喻翔[7]等学者的研究中证实应用4枚钛板固定相较2枚钛板固定椎管环,固定处的固态稳定性和静态稳定性均相对较好,且受术后颈托保护的限制,颈部肌肉缺乏锻炼,颈椎失衡症状短期内无法通过锻炼得到代偿性改善,故应用4枚钛板固定对于改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具有较好的疗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JOA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个月颈椎曲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应用4块钛板固定对改善患者脊髓功能损伤疗效较好,与高志军等[8]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两组再关门、螺钉松动、C5神经根麻醉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观察组颈椎后凸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中分别应用2块钛板固定和4块钛板固定在手术指标差异不明显的情况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也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同时可改善颈椎曲度。但受研究病例数量和随访时间所限,研究结果仅能够反映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中应用4块钛板固定的短期疗效,对于颈椎曲度的长期改善疗效和颈椎后凸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仍需通过后续的深入研究进行持续观察。

综上所述,颈椎后路单开门4枚钛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对高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颈椎曲度和脊髓功能状况。

猜你喜欢

钛板脊髓型后路
轧制方向对粉末轧制多孔钛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CT与MRI对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效果观察
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急颈椎前后路联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性
一脚踩空,引发全身瘫痪
蚕宝宝流浪记
钛板联合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在眶壁骨折中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研究
内固定钛板植入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护理观察
“猎狐”断掉贪官外逃后路
珍惜今天才有“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