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的需要作为研究视角浅析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0-10-21吕佳宁

好日子(中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人的本质发展

[摘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马克思科学地阐释了人的本质思想的内涵,明确指出了人的本质与劳动、社会关系、人的需要的内在关系。研究人的本质思想,对于人们如何理性地把握人的价值观导向,促进人全面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阐述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界定。第二,概述了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中人的需要的基本内容,以人的需要为视角来探讨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内在意蕴。第三,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当代价值,即有助于理性地把握人的需要与人的价值观导向,有助于深化认识人的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深入分析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以人的需要为视角来探讨人的本质思想的内在意蕴,从而对人们正确把握人的需要与人的价值观导向、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的本质;人的需要;发展

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古今中外的学者们由于自身的立场及环境影响,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人的本质究竟和什么密切相关,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古希腊哲学家更注重从自然界的角度进行探究,中国古代的学者们则更倾向于从伦理角度来剖析。现代的西方学者则认为,若以人类的思维为切入口,则人的本质应是智慧,若以物的角度出发,则人影视掌握使用工具的动物。

一、人的本质的科学界定

关于人的本质,是马克思第一次对这一问题下了科学系统的定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主要有三个命题:一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1、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种自觉的活动就是实践和劳动。实践也是人和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在其著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书中提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一切的关系都从人类中产生,动物之间并不存在关系。人类社会主要由自然和社会两种关系组成,其中社会关系占据着主导地位。

3、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在这里,马克思将需要定位成人类发展的动力及前提,马克思还特别强调指出,“需要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

纵观人类历史,可以看到人类的发展和前进,都是由人类的需要作为推动而进行发展的。人类的需要的存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关系网络,可以看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一界定,可以涵盖前文提及的两个人类本质的定义,所以人的本质的第三个层次是人的世界。即个体和整体的充一。

二、人的需要基本内容

1、人的需要的涵义

(1)人的需要有别于动物的需要

人与动物之间有着种种相似,但又因“需要”的不同而有着本质性的差异。动物只能通过本能的活动来满足其需要,而人类则可以通过历史活动来满足其需要。马克思认为动物的一切活动都是受其肉体本能的驱动,而人类的生产则并不受制于本能。也就是说,动物的活动只是为了满足自身肉体的需要,而人的需要不仅只是为了保證其生命存在的物质需求,更是为了达到自己理性、思维、发展的需要。

(2)需要即人的本性

马克思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可以看出马克思的观点是对人的需要的研究本质上就是对人性的研究,而对人的需要的研究则需要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入手。所以,探寻需要的本性、人的本性就应当从实践出发。

2、人的需要的基本特征

(1)人的需要具有现实性和超越性

本质上来讲,人类活动的本质目的仍是生存,人作为有生命有肉体组织的存在物,其日常生活的维持需要大量的物质摄入。人类的一切历史活动的创造,其首要前提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生存。只有满足人类的基本物质需求,保障人类的基础生活水平,才能发挥人类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2)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与层次性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社会和精神的高度统一体。所以人的需要分为身体本能需要和社会活动需要,人的身体本能需要即人的生理需要,如衣食住行等。人的社会活动需要是指“从社会生产和交换中产生的需要”,社会需要是组成人类需要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平等的交往及基础的尊重,以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需要。

3、人的需要的作用

(1)人的需要是人类生命得以延续的内在根据

生存和延续是人类的最本质需求,由这一需求所驱动的人类生产生活和劳动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环境和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最基础前提是具有生命的人类的真实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人类活动的目的首先是满足人类的肉体组织,通过活动与自然界和社会发生联系,同时获取必要资源满足肉体组织。所以人类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及社会是紧密联系的,并通过自然界与社会保证圣体新陈代谢过程的进行,从而维系自身生命。

一般而言,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首先要满足人类的基础需要。人类的基础需要会引发强烈的意识作用,从而明确自身的需要并产生进一步的欲求及动机,并引导自己进行特定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就是使人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丰富和深化人的生命的方式,并彰显人类生命活动的价值。人的需要体现了人类持续的生命活动存在;人的需要的发展则证明了人类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2)人的需要是劳动创造持续发展的内在原因

马克思认为任何事物其自身的内因都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头,他认为事物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劳动作为人们生产价值和谋求发展的唯一手段,是人类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有劳动构成的社会关系同样影响着人的本质的定义,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注意到需要的重要性,没有需要,劳动以及社会关系就都无从谈起。人们对于生产活动的进行,对于生产资料的生产,主要是源于人们对于自身生活必备资源的需求和渴望,可以说,人的需要是人们形成有目的性劳动的重要条件,推动人们进行劳动创造的,就是人的需要。

(3)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需要

马克思在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了“现实的个人”这一名词,也意味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正式形成。马克思认为想要洞悉历史发展的轨迹和规律,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历史的主题到底是谁。归根结底来讲,历史的主题就是人本身,历史由人创造,有人书写,且只有人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而由人为主体构成的历史中,人的需要毫无疑问就成重中之重。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重点分析了生产和需要的关系,他认为生产和消费作为两个重要要素统一在一个主体里,一个过程里,这个过程由生产开始,同时生产也起着支配性的作用。而消费,即需要,则是这一过程和主体中内需的集中体现。任何一种新的生产力的出现,都会带动一次新的分工的改革。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生产方式会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更替,即随着人类的不断繁衍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和分工会一面继承前代的模式,一面完成更新和改革。如前文所讲的人的需要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和创造的内因所在,而在人的需要中所体现出的特有的生存方式和延续方式则是人生命延续的重要特征,更是人类社会能够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之所在。

三、当代价值

人的需要作为一个研究人类本质的重要话题,主要是从社会学、哲学等多维的视角切入研究其当代价值。

1、易于管控和调试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需要已经发生转变,我们中国共产党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结合中国实际,将我们国家的社会矛盾进行了调整

(2)大力发展生产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其本质上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出现并取代落后生产力的一个过程,是各种社会形态产生、展和消亡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当前我国的现状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要求我们必须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向社会提供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产品,满足人民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利于促进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类总是对自然追求最大限度上的获取,谋求最大限度上的利益。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即便枯竭也会有替代资源的产生,正是这种错误的观点导致人类错误的做法。这种极限的资源掠夺和滥用的模式导致了生态的破坏,这是由于人的需要过度的膨胀,从而成为一种贪婪,这种状态下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破坏,导致了地球生态环境江河日下。

趋于知晓和引导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被认识到的需要,是可以在主体上发现动机以及欲望的需要,而这种欲望和动机,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人的本质体现。这种需要汇集了人类劳动以及人类生产关系中的全部要素,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提供指导,提高人类的劳动生产力,促进人类需要的科学和全方位发展。

四、结语

人的本质可看作是人的需要经过不同个体的欲望以及动机的指导,通过人类在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劳动实现从而得到满足的过程,从而使劳动以及人的需要这两种人的本质特征高度的结合与统一,同时也进一步体现了人的需要和人的劳动影响着人类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参考文献:

[1]张珍.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培永.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的演变路径及当代价值[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8,32(05):25-30.

[3]李丹梦,李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及现实意义[J].知与行,2018(06):40-44.

[4]曾永成.人的本质: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一个重要观点的理解[J].现代哲学,2004(02):10-15.

[5]孙婉君.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的时代价值研究[J].江苏商论,2018(10):136-138+141.

[6]许昕.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河南大学,2005.

[7]陈学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人的生活取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2):17-23.

[8]杨娟.论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及其当代意义[D].兰州大学,2008.

[9]李斌.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D].郑州大

[10]张侠.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及其意义[D].苏州大学,2006.

作者简介:

吕佳宁(1996-),女,满族,吉林省松原市人,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东北朝鲜族思想文化变迁史。

猜你喜欢

人的本质发展
区域发展篇
再论唯物史观的人本思想
人不是什么:卡西尔批判式人学观探究
从“人的本质”看犯罪的刑罚预防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图说共享发展
关于青年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思考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