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河南农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

2020-10-21陈建军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专业设置河南

摘要: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背景,深入分析了河南省农业高等职业院校2014-2016年的专业设置情况。认为农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对促进河南省五大国家战略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也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专业调整随意性大、专业设置重复和专业设置超前性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河南;区域经济发展;农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更加密切。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生产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才需求逐渐多元化,学科结构与经济结构的适应性、可持续性和协调性变得日益重要和复杂。因此,学科结构的优化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早在2005年,国家“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就明确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国家战略。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贸区等五个“国字号”战略规划的叠加区域,区域经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专业人才。地方高校是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也是地方高校的使命和职责所在。在五大国家战略视角下,根据河南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构建河南高校,尤其是农业类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对适应河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区域产业以及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背景,分析农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以期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建言献计。

一、河南省农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状况

在河南省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河南省农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已进行了相应的布局和调整,现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信阳农林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南阳农业职业学院5所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为例,对专业大类、专业点数及相关专业招生数情况进行分析。在5所学校中,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信阳农林学院已经升为本科院校,但近3年仍然以招收高职层次学生为主,因此,本研究中暂且视他们为农业高等职业院校。

(一)2014-2016年河南农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情况根据2014-2016年我省5所农业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计划所列专业情况进行归类汇总,这些院校开设专业共有15大类,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一、二、三产业的专业均有设置,但数量不均。一产数量最少,三产最多。这种分布与三类产业的内容划分是相符合的,同时,与当前河南省区域发展产业需求相一致的。因为专业大类涵盖了多个专业点,所以,分析2014-2016年5所院校的各专业大类总专业点,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专业设置的合理性(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2014-2016年5所农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点设置相对穩定,同时,又为满足河南省区域发展需求作了相应的调整。例如,保持“农业”本色的农林牧渔专业大类,虽然2015年、2016年专业点个数略有减少,但仍有明显的数量优势。满足河南省区域发展需求的电子信息大类和财经商贸大类等,都在专业设置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为了适应区域发展,装备制造、土建、艺术设计与传媒大类等专业点稳步增加。同时,还可以看出,农业院校缺乏优势的公安与司法、能源动力与材料等专业大类,专业点数较少。

(二)2014-2016年河南农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大类招生情况

各专业招生人数是学校调整专业设置时重要的评价因素。如果某个专业招生人数越来越少,学校为了保持自身的发展,一定会减少招生计划,甚至会取消该专业招生计划来限制该专业的发展。从另一方面看,如果某个专业人才社会需求旺盛,学校会增加该专业的招生计划,促进其发展。从2014-2016年5所学校各专业大类招生人数,也可看出其专业设置的情况(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2014-2016年的招生人数在农林牧渔大类都有较多的数量,电子信息和财经商贸大类也有明显人数优势。但从变化趋势上看,农林牧渔大类人数减少较快,而电子信息和财经商贸变化不大。装备制造大类招生人数增加明显,旅游、文化教育大类等略有下降趋于稳定,公安与司法专业的招生情况则呈衰退之势。

(三)5所农业高等职业院校最新专业设置情况尽管都是农业高等职业院校,但学校情况不同,特色不同,虽然都会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但各个学校的调整重点和专业设置特色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准确地分析我省农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情况,将2016年5所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对比,结合各自学校的不同情况,就可以看出在区域经济影响下,各个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方向及结果(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由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是在农业院校和财经商贸类院校基础上办学的,农林牧渔、财经商贸专业大类专业点数量较多,又地处省会城市,电子信息和财经商贸大类专业点多是有其必要性的。信阳农林学院由于升为本科,高职专业已不再是其发展重点,高职专业大类数少,而且相应专业点也少,但农林牧渔大类的专业点数量仍是其高职专业中专业点最多的大类。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是近几年农业高职院校中的“新星”,坚守着“农”字本色,专业大类设置主动适应河南省特别是郑州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农林牧渔、财经商贸、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专业大类的专业点数多,既突出“农”字特色,又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而洛阳林业职业学院和南阳农业职业学院,这两所学院正处于发展期,专业大类数少,相应的专业点也少,但农林牧渔大类专业点仍然相对较多。

(四)5所农业高等职业院校最新专业大类招生情况由于5所学校地处不同地区,各学校特色不完全相同,在专业发展上存在着不同的情况。分析5所学院2016年的招生计划人数(见图4),可以看出各校专业调整的情况。

从图4可以看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招生人数多的仍然农林牧渔、电子信息和财经商贸三大类。而旅游大类虽然专业点不多,但招生人数相对较多,这显示了其为满足产业需求,加强第三产业人才培养的举措。信阳农林学院和洛阳林业职业学院各专业大类招生人数与专业点分布相匹配,农林牧渔大类仍保持相对优势。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在农林牧渔和财经商贸大类上保持强势发展的势头,其次是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大类发展较快。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在文化教育大类上人数相对较多,此外还有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商贸大类人数都超过了农林牧渔大类。

二、河南省农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优势

(一)力求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通过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产业发展规划人才需求分析,5所农业院校专业设置上能够结合特色,适应河南省区域发展变化。比如,农林牧渔大类专业点和招生人数都占较大比例;适应区域发展变化的电子信息、财经商贸大类的专业点和招生人数也是5所学校布局的重点;在新增专业上也围绕区域发展对人才需求进行调整,包括物联网应用技术、会计(会计信息化方向)、水产养殖技术(名特水产养殖)、计算机网络技术(互联网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3G/4G移动通讯软件开发)、社区管理与服务、电子商务(网络推广方向)等,适应产业升级的专业或专业方向都有涉及。

(二)力求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需求

专业设置不仅要契合社会发展需求,而且要有利于学校自身发展。适合社会需求,培养出的学生就业才有出口,学校发展才有活力;有利于学校自身发展,学校才有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了学校能够可持续发展,在专业设置中,这5所农业院校都把农业牧渔大类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专业配置,同时兼顾社会发展需求旺盛的专业。从图1、图2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农林牧渔、电子信息和财经商贸三个大类在专业设置中有明显份量。这表明,农业类院校在力求满足区域发展需求的同时,仍坚持自己的“初心”,做到了兼顾自身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双重性。

三、河南省农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调整随意性大,专业设置重复现象明显

由于国家对高职院校开设专业采取较为灵活的审批政策,高职院校开设或增减专业自由度较大。这也导致了许多高职院校在开设专业时有“跟风”“随意”“赶时髦”的现象。这种缺乏充分调研和论证的专业调整方式,导致“千校一面”,缺乏特色。在本研究的5所农业高等职业院校中,专业调整也存在着这些现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机电一體化、会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几乎每个学校都开,造成人才“拥挤”,浪费教育资源。缺乏充分论证和调研而进行的“随意”专业调整,也是影响学校发展的不利因素。某个学校2015年增加了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城镇规划、水产养殖技术(名特水产养殖)专业,2016年就取消了;另一个学校2015年增加导游、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文秘(办公自动化)、应用英语,2016年取消。

(二)专业设置超前性不足河南省区域发展战略,对产业结构布局和人才需求规划

都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超前性。比如《中原经济区规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总体规划(2014-2040)》《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是河南省在一个阶段或相当长时期内的发展战略布署。高职院校包括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划

时,不仅应该看清当前河南省区域发展所需什么样的人才,还应该看清今后产业发展所需人才趋势。从5所农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情况看,超前性略显不足。比如,在此战略背景下,第一产业需要的懂市场、物流、现代信息技术或水利设计建设的专有人才类型有:农业机械化

(数字化农业装备技术)、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与管理、智慧农业)、农业信息化(农田水利监测与控制)、农机化信息管理与专家系统、农用装备设计及自动化等,而5所院校现有专业或新增专业均鲜有出现。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

[2]张小丽.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问题与对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3]陈榕生.高职院校适应产业升级实现创新发展的思路[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6).

[4]黄永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策略研究——以辽宁水利职业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48).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教教改重点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7SJGLX153;河南省高教教改一般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7SJGLX575。

作者简介:陈建军(1963-),男,河南淮阳人,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

(责任编辑 朱妍)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发展专业设置河南
大相中原
Jokes Today
河南广电设立河南广播电视台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如何服务于汽车经济发展
关于职校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江海联动开发与区域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