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隐性课程开发分析
2020-10-21杜建罗华安
杜建 罗华安
摘要:现代课程形式多样,隐性课程也是其中一种。隐形课程具有间接性、内隐性的特点,可以潜移默化的对个人情感价值、意志信念产生影响。在当前教育情况下,综合实际情况对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隐性课程的具体含义、重要作用以及实现方式等进行分析论述,来弥补当前相关教育的不足,促进高校国防安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隐性课程
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培养国防观念、深谙爱国主义精神是高校开展国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核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国防教育课的形式多为课堂教学以及军事技能两方面。然而由于学科学时限制、教学方式单一、情感体验等问题,使得目前的高校国防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隐性课程来弥补不足。
1高校国防教育隐性课程的内涵
“隐性课程”在1968由美国教育学者杰克逊首次在《班级生活》中以教育学概念提出的,有明确的目的和规范的课堂教学来传授理论知识价值观思想理念等的教学活动称为显性课程。与传统的显性课程相对的是隐性课程,即通过非正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利用各种规章制度、自然环境、学习氛围等要素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以普遍的隐性课程的内涵为基准点,高校国防教育隐性课程应被定义为高校通过有目的有规划的,统筹规划校园客观环境、社会实践、规章制度等,使得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培养国防观念、深谙爱国主义精神的国防教育精神渗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国防教育活动。
2高校国防教育隐性课程的构成
根据国防教育隐性课程的不同呈现形式,其主要可分为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四个部分。
2.1精神层面
精神理念即高校具备的国防教育精神,不仅包括高校组织成员对于开展国防教育活动重要性的深刻认知,也包括实际开展教育活动时展示出的外向型精神状态。一般而言精神层面的隐性课程是抽象的、无形的,难以用文字明确记录的、然而精神的内容也是具体的、有形的、被人们铭记的。由于它对思想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在人与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氛围,让身处其中的高校生受到熏陶,产生代入感和向往感。
高校教职工对于国防教育的内在思想观念包括开展国防教育对于高校建设是否不可或缺以及隐性课程的重要与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时呈现的精神状态是以表情、肢体变化等为表现形式来体现教师的内在思想,通过一些微表情也可以反映出教师对本门课程的认可程度和所持态度。所以高校内进行良好的国防教育离不开良好的氛围和教师积极的精神面貌。
2.2制度层面
任何一项事物的发展都会存在些许问题,这时就需要专业的管理制度,系统的规划和科学的实践研究,优秀的师资力量以及充足的经济支持,以上都需要明确的制度保障。诸如行业规范、规章条例、应急方案、保障条件等均属制度层面的内涵。这些制度不仅仅起到规范限制行为的作用,还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一个完善的健全的国防教育制度必然对其所在高校的学生有积极正面的影响。科学严肃的对待国防教育,促进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
2.3行为层面
行为层面即引导学生参与教育过程产生实际效果的各种国防教育类的课外活动等,行为层面的内容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真实体验从而更深的理解国防知识。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精心设计的模拟场景,进行一系列活动,有意识的在体验中获得学习热情,激发学习积极性。主要包括学生社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国防安全知识竞赛、军事知识展览、夏令营等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灵活。
2.4物质层面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国防教育的物质层面内容主要有三类,首先是校园内的相关设施,包括教室、模型、展览馆等客观存在的实体;其次是整体国防教育的环境和氛围,包括宣传條幅、口号标语、音乐诗歌等;最后是新媒体,包括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高校不是专业的军队,时时刻刻处处都布满红色国防气息显得过于浮夸,但是一些科学的适度的经过筛选的设计可以保留,在校园中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3高校国防教育隐性课程的意义
科学的隐性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信息识别能力。人的国防意识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需要一步步进行巩固和提高,而隐性课程恰好契合这项规律。开展隐形课程不要求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认识了解世界,而是通过引导的方式,推动学生主动体验,通过自己的尝试来认知世界。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更能够形成深刻记忆。
高校的国防教育课不再是领导者和教师的独角戏,而应该是参与这项活动的成员的共同舞曲,有效开展隐性课程有助大学生在学习国防安全知识时与其他教育资源形成合力。达到最佳效果。有效开展国防教育隐性课程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维护国家安全不再是几个人的事情而是所有社会公民应尽的义务,国家安全也不局限于传统的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都是国防安全的一部分。做好高校国防教育的隐性课程活动,推动国家安全事业持续发展。
4高校国防教育隐性课程的可行性
根据习近平主席的强军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为指导,对新时代的军队和国家防御工作建设的理论回答,既指导了宏观发展问题,也指导了高校的微观国防教育事业,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涉及到的强军思想,提出了我国的强军目标和国防建设方案,明确对高校提出主动承担国防教育的重要要求,将军民一家和科学研究国防教学向结合,这就为高校开展隐性课程提出背景支持。
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国家级教育部都十分重视国防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高校教育的目标规划中已将国防教育纳入其中,各个层次的教育部门,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出台相关规划蓝图,为我国的高校国防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大部分高校主动承担起国防教育的责任。由于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途径主要是学校,因此高校能否摆正心态正视国防教育,对于我国的国防教育影响深远。目前大部分高校充分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章程,将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训练纳入教学规划,为高校开展国防教育隐性课程创造良好校园氛围。
传统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的开展对新形势下高校进行国防教育隐性课程提供实践经验。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大部分高校采用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国防教育,逐步形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大政方针打下基础,为学术研究提供观察案例。
隐性课程在高校中并不少见。一般高校的隐性课程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行为层面,这些常见的隐性课程资源为进一步开展国防教育隐性课程提供思路和基础。
5开展高校国防教育隐性课程的策略
开展国防教育隐性课程从根本上讲是以高校作为国防教育的实施主体,顺应时代要求对教育观念进行迭代更新,在关注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这类显性课程安排的同时,关注隐性课程,主动引导学生,在高校内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5.1以学校环境作为基础背景
学校环境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硬件,一是软件。高校进行国防教育的隐性课程的基础背景主要偏重于硬件方面,即学校的物质条件。校园环境是学生每日必经过的地方,借助这样的环境开展国防教育隐性课程,每个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师资力量等,使得国防教育的各种因素和学习的整体风格相匹配,将抽象的国防知识具象化成装饰形状,在学校内的建筑物的内部装饰和外部设计中得以体现。需要注意的是,国防教育固然重要,但是进行校园环境设计时还应以学生实际需求、周围环境、学校本身学科性质、校史背景等为参照,避免过分生硬的展现国防知识,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
5.2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高校日常运行想要保持正常秩序就离不开科学完备的规章制度,而校规校纪也是学习领导层价值观念和个人想法的体现,并以此作为开展国防教育隐性课程的载体。第一学校需要明确区分规章制度的性质,筛选其中可以为国防教育服务的部分,有目的性的开发国防教育隐性课程。第二学校要参照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国防教育制度。第三维护规章制度的硬性规定,把握相关章程的核心部分,充分落实各个环节。
5.3开发核心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教师同学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并在二者的日常互动中有所体现,将其称之为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渗透在高校内的每个领域的存在,也包括隐性课程中。大学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會影响隐性课程的质量,所以需要尝试开发以大学精神为特质的国防教育隐性课程,一方面要求领导层在培养大学精神的同时,融入强化国防教育意识,使国防教育意识融入大学精神培养体系中,侧重和学校的培养人格打造综合人才的过程相结合。另一方面,教师作为与学生交流最多的大学精神塑造者之一,教师的国防安全意识直接对大学生的意识产生深远影响,所以不仅仅要对学生开展国防教育,同样对教师开展国防教育,以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总正面积极引导学生。大学精神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大学生的外在精神面貌,不仅体现在课堂,还包括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文化活动等,学生自我管理部门是学生活动的主要管理部门,理应结合实际需要,在各种类型的活动当中适度融入国防教育元素,与本次活动的主体相契合,自觉融入相关内容,潜移默化的进行国防教育。对于党员的国防教育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结合“两学一做”,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高校国防教育价值的形态结构
实现理想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而这项事业的顺利达成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因为其中包括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变,一旦涉及到精神层面转变的东西,就需要社会现实和时代客观要求的合理统一,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高校进行国防教育的价值呈现既有隐性一面又有显性一面,对大学生进行完整系统的国防安全教育在显性条件中是国防知识的增加,而更深入的隐性体现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精神价值转化为物质价值,通过隐性课程教育,改变大学生言行表现,提高综合能力。挖掘自身潜能,开发个人能力,最终转化成为社会生产力。
绝对和相对是事物发展的不同侧面,国防教育也属于客观事物的一部分同样存在绝对性和相对性,国防教育绝对服从于国家政治集团,绝对服务于国防军队建设。而其相对性体现在对于不同层面,针对不同角度处于不同主客体对于国防教育的表现不同,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管理、发展等,与此同时,这些内涵随着时代背景的不同发生变化,处于战争年代,国防教育的政治和军事价值较高,相反处于和平年代,经济价值发展价值和管理价值取代了政治和军事价值,随着时代改变而改变,随着环境改变和发展变化,展现不同的价值属性
7总结
结合以上分析,新时代的高校国防教学,首先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的显性课程基础,充分了解高校国防教育隐性课程的具体内涵,提高对于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隐性课程重要性的认知,明确目前隐性课程具备的优势条件和政策支持,并且建立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国防教育课程,推动我国高校国防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安成,徐进,郝丹.试论高校国防教育任务和提升国防教育成效的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12):122-123. DOI:10.
[2]时尽岭.加强新时代国防教育初探[J].国防,2019,(9):79-81.
[3]王桂芬.新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2):61-62. DOI: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