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0-10-21胡开平
胡开平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学科有了性的要求,数学教师基于传统的授课环节对学生的应式心态,逐渐演化为数学学科综合层面探究走向,摒弃传统教学薄弱环节,致力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逻辑推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引导学生探究数学内容发展梗概,肆意畅快享受数学文化内在意蕴,多维度、多视角感知数学教学内容真知灼见。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策略;应用
引 言
数学学科具有一定严谨性、逻辑性、抽象性,初中生接触数学知识体系中,不可避免被数学抽象情景影响引发瓶颈桎梏,导致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弱化。鉴于此,数学教师应改善传统教育理念,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贯彻新课标理念,落实学生主体,利用多元化策略构建教学课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这一话题为讨论方向,结合实践案例论证,阐明提高数学有效性的相应策略。
一、转化教育理念
教育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然无法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数学教师应积极改善教育理念,完善教学措施,基于培育学生思维方向为基础,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了解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特质,结合教学内容,制定相应课程计划,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以满足学生认知需求为基础,致力发展学生自主化学习,不仅可以保障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也是拓展学生思维发展,加强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策略[1]。
二、依托信息技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随着我国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我国教育领域于信息技术的结合日臻完善,且我国教育逐渐朝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基于信息技术构建初中数学课堂,用以具象化描绘教学内容,剔除数学传统枯燥感,形象化抽象内容,简单化庞杂内容,引导学生直观理解的同时,保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数学题目为例,代数教学贯穿学生数学生涯失踪,基于理论灌输无法引导学生理解,笔者利用微课视频为知识载体,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三大板块。首先,基于学生经历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集的学习,对不等式关系有了一定会认知。基于类比思想,将“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与不等式的性质的利用加深对不等式的理解,利用图片、视频进行论证,进而结合所学内容,强化数轴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中的作用。第二,基于理论讲授,让学生在教学中经历将所给的不等式转化为简单的不等式过程;其次,利用视频问题总结微课,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回答。如:在广州有一家生产公司,为了扩张经营项目,公司决定在原有的基础上加购5台生产机器。结合市场价格、效益,财务部门提出了两种购买选择其中,机器的价格为别为5万与4万,5万机器每日产量为80,4万产量为5。在预算中,公司采购的机器资金不可超过22万元,且公司采购的生产机器日产能力不可低于280个,为了有效地节约公司资金,又能推进公司高效发展的同时,要选择哪种方案。这一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促使学生保持浓烈的兴趣讨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讨论,进而得出根据“公司”需求,为公司提供三种采购策略。如:方案一:不购买5万机器,采购4万机器4台;方案二:购买5万机器一台,购买4万机器4台;方案三:购买5万机器2台,购买4万机器3台。利用微课具象化描绘,将数学抽象知形象化,复杂知识简单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也让学生在思考中拓展自身数学能力,进而提高代数分析能力,实现有效性教学。
三、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拓展学生数学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近年来被广大教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其独特的合作性、开放性、交互性,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从独立思考到合作探究,进而得出结论,不仅有效地保障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是改善学生差异化的有效措施。初中生差异化较为突出,在课堂教学中,如针对能力较为良好的学生构建数学课堂教学,会让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对教学内容存在一定抽象,不仅无法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让学生失去数学学习兴趣。以《有理数的加减法》为例,笔者在构建此课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基于上节课学习的“有理数”进行讨论,结合教学内容,加强知识理解,进而保障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定认知,不仅保障了学生知识理解,也帮助数学教师减缓了授课严厉,其次,基于小组讨论结果,组织小组阐述观点,利用问题进行检测,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能力较为良好的学生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帮助能力较为薄弱的學生梳理、认知数学知识,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拓展学生思维发展。
结 论
综上所述,基于多元化、多维度策略构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也是拓展学生思维,加强学生逻辑推理的有效策略,进而推动其核心素养不断发展,保障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韩佩韦.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亚太教育.2019(11).
[2] 马文萍.初中数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探究[J].亚太教育.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