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膦酸盐类药物用于绝经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骨折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2020-10-22赵莉于鑫王震通迅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17期
关键词:双膦酸盐骨密度

赵莉 于鑫 王震( 通迅作者)

(1 泰安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 山东 泰安 271000)

(2 泰安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 山东 泰安 271000)

作为老年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一种常见并发症,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不仅会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等造成不良影响[1]。为了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恢复肢体功能,需要给予患者对症的相应的手术治疗。但是,据郭迕州、王培民等学者[2]研究发现,手术的应用虽然能在术后消除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但并未从根本上治疗骨质疏松症。基于此,本文选择了125 例患者样本,旨在探究双膦酸盐类药物在骨质疏松骨折术后的应用价值。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 年2 月—2019 年6 月间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125 例,其中最大年龄为98 岁,最小年龄为61 岁,平均年龄为(67.42±2.81)岁。按照术后所选的治疗方式不同,将125 例患者随机分为A 组60 例和B 组65 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①满足《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指南》[3]中关于骨质疏松骨折的相关诊断标准;②经X 线、CT、M RI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③符合手术指征;④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⑤患者及家属知情且同意。

排除标准:①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②病理性、创伤性骨折患者;③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者;④恶性肿瘤者;⑤代谢性疾病者。

1.2 方法

A 组患者在术后当天服用碳酸钙片,每日600mg,分次饭后服用;骨化三醇胶丸,每次0.25μ g,每日2 次。连续治疗12 个月。

在A 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B 组患者在术后接受唑来膦酸治疗。术后当天,取5mg 唑来膦酸注射液(100mL),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每12 个月静脉注射1 次,每个疗程3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的评定标准[4]:显效:疼痛症状基本消失,经骨密度检查,患者的骨质密度显著增加;有效: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经骨密度检查,患者的骨质密度有所增加;无效:患者情况未有好转,经骨密度检查,骨质密度明显下降。

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肌肉疼痛、头晕头痛、畏寒畏冷、浑身乏力等不良反应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的比较

A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B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5%,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两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疗效比较[n(%)]

2.2 不良反应的比较

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3%,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近年来,绝经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骨折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主要原因是绝经后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骨折,在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中占据了很高的比例。为了降低骨折发生风险,恢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需要进行规范的药物辅助治疗。

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双膦酸盐类药物,唑来膦酸在骨质疏松骨折术后的应用,能够预防变形性骨炎的发生,抑制破骨细胞的激活,促进破骨细胞的凋亡,进而增加患者的骨质密度[5]。在本结果显示,B组治疗总有效率(93.85%)显著高于A组(75.00%),B 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A 组,组间不具有显著差异(P >0.05)。由此可知:采用双膦酸盐类药物进行骨质疏松骨折治疗效果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骨密度,使其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在老年女性患者骨质疏松骨折术后,给予患者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获得确切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采纳。

猜你喜欢

双膦酸盐骨密度
恶性肿瘤高钙血症首个临床指南发布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双膦酸盐在骨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OSTEOSPACE型超声骨密度仪故障案例解析
高铁酸盐的制备、性质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磷钼钒杂多酸盐MxHyP2Mo15V3O62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双膦酸盐类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Keggin结构杂多酸盐的合成、表征及催化燃油超深度脱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