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素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影响研究
2020-10-21张晓凤
张晓凤
【摘 要】目的:分析探究肉毒素注射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肉痉挛患者步态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样本,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注射肉毒素,对比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步态恢复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肉毒素注射加常规治疗方法在脑卒中患者肌肉痉挛与步态恢复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步态。加强肉毒素的脑卒中临床应用研究、完善监管措施是提高肉毒素治疗效果与增加临床应用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肉毒素;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识别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4-0001-01
脑卒中是造成中国寿命年损失的首位病因,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是其共有的特点,脑卒中使70%~80%的患者遗留运动障碍、言语障碍等[1],由于脑中卒所导致的肌肉痉挛、收缩,导致患者常见膝关节僵硬、足内翻、髋关节活动受限等,步态异于常人:步长、步频、步幅以及关节活动等明显减小。目前,治疗脑中卒偏瘫患者的主流方法为物理的运动康复理疗以及服用药物治疗,通过物理恢复手段恢复患者运动能力,而肉毒素的临床运用,能够极大地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肉毒素是厌氧芽孢肉毒梭菌的蛋白产物,是嗜神经毒素,可以选择性作用在靶肌内运动终板神经肌肉接头,起到缓解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纠正肢体痉挛及姿势异常[2],对于脑中卒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同时得到了诸多研究的肯定。
1 试验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接受脑卒中偏瘫患者14例,主要症状均为腿部肌肉痉挛,膝关节与髋关节活动受限,步态明显异常,但不丧失活动能力,16人均为男性患者,身高区间为168-179(cm),此身高区间的步长差异较小。拟定实验知情书,在受试者了解实验情况并签字后进行实验分组,对照组(a组)8人采取常规的运动康复治疗,实验组(b组)8人在接受肉毒素注射的前提下进行康复治疗。
1.2 脑卒中发病机制与肉毒素的应用
1.2.1脑卒中发病机制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大多数患者年龄位于中年,已成为我国主要的致命性疾病之一。脑卒中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缺血性脑卒中,脑部供血血管内壁上有小栓子是脑卒中发生的最常见原因,俗称血栓,脱落后导致动脉栓塞,造成患者缺血性卒中,同时脑血管或血栓出血也容易造成脑卒中的发生,被称为出血性卒中。如果患有冠心病,并同时伴有房颤,患者容易发生附壁血栓,存在于心脏瓣膜上,其脱落使脑血管遭到堵塞,也可导致缺血性卒中。第二种,其他疾病成为主要诱因,其他疾病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胆固醇、过度肥胖等也容易导致脑卒中的发生,其中,中国人群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第三种,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脑卒中发生,比如过糖、过油、吸烟、酗酒,不规律的饮食、缺乏合理的运动量等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同时,其他男女、年龄段、人群、基因等因素也成为该疾病发生的因素[3]。
1.2.2肉毒素的应用
肉毒素是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生产的一种细菌外毒素,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厌氧菌,破伤风毒素与其是同一科,肉毒素可以分为A、B、C、D、E、F、G 7个不同的抗原类型,A型毒力最强,当前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比如当前的美容业,用肉毒素进行微整形,正下颌,治疗咬肌肥大,通过注射小腿,减小小腿围度;肉毒素还可以用于治疗膀胱疾病,并得到良好效果,以上均是肉毒素的应用。肉毒素的作用机制。肉毒素通过抑制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内乙酰胆碱的释放,以此来阻滞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冲动的传递。肉毒素进入神经末梢后,裂解相关的蛋白复合体。肉毒素影响肌梭内肌纤维和梭外纤维,从而改变异常的感觉并通过 Ia 纤维输入到中枢神经系统。1989 年,A 型肉毒素被诸多的研究人员证明其能有效地降低脑卒中后痉挛状态、纾解肌肉收缩、软化肌肉,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同时也获得了美国 FDA 的批准和欧洲监管机构的指示,相对于替扎尼定这类全身抗痉挛药物治疗来说,有大量研究表明肉毒素注射治疗能明显改善卒中病人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评分,而且安全、不良反应小,得到了医学界广泛研究与应用[4]。
1.3 治疗方案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运动与护理康复治疗,定时进行。康复训练内容采取物理治疗为主,适当增加受试者活动内容,通过运动康复手段改善患者肌肉活动痉挛情况,降低肌张力,增大环节活动范围;实验组首先接受肌肉痉挛点的确认,利用肌肉电位图找到痉挛最严重的部位,向靶肌肉注射一定剂量的肉毒素,然后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内容包括以下措施[3]。(1)注意平时的姿态:保持适当的良肢位,尽量在休息期间放松肌肉,无论站姿、坐姿,采取正确的患肢摆放姿势。(2)核心力量训练:患者在患病后,丧失了部分运动能力,全身的肌肉力量均有所下降,通过制定合理的计划,以人体为单位,增加核心力量的训练。(3)肢体灵活性训练:患者不仅是下肢活动受限,上肢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保证恢复效果,對患者的关节等进行灵活性训练,比如手指交叉训练、抓握训练等。(4)行走训练: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量的大小,避免过长时间的静止站立,要保证患者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行走训练,注意要有意识的纠正患者的走路姿势,并鼓励其主管克服。(5)主动发力训练:主要增强肌肉的延展性,比如主动拉伸肌肉,主动克服肌肉收缩,使患者自身加强对肌肉的控制。(6)被动发力训练:通过医务人员的外界力量干预,对患者的肢体等进行拉伸训练,尤其是在一定的力量训练后。以上的训练内容,每次30-40分钟,每周至少4次,期间注意患者的变化。
在治疗过程注意与受试者进行积极沟通,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以及询问其在治疗期间的直观感受,同时定期对患者的痉挛部位肌电进行取样,并通过观察、按压以及询问病情了解的患者痉挛肌肉变化,跟踪调查。实验组要注意肉毒素使用后患者的反映,肉毒素可能引起过敏,应注意受试者的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