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研究

2020-10-21张恒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评价体系高校图书馆

摘要:现阶段,众多高校图书馆纷纷创建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对图书馆和馆藏图书进行宣传。高校图书馆提升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影响力,应充分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认识自身平台在宣传上的优势地位,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相应对策,不断提升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水平,以期更好地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评价体系

一、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交互是“信息发布者在平台上发布消息,信息接收者接收信息”,然后由接受者进行二次传播,以此产生社会影响的过程。当信息接收者对发布者发布的信息给予反馈,信息发布者和接收者就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完成了信息交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就是具有传媒属性的信息交流传播平台,充分发挥平台信息传播快捷高效的特点,无疑能够扩大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力。

微信公众平台在承担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不仅承担信息发布者、媒体承载者的职责,而且还要负责传送信息和收取反馈。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接收者的个体情况均不相同,相同的信息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主观能动效应,一条信息的传播往往会接收到不同的信息反馈。同时,微信公众平台自身的建设情况也会影响传播效果。因此,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应将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有计划的整体性运营建设,不断丰富平台内容,展现良好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为师生提供多样性服务内容,从而提升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效果。

二、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评价体系分析

(一)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自身建设

微信公众平台信息传播影响力和社会作用取决于自身的形象设定、权威性树立、成功运营和推广方式。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微信公众平台经营中应着力做好形象设计和后台规范运营与维护工作。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自身认证信息、平台头像设定与名称、自定义菜单内容和推广运营是平台成功运营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判断其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需要持续提高对用户的吸引力,保持黏性,不断提升用户的信任程度。首先,平台要及时有效更新信息,保证信息的时效性,逐步提升公众平台的权威性,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其次,平台要不断充实(增加、调整)栏目和内容,提升师生体验,满足他们的多重需求;最后,平台要将信息内容的推出与用户的需求做适度匹配。

(二)用户定位

相关研究表明,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用户数与其影响力呈正相关。高校图书馆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会不断得到新用户的关注,同时,也会流失一些用户。如果大批用户取消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必然会导致一定时期内公众平台的影响力下降。因此,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应在不断提升所发布信息质量的同时,也要保证发布信息数量的均衡;在维护老用户的同时,也要向新用户展现公众平台的吸引力与趣味性,从而提升公众平台的影响力。

(三)服务方式及内容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质量,当服务内容和质量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时,其影响力自然能得到提升。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明确其微信公众平台的自身定位,确保丰富服务项目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例如,在信息反馈方面,将智能回复与人工回复相结合,就会有效提升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效率;在互动方面,将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相结合,将线上的众多用户转移到线下,通过举行丰富的群體活动,来吸引更多新用户关注。

(四)传播效果

研究表明,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呈正相关,即一定程度上,平台的传播效果良好,则能够证明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若平台的传播效果不佳,则证明微信公众平台的影响力有待提升。传播效果一般从传播深度和传播效度判定。从用户接受的信息量、反馈信息量、阅读信息量等指标能够判定传播深度,而用户转发公众平台的文章被再转发和文章链接被点击的次数情况,则能够判定信息传播的效度。

三、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发展建议

(一)注重质量建设,提升推广力度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能够一定程度“延长”图书馆工作时长,使用户的阅读需求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当下,人们的“零散化”时间不断增加,弹性阅读能够有效填补人们生活中的碎片时间。因此,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应建立某种学术信息服务窗口,将图书阅读和资料查询等服务内容充实进去,即便用户短时间内不能进入图书馆阅读,也能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图书阅读和资料查询。

微信公众平台自身具有社交媒体特质,其传播信息速度快,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以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作为契机,通过举办线下平台服务内容研讨会,不断提高平台服务质量,从而提升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

(二)优化视觉设计,完善用户体验

微信公众平台是否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浏览用户的关注,首要是平台的名称、头像、内容排版等视觉效果的展现。研究表明,部分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在外在包装和内在服务上均不尽如人意。因此,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既要有效利用微信既定框架的优势,又要注重自身独特的结构布局、内容设定、服务体系等,吸引更多用户关注。

(三)开发附属功能,满足用户需求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咨询服务采用人工回复和智能回复两种形式。众多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回复功能,用户体验较差。在智能回复中,往往出现“问题设定不全面”“自定义菜单难以及时有效找到想要咨询的问题”“用户经过反复查证后未能解决自身问题和需求”等问题。而人工回复业务由于服务成本高、难以保证稳定的服务时间等问题,其业务开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应逐步完善人工服务平台,以满足平台用户的多样化需求。高校图书馆应不断充实微信公众平台自定义菜单中的咨询内容。例如,在自定义回复窗口,对图书馆历史沿革、信息查询、图书阅读等内容进行介绍。

(四)着手内容创新,加深个性化程度

目前,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有同质化现象。这就要求高校在图书馆公众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应结合本校、本馆的自身特点,在平台运营中突出本校、本馆的独特性,开展个性化服务内容。

(五)完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功能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账号的运营和管理均以其服务职能为核心。微信公众平台后台可以通过对用户信息整合、处理,从不同用户使用平台的需求和动机出发,实现平台相关功能的开和张,及时向用户推荐具有针对性的实用信息。为提升用户的便捷程度和体验感,方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实现移动客户端的功能,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应着重完善以下几个功能。

一是自动回复功能。根据客户的咨询提取关键词,在短时间内回复,满足用户的咨询需求。微信公众平台后台应对常见的用户咨询问题进行汇总,通过编码技术将答案设定,通过识别关键词及时回复。

二是信息推送功能。在用户关注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之后,将用户信息分组,根据用户需求推送信息。

三是互动沟通功能。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应从用户的角度逐渐细化服务项目,为用户提供查阅、借阅、在线咨询等功能。

四、结束语

综上,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影响力评价体系是多因素、多角度的。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将进入更为便捷、高效的阶段,高校图书馆应抓住机会,通过提升本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水平及影响力,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职能。

参考文献:

[1]张秋,杨玲,王曼,等.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图书馆建设,2014(2).

[2]王洪波.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探略[J].情报资料工作,2014(5).

[3]李改良.天津市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1).

作者简介:张恒(1972-),男,河南商丘人,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移动数字图书馆。

(责任编辑 刘常兴)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平台评价体系高校图书馆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