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薄弱校“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
2020-10-21伏少斌
伏少斌
摘 要高中正是學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存在较强的叛逆心理,尤其是在各种原因的影响下导致学生的发展偏离正确轨道,心理波动变化大,变得极度敏感,最终成为“问题学生”,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不良影响。对于高中薄弱校来说,出现“问题学生”与其生源质量有着不容忽视的联系,尤其是因学生文化课程基础薄弱所导致的一些较差的行为习惯和比较典型的心理问题,这些都对于高中薄弱校的“问题学生”管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本文就此展开探讨,首先简述了“问题学生”的成因;其次,重点分析了转化策略。希望理论的研究能够帮助高中薄弱校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薄弱校;“问题学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3-0104-01
对于“问题学生”的管理以及引导是许多学校都重点关注的问题,“问题学生”主要是指受到了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自身发展的方面经常出现某些障碍。对待“问题学生”要积极加以引导,若是放任其发展,这在今后会很难纠正,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一、“问题学生”的成因
一般来说,“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有着多样性的特征,在分析问题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归根结底,“问题学生”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到的不良影响,进而导致他们在意志品质以及情绪情感还有三观等方面,不断向着错误的方向靠近,最终出现一些与学生正确行为规范,不相匹配的行为举止。但应该注意的是,这里指的问题只是在日常学习以及生活中无法有效规范自身的行为,对于校纪校规持漠视态度,但并非意味着学生愚笨顽劣且无法改变。在高中时期,既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又是学生重要的转型期,只要对其加以良性的引导,他们出现的问题并非无可挽回。
二、转化策略
(一)及时发现,采取措施
结合现实情况考虑问题,学生“问题”的形成并不是在高中阶段突然发生的,学生的某些坏习惯是逐渐形成。一般来说,若学生在进入高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很有可能在初中阶段就有所体现,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之前应该重视对于学生以往档案的查阅,及时了解学生以往的学习情况,对于已经表现出部分问题的学生及时加以引导。教师尤其要重视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所接受的第一次大型考试,此阶段往往是学生对于学校以及教师的教育进行试探的阶段,也是最容易暴露出一些问题的阶段,若是考试成绩不理想则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导致其自卑心理加重,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极端的行为。若是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加以疏导,则可以有效从根源解决问题,有效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对于已经表现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加以引导,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于一些由于文化课程薄弱导致丧失学习信心的学生,可以开展针对性辅导,帮助其达到课程要求,重拾学习信心。对于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则可以通过树立榜样来激发其不断修正自身的行为,不管何种问题,都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成因,再选择具体措施。教师应注意的是,此过程既要严肃认真,但又不能过于简单粗暴,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余地,避免学生的逆反情绪扩大,这样才能有效实现转化。
(二)家长、教师、学校,三方形成合力
对于高中薄弱校来说,本身在生源方面就存在质量不高等问题,所以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在转化中的作用。有很多家长疏于与学生交流,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有一部分家长的“大家长作风”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叛逆的情绪,这都是家庭教育带给学生的一些不良影响,所以应该引导家长积极转变教育是学校以及教师的职责这一错误观念。对此,学校可以不定期开展家长交流会,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家长传授一些教育理念以及方法,不断提升其教育水平。对于教师来说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要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面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将“压”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内心所想,在学生出现错误时耐心讲解,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在出现问题时才会主动向教师倾诉。学校除了开展家长学校这一活动,还可以多举办德育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渗透价值观念、爱国主义等教育,潜移默化地实现对“问题学生”的转化。还要多鼓励“问题学生”阅读一些优质书籍,带领他们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感,培养责任心以及乐观的心态,最终实现良好的转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学生”的形成并不是突然发生的,在转化中应该重视这一点,及时了解学生以往的学习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避免问题扩大。对于高中薄弱校来说,还要从生源方面进行考量,重视家长在“问题学生”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家校共携手,共同将学生引向正确的道路,助力其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菊兰.问题学生心理特征分析及教育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2(12):117.
[2]曲晴.基于心理健康促进的学生管理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