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生活化教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2020-10-21丁国锋

求知导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重要性初中数学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稳步推进,生活化教学已经贯穿到初中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无论是课前导入还是课中探究或者课后实践都要合理使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找到更多加强生活化教学的措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文章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教学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重要性

引言

在人们的学习与工作中,数学不仅作为重要工具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及学科的发展中,更作为一种常识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而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越来越深入的时代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迎来新的要求。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与素养成为现阶段重要的改革目标。把数学和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知识,在学习中感悟生活,这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最佳选择之一。但现如今的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需要教师想办法全面渗透生活化理念,切实做好教学工作。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应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体,要立足学生实际,基于其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建构式学习[1]。面对这样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教学是改革的必然趋势。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指的就是结合数学学科内容、引入生活化教学元素,把初中生的现实生活和所学数学知识联系起来,顺利达成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其最关键的地方在于突破传统“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限制,从课堂导入、互动探究和实践活动等方面加强生活化教学,成功解放思想,深化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数学这门学科本就源于现实生活,从以往的土地测量、货币交易到今天的天文发现、建筑设计等均证实了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正如亚里士多德把数学定义成研究量的科学,数学始终和定量、计算等生活要求联系密切,这也从客观上要求教师时刻铭记加强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更要体现生活和数学的关联性,这是从初中数学的基础性地位来考虑的。因为初中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以及吸收新知識、掌握新内容、学会通过逻辑的方法思考问题的重要阶段,并且初中数学教育和小学相比有更显著的系统性特征,教学内容精练、数学结构清晰,有助于奠定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基础,对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作用。另外,初中生从自己的需求入手,被动参与学习过程、机械记忆数学内容,往往无法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长此以往极有可能滋生学数学没有用的心理,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越来越低等,直接影响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亟须通过生活化教学加以优化。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措施

1.创设生活化情境,加强课堂趣味导入

学生之所以觉得初中数学难学,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了解数学学习中的抽象思维方式[2]。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创设一些合理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把数学里的抽象思维转化为生活中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案例着手,从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背景导入,在开始上课时就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在针对平方差公式的教学中,为让学生们准确快速地解决数字相乘这一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列举学生都很熟悉的生活事例,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即妈妈带浩浩去水果店买苹果,打算去探望生病的姥爷,浩浩说买每千克10.6元的苹果,那种苹果是姥爷最喜欢吃的,于是妈妈就和浩浩挑了一袋那种苹果,店员称重后说有9.4千克,店员还没来得及拿出计算器计算价钱,浩浩就在一边对妈妈说要支付99.64元,这让店员非常吃惊,因为她用计算器计算的结果和浩浩说的完全一致,大声夸奖浩浩很厉害,妈妈在一旁也很高兴。给出情境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浩浩是怎么做到的,学生们自然而然就开始回忆之前预习的平方差公式,于是带着问题计算,验证自己是否能像浩浩那样快速得到正确答案。经过思考,学生发现浩浩是这样计算的:10.6×9.4=(10+0.6)×(10-0.6)=102-0.62=100-0.36=99.64,他们在感叹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奇妙的作用的同时产生将所学数学计算方法和技巧应用于日常购物的欲望,对数学也产生并保持浓厚的兴趣,全身心投入到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中。

2.设计生活化问题,促进学生互动探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涉及的大量概念、法则、定理都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生活事件为学生设计数学问题,让他们立足于现实生活,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和探究,顺利建构数学知识。数学既源自生活又为生活服务,教师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能帮助学生在生活里用发现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锻炼他们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现实世界里感受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体会到习得数学知识必不可少[3]。

比如,在讲解有序数对的内容时,教师就可先提出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同学们,上一次参加学校的艺术节时,你们是如何在少年宫里找到自己的位置的?你们在地图上又是利用什么样的方法确定自己想要找的地点的?如果有人在下象棋时对你说炮二平八,你将怎样移动自己的棋子?”等。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从生活经验可以知道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通常是由两个数来定。接下来,教师展示教室中学生座位安排的平面示意图,请一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同学所处的位置,并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说的是谁。同时提出问题:“大家怎样确定他说的好朋友是谁?即怎样确定那个好朋友在教室里的座位位置?”有学生说通过他座位的横排数、纵排数就能确定。教师继续追问:“横排数、纵排数的先后顺序会不会影响教室里座位位置的确定?”有了生活经验,学生很快就得出结论:横排数、纵排数的先后顺序会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产生影响,如(2, 6)和(6, 2)表示的就是不同同学的位置。如果约定横排数在前、纵排数在后,那么(2, 6)就表示第二横排第六纵排,(6, 2)则表示第六横排、第二纵排。这就说明通过两个数表示物体所处位置是有先后顺序的。

在经过上述的互动和探究之后,师生共同把有序数对的概念总结出来:有顺序的两个数a、b组成的数对就是有序数对,记为(a, b)。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通常用有序数对确定位置,如电影院座位的排数、列数,地球上的经度、纬度等。之后教师安排学生练习题目:老师从开学以来一直观察大家的一言一行,认为(1, 3)、(2, 2)、(3, 6)、(5, 6)、(7, 7) 这几个座位的学生有胜任值周班长一职的能力,每人一周,规定横排数在前、纵排数在后,请同学们说出这几位值周班长的名字。通过设计一系列生活化问题,教师带领学生基于生活体验体会有序数对的实用价值,培养他们在现实世界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且在生活经验上建立有序数对的概念,让学生们觉得学习数学并非枯燥乏味,联系生活就能顺理成章掌握有序数对的知识,促进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开展生活化活动,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既然数学知识是从生活中而来,那么生活实践中就有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学生们在积累一定量的数学知识之后,教师组织的数学实践活动就应让他们走出教室甚至是校园,在生活化活动中观察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情况,及时巩固数学课堂学习成果,体会学习数学的情趣和成就感,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比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的知识之后要求学生自主开展调查活动,指导他们采访身边熟悉的人,或者去农贸市场、商店、邮局、银行、工厂等地观察,收集生产生活实践中需要的部分数据及其数量关系,根据这些内容,再参考教材上的对应例题,提出一个用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同时解释求出的解。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活动还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汇报、总结,尤其是要在活动中关注学生们的差异,鼓励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之中,对不同小组或者不同学生的不同结果给予积极的评价,为他们提供锻炼实践能力、发展创新意识的舞台[4]。

又如在讲解相似三角形的内容以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到教室外测量树木、教学楼、旗杆等难以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让他们及时复习、巩固,将所学数学知识派上用场。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爱上数学,热情高涨。或者教师安排“设计包装纸箱”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们在平时注意观察并收集各种产品包装盒,归纳其形状特征,明确长方体及其表面,从而学会设计并制作长方体包装纸箱,并進行美术装饰。在该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列一个大致的提纲:长方体与它的表面特征有哪些?要将纸质长方体沿着棱剪开,展开成完整的平面图形,应当剪开几条棱?平面展开图的特征有哪些等,逐步培养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其树立创新精神。在这些生活化数学实践活动里,学生不但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和内容,还拉近了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大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探究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当下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广泛深入实施的结果,是现代教育教学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初中数学教育为学生们提供了认知和学习的基础性数学内容,一线教师要侧重通过捕捉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融合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内容,在数学教学中摆脱教材的限制,把传统的、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学生们可以感知到、掌握住、利用好的数学工具,提高他们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加强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学好数学,真正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文剑.生活化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更加精彩[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2):156.

[2]张峥嵘.生活化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才智,2019(30).

[3]蔡丽丽.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渗透与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9):61-62.

[4]连文逊.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115-116.

作者简介:丁国锋(1975—),男,壮族,广西百色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重要性初中数学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