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对策研究
2020-10-21李怡佳
摘要:在小微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小微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破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提供了渠道。本文首先对传统金融平台下小微企业融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对互联网金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进行机理介绍,最后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创新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融资;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20)01-0136-02
一、传统金融平台下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1 融资渠道狭窄,融资结构单一
传统的融资平台下,小微企业能利用的融资渠道主要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其中内源融资是指小微企业将自有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累积下来的资金进行融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以及累计折旧。内源融资渠道是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由于我国小微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其成立资金多来源于亲戚朋友借贷,所以其经营规模小,再加上企业管理模式多为家族式,经营管理体制松散,缺乏长期战略思想,经营上存在短视倾向,所以企业资本积累较少,难以通过内源融资来满足自身对资金的需求。外源融资是指企业向金融机构借贷或者以发行股票、債券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或者采取融资租赁的方式向租赁公司进行设备、生产工具融资。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发展不完善,没有建立起适应于不同规模层次的企业上市融资相匹配的资本市场体系,因此,通过上市发行股票进行融资对小微企业来说并不适用;且我国政府在企业债券发行方面的管制相当审慎,小微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的机会有限。所以小微企业常用的融资方式只有内源融资及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融资渠道比较狭窄,融资结构比较单一。
2 抵押担保不足,融资成本较高
小微企业尤其是科创型小微企业资产较轻,通常缺乏房产、设备生产线等抵押物,加上其经营管理比较松散以及经营风险较大等因素,使得外界难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认知,因而,很难获得信贷支持。除此之外,小微企业与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问题,使得金融机构无法依靠相关的信息对小微企业做出合理的贷款风险评估。另外,很多小微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频繁出现破产以及停业的状况。基于这些,金融机构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自然会对小微企业惜贷。即使向其发放贷款,贷款利率也会很高,还会附加一系列的费用,使得小微企业最终获得融资的成本居高不下。民间贷款虽然符合财务状况不佳、无法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但是由于监管不到位等原因总会出贷款利息被肆意抬高以及违约成本等一系列费用,也导致小微业融资成本过高。
3 金融体制不健全,融资效率低下
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往往都是“短、小、急、频”的特征,而传统的金融机构多为大型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经营规模以及所有制本来就有所偏见,一般不会轻易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即使决定向信用评级良好、经营风险较低的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审批流程也比较繁琐,小微企业获取贷款可能要等待几周甚至几个月。近年来,虽然通过政府批准设立了大批旨在更好地帮扶小微企业发展的区域性金融机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该类型的金融机构在业务发展模式上与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仍有趋同的趋势,无法真正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二、 互联网金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机理分析
1 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问题的对接
互联网金融依靠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融资风险。因为互联网金融企业不再局限依靠财务报表和抵押物等“硬信息”来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而是更加关注除了财务报表、抵押物等之外的“软信息”,如交易数据、货运数据、客户评价、信用记录、纳税记录、海关记录、认证信息等,以及小微企业主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交易数据和社交信息。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支付与社交化网络的发展积累了海量“软信息”,其实没多少单位价值,但把它们整合起来加以分析,就可以挖掘出目标客户的个性习惯、财务状况等。而且,这些信息都是来源于互联网上的各类碎片信息,不容易造假,可信度很高。大数据处理技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经过云计算后得到的逻辑和规律信息,在贷前有助于筛选、甄别有效目标客户,并对目标客户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进行实时信用评级;在贷后管理中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的行为追踪能力还可对借款小微企业进行实时监测,持续考核和监控其贷款的去向、经营的稳健性以及现金的创造能力。同时,一旦发现违约,互联网金融机构还可以利用网络公开它的违约行为,降低其评价结果,通过提高违约成本的方式降低其违约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信息结构的改善有助于金融机构清晰地甄别企业的资质,大大降低由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提升了信贷风险的控制能力。
2 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问题的对接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评价评估目标客户的信用等级和风险主要通过线上数据的挖掘及分析来完成,这就减少了借贷双方的信息搜集成本和信用评估成本。另外,通过搭建、开放网络金融平台,可以使客户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在线自助式交易和各种多边交易同事进行,交易的“可能性边界”得意拓展,信贷批量化处理的规模效应得意显现,从而小微企业的签约成本也大大降低。具体来说,互联网金融可能够降低小微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原因在于:
第一,互联网2 0模式以开放、共享为主要特征,信息在网络上不断积累、不会丢失。数据安全技术的提高使隐私保护和交易支付顺利进行,同时也带来了智能终端用户的爆发式增长,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和搜索引擎等平台都累计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原始的、零散的、半结构化的,但却构成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中的最为真实有效的“软信息”。因此,不再需要额外投入,信息的搜集成本几乎为零。
第二,基于云计算和行为分析理论的大数据挖掘技术,用户行为分析的对象不再局限于人们的经济行为,而是逐步扩展到人们的信息行为、社交行为乃至情感行为。基于这些海量的数据,可以挖掘出能预警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的最关键信息,互联网金融能够以极高的效率和极低的成本,动态计算出借贷行为的风险定价和违约概率,信息处理成本极低。
第三,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借贷双方直接通过互联网平台对接,不再需要传统的多层次营销网络,同时,基于大数据挖掘的系统处理与实时监控大大缩短了信贷业务流程,提高了信贷业务效率,信贷交易协商和签约成本也大大降低。
3 互聯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效率问题对接
大数据具有大价值、大体量、准备性、多样性、时效性等特点,而现实世界中的大数据具有各种不同的格式和形态,互联网金融拥有的先进技术使得企业对这些数据信息和业务处理的方式更加先进,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无形提高,不仅可以跨时间、跨空间点对点地满足小微企业信贷的个性化需求,而且审批流程以及放款速度也变得更加快捷方便和简单。例如小额贷款在银行可能会等待几周甚至几个月,在阿里巴巴只需几分钟就能够完成审批,一天之内就能放款,极大地提高了信贷业务的资金配置效率,更符合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短、急、频”特征。此外,小微企业由于对资本市场缺乏全面了解,在申请贷款时也处于信息劣势的地位,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数据信息处于全开放状态,小微企业可以通过网上查询等方式充分掌握和比对各种贷款产品,从中挑选出与自身需求最为匹配的金融产品,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大大提高。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创新策略探讨
1 加强信用信息供给与利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在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供给方面,相关主体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单靠任何一方都无法解决。因此,在如何形成合力方面,需要调整观念,进行相应的创新。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有效供给同样面临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协调,政府的职能定位是营造法律制度环境、协调各方关系、监督管理和培育市场,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在银行信贷技术开发、信贷担保机制改善、商业中介机构发展、企业激励约束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可从重塑政府在信用信息供给中的职能、加强商业银行信贷技术开发、改革融资信用担保体制、鼓励商业性信用信息服务机构发展、强化对小微企业外部的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2 开拓财政金融联动思路,扶持符合产业政策的小微企业发展
破解融资困局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作用,充分发挥政府、金融机构、民间资本等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而其中政府的引导扶持最为重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人。根据我国当前国情,政府可通过制定激励性政策和运用创新型金融工具等方式,盘活存量财政资金,实现财政与金融的有效联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银行信贷和民间资金投向亟待扶持的小微企业,“好钢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而盘活货币存量,最终实现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同效应。近年来,政府引导资金的出现为政府资金和市场资金的联动提供了合适的媒介,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手段。通过设立专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府引导资金,能够实现财政与金融的有效联动,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供新的模式。在扶持符合产业政策的小微企业发展中,政府财政作用将日益突出,政府引导资金将更加活跃。在这个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设立专门扶持小微企业的政府引导资金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和成长难题。
3 建设服务于小微企业融资的区域应收账款交易市场
应收账款融资是指处在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企业在履行完商务合同、开具发票后尚未收到货款,将应收账款权益转让或质押进行融资。在许多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融资体系中应收账款融资占据重要地位,而我国应收账款融资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的作用明显不足,亟待补充。可是,要在短时间内建立一个类似发达资本市场国家的全国性应收账款交易市场,必然会受到诸如协调、政策、法律法规完善等很多现实问题的制约,可行性不强。但是,基于一个省或者某个城市建立交易平台,也会因为规模过小,影响力和实际服务能力受限,对于解决广泛存在于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不会很有效。因此,推动区域应收账款交易市场的建立,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区域应收账款交易市场可以拓宽区域内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促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亮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创新研究[J].财会学习,2018,(8):153~155
[2]陶士贵,许艺琼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模式创新[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2):45~52
[3]王艳林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以阿里小贷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5,(69):29~34
作者简介:
李怡佳,供职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毕节市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