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改善小学体育课堂中过度保护的现象

2020-10-21孟丹丹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

孟丹丹

【摘  要】  学生是“花朵”,却不娇弱。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训练,教师也应当为学生适当增加训练的难度,引入标准器材,积极开展实战训练,使得体育课堂在摒弃“过度保护”中体现价值。

【关键词】  小学体育;过度保护;增加难度

小学体育课堂中“过度保护”的局限性和弊端暴露出来,严重制约了体育教育学科特色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成长,让体育课堂中呈现出主体性缺乏的现象。所以,一线体育教师应当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切实地从现阶段体育教育边缘化,学生能力发展不均,学生学习兴致不佳等多方面出发,改善过度保护的现状,让学生直面体育活动,通过自身的练习和操作,逐步提升学习体育运动的质量。

一、适当增加难度,养成坚韧性格

在体育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教师往往将体育运动的训练量设定在学生舒适的范围内,避免学生出现身体疲惫的情况。但是,体育运动的教育意义和精神并不单单是让学生维持日常的训练量,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还包含让学生生成勇于挑战、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的精神,所以,体育教师应当在原有训练量的基础上,为学生增加适当的难度,使得学生在不断的挑战中,逐步打破自身的极限,实现体育运动能力的提升,养成坚韧的性格。

以200米跑这一运动为例。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都将运动的目标放在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200米的跑步等。显然,这不能让学生基于训练实现精神和能力的成长。所以,在具体实施教育活动中,教师可先指导学生开展常规性的训练,让学生达到标准水平。之后,教师开展增加训练的难度,不断地压缩完成200米跑的用时,让学生为了达到标准而努力拼搏,不断地挑战自身的运动极限。此外,教师还可以用一些专业体育运动员的事迹激励学生,让学生在以他们为榜样中逐步提高200米跑的速度。但是,在增加训练的难度中,教师也应当注重“量”的把握,避免难度过大而让学生产生畏难的心理,以至于“适得其反”,影响训练的质量。

教师对训练的难度进行合理的把控,能够让学生在突破自我的同时保持健康的身体,使学生在增强精神层面的意志的同时,提高体育运动的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理念对体育运动的要求。

二、引入标准器材,培养练习品质

在体育运动的教学中我们能够看到,教师应用的器材种类有两种,一种是简化的器材,另一种是标准器材。教师考虑到学生的能力,一般会为学生选择简易器材。然而,尽管简易器材能够帮助教师完成训练,引导学生掌握体育操作技能,但是当学生接触标准器材时会产生不适感,以至于不能将掌握的运动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造成体育学习和应用的脱节。因此,教师应当在应用简易器材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应为学生引入标准器材,使得学生在交叉练习中,提升练习的品质。

例如,在教授排球运动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软式排球和硬质排球的交替使用,提升学生练习排球运动的质量。在课堂的开始,学生对排球运动的认知经验还较少,也很少具备专业操作排球的能力,教师可以先以软式排球为媒介,让学生进行排球运动中动作技巧的学习,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软式排球学习发球的动作,使得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把握发球的动作要领,熟悉发球时的注意事项。之后,教师将硬质排球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使用硬质排球进行发球,从而体验标准器材的质感,以便在之后应用硬质排球进行娱乐和学习时,消减不适感。

可以看出,教师为学生提供两种及以上材质的训练器材,能够让学生在基础练习中维护自身的安全,在能力提升中掌握运动的技能,从而逐步建立高品质的训练模式。

三、开展适当实战,实现有效学习

教师为学生讲授了一部分体育技能后,往往认为学生还不具备参与实战的能力,在实战中容易造成损伤。因此,教师很少为学生设定实战教学的活动,使得学生不能基于实战演练的方式,检验自身练习体育运动的效果,学生的实战经验较弱,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也被压制。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将体育运动延伸到课下的娱乐中,教师也应当注重实战训练活动的开展。

就拿足球运动的教学来说,当教师为学生教授了传球、颠球、射门等动作技巧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并对学生的练习成效进行观察,从而分辨出哪些学生的练习结果较好,哪些学生的练习质量较差。随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安排实战竞赛的队员,让不同队伍之间的实力相对均衡。紧接着,教师为每队讲解竞赛的规则,并组织学生开展足球对抗赛。在实战活动中,学生会将自己掌握的射门等动作进行实战演练,从而基于实践的方式,认识到各个动作存在的价值,加深對注意事项的印象,逐步积累实战的经验,实现足球综合技能的提升。此外,在学生进行实战演练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传球、颠球等动作进行观察,了解学生是否真正地掌握了这一动作,是否能够在实际的运动中应用,以便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在回顾自身的实战行为表现中,逐步提升对足球运动的掌握质量。

显然,教师开展实战教育活动可以强化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的应用,帮助学生检验学习的成效,使教师基于学生的行为表现,对学生进行指点,让学生在针对性的改进中完成对体育运动的有效学习。

四、增加活动障碍,提升学生能力

以往的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的安全保护,在保障学生绝对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活动内容的设计,而过于苍白的活动形式会让学生减弱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致,也不利于学生发展自身的体育综合素质,造成体育课堂的实践价值得不到体现。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可以在活动中适当增加障碍,设定模拟情境,使得学生在产生兴趣的前提下,主动地投入到练习中,在具有一定障碍的活动中实现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指导学生“障碍跑”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设置路障、拟定情境的方式,增加活动的障碍,建立学生对课堂的热情。首先,教师先为学生设定情境:在发生地震或者泥石流时,人们无法通过车辆进行物资的输入,只能够依靠人力的方式进行物资的运送,而运送物资的过程并不是一马平川的,而是坎坷、曲折的,所以,掌握过障碍路段的运动技能十分必要。之后,依托于上述内容,教师拟定泥石流发生时的情境,并用足球、篮球、栏杆“山羊”等体育器材设定路障。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到情境中,使得学生基于实践的方式,逐步提升障碍跑的能力。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落实本节课的教育目标,还能够通过训练的情境,体会到灾区应援时的艰辛与不易,从而增强自身的爱心意识,表达出对救援人员的钦佩意识。

教师通过模拟情境,为学生设定路障,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在训练中躲避障碍的能力,也能够发展学生的体能,还能够促进学生的高尚品格的形成,突出设定障碍的教育价值。

总而言之,对学生实施体育运动的教育,教师应当认识到体育学科的运动特质,避免因为过度的保护丧失体育学科存在的意义,让体育学科成为边缘化的教育。因此,在之后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真切地从学生的未来成长需要和体育运动的内容出发,为学生设定合理、科学、有价值的训练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步完成有质、有量的训练。

【参考文献】

[1]周宁.浅议小学体育中的“过度保护”问题[J].教育观察,2019,8(37):45-46.

[2]曾娴.关于小学体育教学中“过度保护”的思考[J].中国教师,2016(S2):86.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
儿童心理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析
浅析“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浅析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