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之环保教育的渗透刍议

2020-10-21秦玖发

成长 2020年8期
关键词:渗透对策环保教育初中生物

秦玖发

摘 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具有必要性。针对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环境保护教育缺失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通过多元化教育,积极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词:初中生物;环保教育;渗透对策

2020年年初,新冠病毒爆发并席卷全球,这段时期,我们常听的一句话是:“大自然并不需要人类,人类才需要大自然”。诚然,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人类不尊重环境、不保护环境,一旦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最终的恶果必将由人类承担。因此,保护自然环境,从现在做起,是每个人的职责和使命。初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承载着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使命,培养初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教育之使命。因此,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要立足生物教育本身,积极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让祖国的下一代深刻感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的必要性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具有必要性:一方面,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有助于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是未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自然环境受到破坏、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的背景下,环境保护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文明发展的高度。而保护自然环境,必将由祖国的下一代来承载。由此可见,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环保意识扎根于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中,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是改革创新教学课堂的有效途径。在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下,生物学科被边缘化,教师对教学改革创新重视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缺失。基于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强化环境保护教育,有利于改变过去环保教育缺失的生物教育现状,促使初中生物教学的改革。

2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的现状

2.1 教师的环保教育意识明显不足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首先需要有环境保护教育的意识。然而,纵观当前的初中生物教育,在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下,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墨守成规的教育方式,导致教师对环境保护教育重视不足,积极性不高,最终导致初中生物环境保护教育处于缺位的状态,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目标格格不入,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

2.2 环境保护教育缺乏系统性

要想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教师应当紧密结合初中生物教学的内容,形成系统化的环境保护教育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环保教育,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就当前的初中生物教学而言,由于教师对环境保护教育重视不足,导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环境保护教育缺乏系统性、规划性,零散的、零星的知识点,难以成气候,难以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 初中生物教学之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对策

3.1 立足教材,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生物本就是一门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学科。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应当立足教材,紧密结合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例如,教师在教学《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森林、植被于人类而言的重要性,笔者结合今日极其热门的视频《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作为教学导入,让视频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作用。然后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当前我国植被被破坏的情况,人类破坏森林的后果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爱护植被的重要性,并树立强烈环境保护意识,让环境保护深入人心。又如,在教学“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笔者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给学生直观地展示人类的社会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恶化的恶果最终也让人类自食。在此基础之上,笔者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拟定“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计划”,如何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类似的学习活动开展,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知更为深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2 丰富教学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效途徑。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会积极结合教学内容,搜集和筛选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有关环保的广告,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在“节约用水”主题教学活动中,笔者引入公益广告“不让你的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这个公益广告有很强的震撼作用,教师借助广告引入,给学生讲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学生心中树立了良好的“节约用水光荣”的意识,对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善于结合学生的身边事物,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如汽车尾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出门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浪费纸张会导致森林受到破坏,因此,作为学生,应当节约用纸,保护生态环境。等等,环保无小事,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体现学生的环保素养。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是全面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

3.3 开展实践活动,升华环保意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升华学生的环保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结合近来比较热门的话题“垃圾分类”,笔者给学生讲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垃圾分类的方法,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等,并在班级中,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垃圾分类,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胡晓东.探讨初中生物课堂如何渗透环保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184-185.

猜你喜欢

渗透对策环保教育初中生物
刍议爱国主义思想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基于人文理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略
生物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当前幼儿园环保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