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2020-10-21陈原

好日子(中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操作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陈原

[摘要]数学是学生进入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便开始学习的一门课程,其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性极强,因此数学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解题答题,更应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其数学学习的能力,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策咯。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操作能力;培养策

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学习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锻炼其动手操作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生正处于大脑开发和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探寻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知识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以下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来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策略

一、通过预习开发学生大脑,启迪学生思维

数学学习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首先就要重视课前的预习,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便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学习,掌握重要的知识点[1]。例如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这节的教学内容前,教师应让学生事先观察和认识家中的钟表,并取得家长的支持,由家长在家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引导。如时针、分针、秒针的认识,三种针各有什么特点,分别代表的时间单位等、数一数钟面有多少个数字、有多少个大格多少个小格等,让学生对时分秒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由于这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而且时间单位对于小学生而言较为抽象,因而需要提前做好预习,这样在进行该节内容的教学时,学生由于有了之前预习的基础,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对于时分秒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更加深入透彻。通过提前预习,学生得以进行自主学习和动手操作,对于学生大脑的开发、思维的启迪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

二、选择适当的操作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要想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需要选择适当的操作方法,只有方法适当,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让学生在长期的动手操作中锻炼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操作的方式方法进行分析,是否可行,是否易于操作,是否在学生认知范围内等等,通过综合的分析和研究,选择最恰当最具教学价值的操作方法,如此才能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才能适应学生数学学习的需求,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路,提高学习的效率[2]。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这节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剪刀和卡纸,让学生将卡纸根据自己的想象剪成不同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也可以是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等。课堂上有学生剪出了椭圆形,他说妈妈的梳妆镜就是这种形状;还有学生剪出了上面是三角形下面正方形两种形状相连的图形,他说他看见的别墅就是这种带尖顶的形状;甚至有学生剪出了蝴蝶的形状。大家在课堂上热烈讨论,男生说自己经常玩的组合汽车就是由不同的形状构成的,可以拆分和组装;女生说玩具积木可以搭建不同形状的房子。孩子们的想象力之丰富往往令人意想不到,这节课激发了学生对图形的极大兴趣,对于司空见惯的图形学生们已经能够完全认识,更热衷于对多种图形组合而成的探究。动手操作不仅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还能拓宽他们的思维,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帮助。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

数学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做题解题的层面,更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以致用才能体现数学学习的真正意义[3]。例如,在学习《升和毫升的认识》这节内容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观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有关容量的生活实例,一瓶矿泉水500mL、一壶食用油5L、一小盒牛奶250mL等,通过对生活中这些液体容量的观察,对升和毫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让学生在家进行自主操作,将500mL矿泉水瓶装满水倒入凉水壶中,观察凉水壶能装多少毫升的水,当然水壶大小不同容量自然也不同。也可以将500mL的水倒入不同大小的杯子中,杯子大小不同能盛的水自然有多有少,学生凭借杯子的大小就能区分杯子的容量,对“容量”的含义有了初步的感受。这个试验主要是对学生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进行锻炼,使其对容量的概念、升和毫升的关系有着初步的了解,这样在进行这节内容的教学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容量为100mL的量杯中的水倒入容量为1000mL的量杯中,需要倒入几次才能达到1000mL的水,在学生分组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1000mL也称为1L,倒入10次,证明1L=1000mL,将容量升和毫升的关系运用实践操作直观形象的展示,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还能帮助其正确理解数学概念。

长期以来,我国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说起理论头头是道,而一旦涉及操作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因此要想转变这一现象,必须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手脑并用,实现思维的飞跃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云兰.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8(19):98-99.

[2]郑炳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操作[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4):53-54.

[3]李素惠.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J].学周刊,2019(25):67.

猜你喜欢

操作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生物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探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让科学制作成为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有效载体
重视科学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