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道结石临床疗效分析
2020-10-22王凯高丹马玉玲
王凯 高丹 马玉玲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1,吉林 船营区,132001)
(吉林市妇产医院2,吉林 船营区,132001)
胆道结石属于胆道系统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胆汁淤积及胆固醇代谢失调,是形成胆道结石的主要诱因,中年女性发病率最高。应结合不同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应用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尊重患者的主体诉求,为其制定出科学治疗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本文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随机选取100 例符合“胆道结石”诊断标准的患者,提前说明实验研究的重要意义,做好家属们的沟通工作[1]。按照科学分组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50 例,包括女性40 例,男性10 例,患者年龄在28-66 岁之间,平均(34.75±3.00)岁;实验组50 例,包括女性45 例,男性5 例,患者年龄在30-68 岁之间,平均(35.90±3.62)岁。
1.2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手术治疗前接受了常规检查,术中及术后安排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方法,具体操作为: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处理后,按照传统开腹手术流程去除胆道内部结石,手术结束后在患者胆道内置T 型引流管。实验组则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具体操作为: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处理后,综合使用“四孔法”完成切口入腹操作,及时建立气腹,利用纤维胆道镜观察患者体内结石并判断结石的位置、大小以及数量等情况,配合腔镜完成取石手术,手术结束后在患者胆道内置T 型引流管。
1.3 疗效观察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显效:患者的腹痛症状彻底消失,相关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腹痛症状显著减轻,伴有局部疼痛,检查结果有异常;无效:均不符合以上指标,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重。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诊疗服务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使用SPSS 21.0 专业软件及时处理各项数据,计量资料实施卡方检验,以p<0.05 表示组间结果差异性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胆道结石手术治疗后临床疗效的观察比较,可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2.2 两组患者的诊疗服务满意度两组患者胆道结石手术治疗后针对诊疗服务进行了满意度评价,可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诊疗服务满意度
2.3 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患者胆道结石手术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统计分析,可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3 讨论
结合实践来看,胆结石是胆道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其大多数情况下是受机体胆固醇代谢异常而引发,临床症状一般有恶性干呕、胆绞痛以及黄疸等[2]。目前临床中胆道结石治疗主要采取手术为主,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是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这两种方式[3]。但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腹腔镜治疗相较于开腹手术来说所拥有优势更为明显,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诊疗服务满意度普遍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手术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对100 例胆道结石患者分析可知,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更优于开腹手术治疗,并该治疗方式所独有的微创、术后感染率低及住院时间较短等诸多优点,更容易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使患者及家属对于诊疗服务给予最大的信任,助推医院现代化发展走向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