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中职数学课程教学当中的渗透

2020-10-21贾金豹

成长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程教学渗透

贾金豹

摘 要:思维导图,又名“心智图”,于20世纪70年代起由英国學者提出,从字面意思出发,就是将脑海中的思维想法转换成可视的图片文字,利用图片表现出思维,使大脑中的思维具象化。经了解可知,思维导图非常符合青少年思维的发散性特点,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它能利用结构图方式,有侧重地呈现出相关知识点,所以对中职数学教学的进步有着极大的帮助。目前思维导图在理论层面已经高度成熟,中职数学教师需要做的是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思维导图在中职数学课程教学当中的渗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中职数学;课程教学;渗透

思维导图是一种应用于学习、记忆、思维锻炼的思维图,有利于人脑思维的训练。虽然,中职数学内容十分复杂,但只要弄清楚规律,数学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师只帮助学生学习相关内容,却不对学生的思维逻辑进行彻底训练,则偏离了中职数学的教学目标。初中数学学习最重要的是训练思维方式,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加深他们对中职数学知识的理解。

1 思维导图概念

思维导图也被称为心智图,是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其由一个主题拓展出若干个分支,每个分支有不同的功能,又可以进一步细分,最终实现对学科内容的全面深度学习。该方法非常适合运用到知识层次多、知识范围广的学科中,被称为“一种可视图表,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可应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

2 思维导图在构建中职数学高效课堂中的价值

思维导图有很强的可视性,能清晰呈现数学知识,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在构建中职数学高效课堂上有很高的价值。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由于中职数学知识点比较分散,有许多学生对数学概念了解的不透彻,学生很难主动探索知识点间的联系,不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加大了学生数学学习的难度。思维导图能用简单的线条、节点和图像,表现教学中的重难点,为学生构建复杂的知识结构,呈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思维导图还能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中职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入手,再建立新的认知。思维导图能体现学生的认知情况,教师可以在思维导图中,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基础,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教学,指导学生修正思维导图,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难题,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有判断性的思维能力。因此,利用思维导图教学能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点,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有效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3 思维导图在中职数学课程教学当中的渗透

3.1 用思维导图整理错题

在中职阶段,学生在解数学题时还是有较高的出错率,为避免相同错误接二连三地出现,中职数学教师还应该通过思维导图建立一个针对学生们常出错的数学题的题型库,然后以微课形式呈现给学生。首先,中职数学教师应改变自身思维,努力引导中职生主动对错题进行归类,尽量让学生成为中职数学错题整理活动的主体,并教会中职生如何把自己常出现的错题制成一个思维导图,这种授课方式使中职课堂摆脱了枯燥氛围,也打破了中职生对数学课堂的常规认知,使他们体会到用绘图的方式整理错题,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从而越来越喜欢学习,进而有效提高成绩,减少解题出错率。

3.2 使用思维导图详细展示变式过程

变式是许多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到的方法,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回答某个固定问题,但不能解答其他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变化和连接点。思维导图可以展示一个题组中,题目及知识点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将解题思想联系起来解决题组。然后,将解题过程中的知识结构进行归类,作为整体进行多次强化,形成解决某一确定类型问题的方法。教师在变式展示的过程中,思维导图还可以给学生以生动直观的感觉,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和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热情。

3.3 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教学应用

传统数学复习课,教师占据主要地位,通过总结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巩固和记忆知识点。但这种方式就失去复习巩固意义,一定程度还会消磨学生参与复习积极性,过于依赖数学教师,无法发散思维,影响复习效果。因而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应明确学生主体地位,自身则扮演指导和组织角色,并在此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促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提高复习效率。以《线段、射线、直线》一课为例,该章节重点已从标题体现,数学教师可以将标题划分为线段、射线、直线三个方面。例如先在板书三个知识点,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知识点,之后以抢答形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可以提出问题:‘如何表述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关系?,由此发散学生思维,完善知识结构。此外数学教师还可在已搭配好的知识框架上开展多种练习,将抽象的重难点知识形象化和直观化,提高复习效率。以“认识三角形”一课为例,除了帮助学生构建三角形知识点框架,还需采取搭配练习方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掌握,避免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错误,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4 结语

思维导图是思考时的重要工具,它的意义在于激活思维。教师在初中数学的解题教学中,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结构,引导学生梳理题目给出的信息,呈现解题的全部过程,以及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理解、联想,并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相关知识点及解题方法。

参考文献:

[1] 瞿娟.中职数学应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42.

[2] 苏来栩.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数学素养[J].新教师,2019(10):46-47.

[3] 谢素.如何用思维导图提高数学课堂效率[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7):64.

猜你喜欢

中职数学课程教学渗透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