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文化建设背景下的高校人物档案开发利用

2020-10-21施松绘王鹏

兰台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开发利用高校

施松绘 王鹏

摘 要 高校人物档案是学校真实的历史记录,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以高校人物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为切入点,挖掘提炼人物档案中蕴含的史料价值,参与校园智慧型景觀文化建设,培育知行合一的校园行为文化,拓展新媒体传播力,整合优化档案资源服务,弘扬大学文化,助力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 高校 人物档案 开发利用 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273.5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9-05-14

★作者简介:施松绘,华中科技大学档案馆馆员,研究方向为档案管理、开发利用;王鹏,华中科技大学档案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数字信息资源管理。

Abstract The college personage archives are real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school and the basis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Start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ollege personage archives resources,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extracts the historical material value in personage archives, participates in the smart construction of campus landscape culture, cultivates the behavior culture of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expands the transmission power of new media, integrates and improves the service of archives resources to carry forward college culture and boost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Keyword college; personage archiv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市场蓬勃兴起,文化生活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文化思想面临着功利性的挑战。许多内容上宣扬的人生观、价值观,形式上具有强烈的商业色彩,格调上庸俗不良的社会文化冲击着我们的校园文化。拜金、享乐等错误思想和行为,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强烈。二是网络文化、文化信息化的挑战。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网上信息夹杂着不少消极的内容,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易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加强高校人物档案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弘扬正向的大学文化,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

一、高校人物档案的概念及内涵

高校人物档案是高校人物在从事教学、科研、党政管理、学习生活、后勤管理、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形成的各种载体形式的档案与资料。主要包括与搜集对象相关的有价值的,且能够展现人物生活、工作精神面貌和细节的各类型的材料,如人物自传、手稿、日记、著作、讲义、证书、奖杯等文字或实物。高校是科技精英和文化精英荟萃的地方,高校人物档案随校园文化的需要而产生,是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兼具真实性、教育性、知识性和文化性的特征[1]。它对学校师生员工有示范、激励作用,是最终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软实力。

二、高校人物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十项重点任务中,第一项即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2]。指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求高校应以道德文化为基石,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为高校的档案文化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即档案文化的育人价值。

当前,许多高校致力于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一流大学须有一流教师,其核心是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深厚和善于治学育人的权威。因此,挖掘提炼高校人物档案史料中人物的专业思想、道德规范、教师权威所蕴含的价值,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激发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高校应立足于校园文化,提升育人能力。高校人物档案史料中的大师、名人,其作为备受瞩目的学术精英和文化精英群体,是一所大学的品牌和灵魂。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物档案中,记载着他们的求学经历、学术造诣、人格魅力及治学态度。人物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可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使大学精神的传承与时俱进。

三、人物档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1.打造智慧型文化景观,彰显校园文化特质。学校的建筑物,特别是校门、图书馆、教学楼,甚至路牌文化语,都体现了自己的特色,各种雕塑、纪念碑等独具自己的风格,这既是一所学校外在形象的直观表现,也是校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充分利用好高校人物档案参与校园环境建设,如校园道路及教学楼的命名。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学校在一批老建筑群修旧改造中,将老校长朱九思曾经的住所改造为一处书店——“九思书苑”,书店内墙上挂着的学校旧照及老校长生前工作、生活的照片,均是档案馆人物档案中各时期的照片、生平材料。为纪念本校的一些名人,如从学校走出去的知名校友,他们以捐资方式资助的教育设施、奖学金项目等,利用人物档案中搜集到的名人、知名校友史料作为依据和有力的支撑,参与教学楼、实验楼的命名。这些耳熟能详的名人易于被学校师生接受,既是对学校名人的纪念,也是凸显本校文化特色的最好方式。

2.美化空间区域,提升校园文化视觉形象。学校的办公空间如教室、办公室、宿舍等,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挖掘人物檔案史料,将其中具有启迪意义的话语整理出来,制成名人名言画框,用以点缀教学楼、办公楼。人物档案中的名人名作、书法作品等翻拍或复制,使档案融入校园的各个角落。如哈佛、麻省理工等著名大学,校园里具有代表性的一些重要场所,均可以看到著名学者、历任校长以及学校突出贡献者的照片和文字介绍,某些建筑物的砖面上还刻有值得人们永远记住的英雄们的名字[3]。对历史、对英雄的崇拜和尊重,传递出一股激励师生热爱学校、催人奋进和勇往直前的力量。

3.培育校园行为文化,促进知行合一。校园行为文化产生和根植于学校的教育环境之中,是学校管理,学校学风、教风的动态体现,校园行为文化包括大学校园内师生从事的教学活动、科研活动、校史文化活动等,对学生具有教育、激励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人物档案可以为校史校情课程提供丰富的史料支撑。许多高校都开设有对学生进行爱校荣校教育的校史校情课,讲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利用人物档案中查阅到的某一阶段历史的重要照片或实物,将这些史料结合在讲解过程中,生动地再现学校波澜壮阔的校史,让在校师生感受学校发展的不易和一辈辈高校人的奉献精神。

很多高校开设公共选修课,学生可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结合人物档案,档案工作者可开设讲授相关课程,挖掘人物档案史料中曾在学校学习、工作过的名人故事,让在校学生了解前辈们早年勤学苦读的求学经历、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鼓舞他们奋发刻苦,学有所成,势必会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4]。

结合校史馆、图书馆等文化场馆,开设人物档案主题展,如“院士风采展”“杰出青年风采展”“青年千人风采展”等,展出他们的业绩介绍,从事教学科研,国际交流及各种社会活动的照片、奖章、荣誉证书、专著、教案等。前辈们走过的沧桑岁月是学校历史的见证,他们都有着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成长经历。将这些耕耘者的足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是对师生心灵的洗礼,更能激励学生的求知欲。

4.借助新媒体,拓展人物档案传播力。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档案网站、微信、移动应用是非常经济、快捷的档案宣传渠道和平台,宣传形式多样,互动自由,不受时空限制。很多档案馆有微信公众号,可将人物档案中师生关注的涉及某一主题的档案信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推送服务。人物档案中体现大学精神和老一辈教育家、师长、校友及学校典型管理人员的先进事迹,均可用于编写校史、专题德育教材。借助新媒体,以大师精神传播为引领,积极宣传学校的发展历史,拓展人物档案传播力,激发师生对学校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5.整合档案数据资源,改善档案信息服务。目前,高校提倡智慧校园建设,它强调集体知识的共生共荣,并推动着高校的知识创新。智慧档案馆对档案利用者的智慧服务,在档案利用过程中体现为必须提高信息获取的便捷度[5]。这就要求智慧档案馆不断增加馆藏资源的深度和广度,持续地提供越来越人性化的档案服务,增进档案开发利用的精细化程度。在档案传播过程中,档案馆应依托智慧校园所搭建的信息高地这一平台,将档案以便捷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分析用户兴趣需求来实现主动推送服务,将自身所潜藏的信息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高校档案工作的意义在于不断深入挖掘档案功能,拓展档案服务的新领域。档案工作者应进一步强化档案意识,提高管理水平,通过深入研究档案资源,发挥档案的传承育人功能,使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鹏.高校人物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作用[J].山西档案,2012(4):74-78.

[2]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EB/OL]. http://news.china.com.cn/2019-02/23/content_74496925.htm. 2019-02-23.

[3]何杜明.大学校园文化概论[M].成都:西南大学出版社,2010.

[4]陈红,冶军.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创新[J].山西档案,2018(5):125-127.

[5]汤涛,徐国明.上海高校档案管理研究与实践[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6.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设开发利用高校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