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外阅读促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研究
2020-10-21陈素华
陈素华
摘 要:随着教育部門对语文学科学习要求的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大众关注。对此,本文提出需通过不断加强课外阅读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将简单介绍语文核心素养的意义、课外阅读的必要性,以及增强课外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课外阅读;核心素养;综合素质;语言累积
语文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一门,既是人们沟通交流的语言工具,又是现实生活中规范文字及语言的参考书。语文的学习和提升,对于个人积累知识和开拓精神财富亦是一种重要途径。随着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发展,教育部门对语文学科的学习要求日益增高,其中对于提升核心素养的目标在不断地加强和细化。对此而言,小学生还在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阶段,课外阅读的增强对提升核心素养至关重要。
一、核心素养的定义及意义
基于语文学科学习的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对于最早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本世纪提出的一个新教学词汇,旨在通过教学理念及方式的革新,形成新的高效、高素质的教学模式,全方位培育学生的个人修养及综合素质,简而言之可概括为德育、品行等综合性能力。
核心素养的存在,可以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个人情感情绪中,有较好的平衡。作为教师,尤其是面对处于学习萌芽阶段的小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结合经验并参考实际,着重综合素质的教学体现,在润物细无声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将这些进行“消化”,进而变成各自内在的提升,帮助其个人成长、个性的初成。
二、课外阅读的意义及所面临的问题
古往今来,鼓励、赞美读书的诗句比比皆是。大家都明白,读书是使人从稚嫩孩童时期开始进步的有效捷径。在当代社会,知识丰富、健康而又全面的课外读物,是校园孩子们的心灵书籍,对他们日后气质的形成、智慧修养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课外阅读对提升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但实际教学、生活中,课外阅读的培养和实施因各种原因提升缓慢,总结如下几点:课外读书时间所剩无几、兴趣的缺失、读书指引的失误、图书室开放不到位等多种因素。
三、增强课外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建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表示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学生应注重情感的体验,有较好的语感及丰富的文学积累,并能够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在未来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一)根据所学内容向学生们推荐合适的书籍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的自我认知能力还十分有限,对自己适合阅读什么样的书籍还不是特别清楚。如果让学生们自行挑选书籍进行课外阅读的话,学生们有可能会挑选一些文章意思难以理解的书籍,或者一些内容较为抽象的书籍,甚至会挑选一些不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这样的话,不仅不会让学生们从课外阅读中获益,反而会影响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由老师向学生们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籍。老师是学生课外阅读路上的指明灯和引路人,学生也是十分信任老师的。选书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书目选对了,学生们才能真正地读懂书,从书中学习到东西,只有选书选对了,才会起到课外阅读该有的效果。
老师在向学生们推荐书目的时候,也要从学生们的特征出发,最好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征来向学生们推荐书目,最好是在课本的基础上。
例如,在学过《汤姆索亚历险记》片段后,学生们对于这本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老师可以向学生们推荐这本《汤姆索亚历险记》,在课本的基础上再对整本书进行阅读,可以加深学生们的印象,加深学生们对书的理解。
(二)注重学生文化基础的提升
核心素养认为文化是一个人的根和魂,其强调小学生要能掌握人文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进而发展成为有一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语文是一门文化学科,而小学生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所以在课外阅读中进一步彰显语文的文化属性,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是课外阅读的重要使命。如在教学完《古诗三首》之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推荐《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书籍,或者把这些书籍的下载链接以及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微课视频发送到家长微信群中,让家长下载之后,等孩子放学回家和孩子一起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家长选择适合孩子们认知基础的诗词作品展开课外诗词阅读活动,一边诵读,一边品味,一边品味,一边思考,提升学生的文化基础。另外,随着传统文化的重要教育价值日渐被当代中国人所认可,很多优秀电视节目得以呈现在眼前,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等节目,家长可以在平板电脑上和学生一起观看,对于一些不懂的诗句,家长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原诗一起诵读,一起感悟。
(三)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育
核心素养认为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其强调小学生要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最终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的人。新时代的小学生自小生活环境就比较优渥,养成了逆来顺受的习惯,在学习上习惯于依赖教师,自主学习动力不足,在课外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和能力不佳,常常导致课外阅读教学难以推进。有鉴于此,教师就要以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为己任。如在教学完《司马光》之后,教师就可以从网上寻找一些类似的故事,如孔融让梨,曹冲称象,凿壁偷光,等等,表现古代儿童机智,勇敢,聪明,礼貌的故事,然后把这些内容分类之后装订成册,挂到教室的“课外阅读”墙上,让学生们利用课间或者大课间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或者把学生分成几个课外阅读小组,看看哪个小组读的最深,最有感触,然后评选出最佳课外阅读小组给予物质奖励,颁发奖状等。这些方式降低了学生自主阅读的难度,对于不懂的问题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同时因为课外阅读氛围浓厚,学生们的课外阅读积极性也得到了保障。
(四)注重学生社会感悟的引导
核心素养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其强调小学生要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人。当代小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其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如何,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如何,直接决定了他们能否成为党和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有鉴于此,在课外阅读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德意识,就成为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在教学完《富饶的西沙群岛》以及《美丽的小兴安岭》等课文之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旅游书籍,如《中国最美的100个地方》,《走遍中国》等,让学生们在图文并茂的阅读中感受祖国的辽阔,美丽,壮丽,激发学生想要游遍祖国的动力。在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方面,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相关书籍,比如《雷锋日记》等,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把读后感记录下来,并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学生。
四、结语
总之,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多读书,让学生爱读书,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人文底蕴。
参考文献
[1] 张向林.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外阅读记录卡”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