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开有声·以德育人

2020-10-21黄宏清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班级管理高中

黄宏清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与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各个任课教师加强对培养和提升高中生自身道德素质的重视,充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地开展一系列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德育活动中逐渐获得一定的道德经验和道德感悟,从而增强高中生的道德认知,有效地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不断规范高中生今后的各方面行为,使學生成为能够迅速地适应社会整体道德发展的人。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德育渗透;策略

目前,仍有大部分教师依旧采取独断、专制的班级管理模式,过分地突出教师的“管”和“教”,只注重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却忽略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方面的培养,轻视了学生的道德体验和主体发展需求,严重地阻碍了高中生自身道德修养的有效提升。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该结合高中生的实际特点,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当中,适当地为学生开展多种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加强对优秀道德品质的学习和领悟,不断开掘他们的德育潜能。

一、将管理实践化,适当地开展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要严格地遵循“以德育人”的先进德育理念,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向学生进行适当的德育渗透,积极地开展丰富的、有效的德育实践活动,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优良德育思想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联系以往的经验,对活动中优秀道德品质进行自觉地学习和深层地领悟,从而增强学生的道德认知和理解,长此以往,在大量的德育实践中,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道德素质,促进他们精神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将管理实践化,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开展一些丰富的德育活动,给学生提供增强道德感悟的机会和空间,逐渐增强高中生的道德体验。

例如,班主任教师开展了“秀出文化,美化班级”的德育实践活动,师:“请同学们自觉地遵守班级卫生的规定,每个人都应熟知班级卫生管理条例,我们来看看谁是班级的‘美化王。”实践化的德育形式有利于引起学生对优秀思想的关注,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逐渐将这些思想内化成自身的品质。有的学生在班级的公示墙上粘贴一些有文化气息的图画,有的学生给班级起了文化名,有的学生在班内设置了卫生角……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知道了爱护班级整体环境的重要性,逐渐增强了学生的道德认知。

二、将管理小组化,面向全班学生布置具体德育任务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德育渗透,教师能够以班级小组为单位来开展生动的、丰富的德育教育,引领学生自愿地与其他同伴结成德育小组,共同完成教室布置的同一个德育任务,最终实现相应的德育目标,在此过程中能够强化高中生的良性合作意识,使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让学生通过德育任务的完成来获取相应的进步和道德意识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优良的个性品质,促进他们道德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教师要将管理小组化,面向全班学生布置难度适中的、具体的德育任务,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与同伴的合作共同达到德育目标,促进全班学生道德思想的升华。

例如,班主任教师布置了“学做简餐,学做大人”的德育活动,师:“你们为什么可以安安稳稳地坐在教室里心无旁骛地学习呢?是由于大人们地悉心照顾。今天布置一项课外德育任务,请大家在组长的引领下一同到超市买菜,合作为家人做一顿简餐,学着做一个大人。”小组内的成员,有的负责摘菜、洗菜,有的负责切菜、蒸米饭,有的负责炒菜……通过合作,每个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增强了高中生的良性合作意识,也使学生懂得了体谅他人,丰富了学生的道德思想。

三、将管理生活化,促进高中生道德品质的有效提升

教师要从高中生的现实生活出发,为他们设计贴近生活的德育实践活动,充分地调动学生原有的道德经验,使学生结合以往的经历对德育活动中蕴含的优良思想进行自主地构建和学习,使学生深切地受到优秀道德的熏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让高中生逐渐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成为能够适应社会道德发展的、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人。因此,教师一定要将管理生活化,促使学生在生活中逐渐增强他们的道德意志,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有效提升。

例如,教师设计了“关注父母,平凡一天”的主题德育作业,师:“你们知道父母是如何度过每个平凡的一天的吗?请大家对他们工作或是生活的一天进行记录。”于是在周末,学生们早上起来开始观察父母的一天。有的学生了解到父母工作内容的艰辛,有的学生了解到父母不求回报地为自己以及整个家庭操劳,有的学生了解到父母生活的中心没有自我,只有家庭和孩子……学生们逐渐懂得了感恩和体谅,这样才能使高中生的道德品质得到真正地提升。

综上所述,任课教师应严格地遵循“以德育人”的管理理念,充分地考虑高中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的道德经验,从他们的现实需求出发,将管理实践化,为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道德认知;将管理小组化,要将德育教育面向班内的全体学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将管理生活化,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 胡富国.以德育人——高中班级管理艺术探析[J].学周刊,2019.

[2] 徐创瑜.融合德育思想与心理健康教育,优化高中班级管理[J].当代教研论从,2019.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班级管理高中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