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20-10-21张碧珍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培养措施创造性思维

张碧珍

摘 要:创造性思维,这是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们去认识新领域、新成果,能够做到迅速适应并且加以应用的思维方式。培养孩子们思维创造能力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这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综合旧知识基础、打破以往的经验,融入新时代的成果,重新组织自己的知识体系,促进学习的一个过程。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创造性思维;培养措施

引言

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学习和应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认知生活现象,也可以逐渐扩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整体能力的增强奠定基础。但是,为了实现数学教学的最大价值,必须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具体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受到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自身数学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异,有的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强,在学习中能够快速理解学习内容,在进行学习中,能够更好的对新的知识进行吸纳,所以自身的学习成绩也会不断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做好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并且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2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的影响因素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是培养学生各种底层能力的黄金时期,所以也是学生养成数学兴趣,培养数学基本思维和能力的关键时期。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由于某些原因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数学创新能力的养成而言,重点的影响因素有以下两点:一是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所以在教学模式上较为单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过于死板,不符合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二是在应试教学的影响下,一方面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限制了限制了教师能力的发挥,在具体教学中,只能一切唯成绩论,忽视了学生創新思维的养成。

3小学数学课堂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措施

3.1趣味导入,引发学生好奇心

趣味性是小学阶段所有科目的一大特点,不过由于数学本身是一个纯理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又很高,所以导致小学生容易产生畏难心理,由此是数学课堂相较于其他科目显得沉闷枯燥。这直接导致例了小学生很难融入到乏味的数学学习当中,因此,为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改变数学课堂沉闷的气氛是第一步。老师需要采用有趣的方式导入课堂内容,在从课堂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抛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讨论,用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做准备。

例如以一首儿歌《粉刷匠》导入关于长方形面积知识的学习,儿歌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随后老师可以提出与长方形面积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小组的形式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3.2小组合作交流与沟通,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以及生生的交流与沟通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通过交流,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以及教学中的问题,从而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确保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如当进行“角的初步认识”的相关内容教学时,对于“角有()个顶点和()条边组成”这种难度系数较低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一起探讨解决,而对于“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有什么无关?”这种难度系数较高的问题,如果只是单纯的生生讨论,不仅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可能效果也没有达到老师的预期,这就需要师生共同合作解决问题。通过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不仅有助于解决本节课的难点,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生生讨论,有助于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其他同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找到更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能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之间在教师教育质量方面的重大个人差异不可避免地反映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和创造性人格上的重大差异。因此,在规范教学内容时,教师应根据知识的深度和范围确定教学的优先次序,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采取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战略。对教师的评价必须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人差异,并对不同级别和个性的学生规定不同的学习要求。由此产生的认知结构只能是多种多样的、个性化的和不完整的,因为知识的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必然因主题而有很大差异。学生的个人差异表现在理解和思维方式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及时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想,本着同样的信心、理解和相互尊重,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创造与学生相同的教学环境教师必须及时确认他们在滴灌方面取得的进展。可以耐心地分析发现的错误,以鼓励纠正错误,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结束语

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数学因其具有极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创造性,所以在学习和运用数学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小学数学老师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此,老师需要使用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创造性思维培养。本文着重论述了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学,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策略,为其后续学习更加复杂的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谢丽琴.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就小学数学课堂精彩[J].读写算,2018(29):239.

[2] 吴宁.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3] 梁文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读写算,2018(06):30.

[4] 邢四正.小学数学课堂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8(05):94.

[5] 郭海龙.浅析小学数学课堂创造性思维培养[J].学周刊,2018(02):86.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培养措施创造性思维
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应用分析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