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分级管理及预防措施的效果探讨

2020-10-22王盛

今日健康 2020年6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预防措施病情

王盛

(新北区安家卫生院内科,江苏 常州,213126)

高血压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作为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中老年人为多发人群。高血压的常见病因包括:精神紧张,高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等,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高血压可以分为两类: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需要结合不同患者的实际病情做出正确选择,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应该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鉴于此,本文特意分析了高血压的分级管理和预防措施,希望能为其他的医务人员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观察对象将2019 年6 月-2020 年4 月间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高血压治疗的100 例高血压患者随机选为主要的观察对象,提前说明实验目的和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展开随机分组。实验组50 例患者包括男性31 例,女性19 例,患者年龄在51-79 岁之间,平均(60.03±2.29)岁;对照组50 例患者包括男性37 例,女性13 例,患者年龄在55-86 岁之间,平均(64.17±3.56)岁。

1.2 方法措施在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前建立个人档案,对照组实行统一管理,实验组采用分级管理,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具体为:(1)一级管理。I 级高血压患者,潜在的危险因素不多,患者患病初期进行间隔3 个月1 次的随访,随访期间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倾听患者主诉,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预防干预半年后患者病情情况无变化则采取临床药物治疗[1]。(2) 二级管理。Ⅱ级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数量高于I级高血压,对此类患者进行间隔2 个月1 次的随访调查,随访期间对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检测,对患者进行规范性的指导干预,即药物治疗的方法、目的、遵从医嘱用药的必要性等。(3)三级管理。此类患者需要每个月进行1 次随访,随访期间不但要对患者病情控制情况进行检测,还要着重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若患者主诉药物不良反应问题明显,可以对其进行靶器官损害评价,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尤其是日常的饮食、运动方面的相关问题。患者进行为期1 年的分级管理干预后,进行血压情况复查。

1.3 效果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为:患者全年中9 个月以上时间舒张压均在90mmHg 以内,收缩压在140mmHg以内。有效为:患者全年中6 个月以上、9 个月以内时间舒张压均在90mmHg 以内,收缩压在140mmHg 以内。无效为:显效、有效标准均未达到。

1.4 统计方法使用SPSS 21.0 软件处理各项数据,计量资料实施卡方检验,p<0.05 表示组间结果差异性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分析,可见表1.

表1 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2.2 高血压患者社区服务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统计两组高血压患者社区服务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统计分析,可见表2.

表2 高血压患者社区服务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统计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性疾病,集中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会诱发心脑管疾病,当前发病人群有年轻化表现,和年轻人的饮食、生活习惯不良相关[2]。当前,高血压的治疗以及管理工作执行效果不佳,未达到预期目标。分级管理是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了解患者高血压分级情况的基础上开展的管理工作,注重对危险因素的控制以及规范性管理和治疗工作。高血压分级管理可以将治疗以及预防措施贯穿于患者康复治疗的全过程,通过分级管理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帮助高血压患者规范日常的生活习惯,增加他们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随机抽选100 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组别划分,组间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显示,分级管理的实验组患者,高血压治疗效果、社区服务满意度均优于统一管理的对照组,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高血压的蔓延发展增加了临床合并症问题的发生率,针对高血压采取社区分级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等,十分符合患者需求,继续研究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意义重大,也将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预防措施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