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研究

2020-10-21胡文晖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跌倒危险因素

胡文晖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精神病跌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跌倒危险因素,为针对性措施提出提供必要根据。结果: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危险因素,主要有生理、疾病、药物、环境、护理因素。结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是提出危险预防措施的必要根据,为了有效防范和处理跌倒危险,要优化医院环境,加强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注重心理护理,提升医护人员防范观念,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2-00-02

跌倒是老年患者的常见意外伤害,是造成老年患者致伤致残甚至是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给老年患者的健康与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也会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老年精神病患者是一个存在极高跌倒危险的患者群体,因为跌倒导致病情更严重,或者是生成其他问题的现象比较普遍。再加上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要一直持续,而服用相关治疗药物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再加上患者本身的各项身体机能逐步减退,又进一步增加了跌倒问题的发生率,带来身心方面的综合伤害[1]。临床上加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法,减少医患纠纷与矛盾冲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现将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举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精神病跌倒患者,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为60~80岁,平均年龄69.8岁。

1.2方法

跌倒定义是产生突发性的、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而倒在地上或低平面上。查阅所有入选患者的住院出院病历,收集5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跌倒患者的综合临床资料,并做好分类和统计,总结跌倒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措施的提出提供必要根据。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所有数据的统计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进行t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x2检验。

2 结果

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危险因素,主要有生理、疾病、药物、环境、护理因素。在对综合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到防范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应用与改进提供必要根据。

3 讨论

老年精神病患者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患者群体,出现跌倒的概率很高,因为跌倒带来的风险也是非常明显的。为了更好的防范与处理老年精神并跌倒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导致跌倒出现的危险因素是基础。本次研究在综合分析了50例老年精神病跌倒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之后,归纳了跌倒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第一,生理因素。老年精神病患者年龄大,各项身体机能已经明显退化,随着年龄增长运动生理机能、身体协调性、平衡力等都会进一步降低。另外老年患者的视力以及听力也明显下降,不能有效感知外部环境,同时认知能力和反应力迟钝,又进一步增加了跌倒的危险性[2]。第二,疾病因素。老年精神病患者受到自身精神疾病症状的影响,言行状态、睡眠状态比较紊乱,认知能力退化明显,很容易出现跌倒风险。还有大量患者本身就有躯体疾病,使得他们的身体活动受到明显限制,容易出现跌倒危险。第三,环境因素。地板湿滑、楼道狭窄、病床高度设置不合理等缺少安全保护措施或者是安全措施不当等情况会增加患者跌倒危险性。第四,药物因素。老年精神病患者为了控制病情,必须长时间服用相关药物,很多抗精神病药物有着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和一定的副作用,比如影响精神状态意识水平、视力、平衡力等,这些情况的存在都会增加跌倒的风险。第五,护理因素。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与护理经验,不能预见风险与意外事故是出现跌倒风险的重要原因。同时家属与陪护者监控和处理不当也是其中的危险因素[3]。

根据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的调查结果,需要制定针对性强的防范方案,最大化的减少安全风险:第一,加强风险评估,了解患者当中容易发生跌倒的高危人群,明确有关危险因素。在患者入院之后,就要做好跌倒风险评估工作,并由此明确高危患者。对他们提起高度关注,并完成跌倒高危评估表的填写,保证评估项目全面和完善,并对各个项目科学打分,基于实际制定针对性以及预见性的防护方法,减少跌倒事件。第二,对医院环境进行优化。保证病房灯光柔和,照明充足,在晚上运用光线柔和的灯光;保持地板干燥整洁,做好防滑处理;合理调整病床高度;在卫生间和浴室等场所增加防滑设施和防滑提醒;在患者入院之后,带领其熟悉周围环境,并对不安全地带给出特别提醒。第三,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在跌倒高危患者评估完成之后,需要把结果告诉患者与家属,使他们认知可能存在的跌倒风险。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防范能力以及注意力;对于危险因素较高的患者,必须由专人陪护,提高警惕性。第四,加强用药指导。让患者意识到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会增加跌倒几率,要求其遵循医嘱合理用药,避免任意更改或者是增减药物用量。第五,完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以及护理专业素质,为患者提供全面帮助和支持,同时增强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使其能够及时发现与应对风险。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日常巡视工作,考察防跌倒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上报出现的不良事件,提升集体责任感。第六,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密切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当前的心理动态,发现其在心理层面上存在的风险和障碍,进行不良心理的疏导。在与患者交流过程当中,应该让他们了解个人生理变化趋势,学会对跌倒风险进行一定的自我评估,主动向医护人员寻求相关帮助。对于出现过跌倒的患者,要教给他们防跌倒的方法,使得他們可以消除恐惧,摆脱阴影。

综上所述,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是提出危险预防措施的必要根据,为了有效防范和处理跌倒危险,要优化医院环境,加强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注重心理护理,提升医护人员防范观念,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陶筱琴,端木欣荣,陈恬茵等.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高危因素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7,11(9):42-45.

[2] 吴爱桂.老年人跌倒因素调查及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8,9(23):153.

[3] 曹香.196例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民康医学2017,22(17):2303.

猜你喜欢

跌倒危险因素
力量平衡操对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效果评价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多因素评估及干预在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中的效果评价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
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防跌倒的效果分析
肾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