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临床价值

2020-10-21许建华佟靖靖孙慧徐海鹏王双双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临床价值心理护理

许建华 佟靖靖 孙慧 徐海鹏 王双双

【摘 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住院治疗的5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25例。對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焦虑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焦虑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7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2-0-02

临床中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时,患者的多种心理因素和心理特点均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通常患者的负面情绪包括恐惧、紧张、抑郁、担心、悲观、忧虑、寂寞和孤独等,此时护理人员应当针对患者心理活动状态对其进行适应的心理护理, 将会对患者住院期间的身心康复产生积极影响。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住院治疗的5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住院治疗的5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符合相关闭角型青光眼诊断标准, 且患者均属于病情急性发作期。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25例,对照组男14例, 女11例;观察组男13例, 女12例。患者年龄42~67岁,平均年龄( 52.61±7.34 )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平均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包括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对患者进行常规用药、为患者讲解疑惑、对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加强对患者的思想辅导, 由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患者经常会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欠缺,无法对此疾病进行系统的认识, 由此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向其讲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②治疗期间护人员需要采用不同方式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积极的心理能够对疾病的痊愈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患者能够自我调节情绪和恐惧心理,增强治疗效果。③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多点关心和交流, 同时鼓励患者家属经常来医院看望,缓解患者不良情绪。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为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需要耐心与患者沟通, 以温和亲切的语气和患者交流,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增强专业素质,做到有问必答,及时解决患者疑惑。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均接受SAS评分,采用4级评分法,分数愈高, 患者焦虑程度愈重,相关人员对患者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并记录SAS评分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 表示,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38±2.09) 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 9.57±2.64) d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SAS评分为( 34.51±4.16)分,对照组患者术后的SAS评分为(59.44±7.12) 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焦虑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医院眼科患者中, 青光眼患者病情较顽固且治疗过程复杂,该病症对患者视力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系由于周边虹膜堵塞小梁网或与小梁网产生永久性的粘连,以致房水外流受阻,引起眼内压升高的一种疾病。患眼的解剖特征是房角狭窄、周边的虹膜易于与小梁网接触。眼内压的升高引起视乳头的损害和视野的受损,可导致不可逆性致盲,本病的致盲率极高,占我国致盲性眼病的5%以上。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青光眼的急性发作即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较严重,其发病急,眼压急骤升高,视力急剧减退,常常会降到指数或手动,严重时甚至无光感。如治疗不及时,致盲率极高。患者心理作用对于急性闭眼型青光眼的治疗有很大影响。当患者出现情绪激动、紧张、兴奋、悲伤等较大情绪波动时,会导致眼压的急剧上升,使得其病情进一步加重,这也提示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疗效之间都有着密切关联性,那么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就应该对这些因素予以足够重视。在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开展术后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重视心理护理,要强化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告知其疾病的发病原因及相应的防治知识,叮嘱其情绪对于疾病有很大影响,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形态,尽可能地提升自控能力,以便于其能够积极主动的改善不良生活方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焦虑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具有显著效果, 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经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患者的忧虑情绪得到较大缓解, 由此证明了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有效作用。心理护理方式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责任感, 心理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共同支持和支撑, 以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为目的,提高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息息相关,心理护理方式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也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于静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围术期整体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25(04):191-192.

[2] 王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7):152-153.

[3] 卞江华,王继兵.体位改变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眼压的影响[J].潍坊医学院学报,2019,41(03):167-170.

猜你喜欢

临床价值心理护理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