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0-10-21高喜凤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声势律动音乐教学应用

高喜凤

摘要:音乐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性格塑造、审美素养的提升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较于传统的音乐教学,声势律动的引入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音乐的节奏感和律动感,进而挖掘音乐的情感价值,提高音乐学习效果。本文旨在希望通过论述,能够使广大初中音乐教师认识到声势律动的教学优势,并应用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学;声势律动;应用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学生往往没有学习兴趣,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更多的是投入到考试科目的学习中,对音乐学习非常不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初中音乐的地位逐渐提升,对学生的思维、审美、性格塑造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声势律动是音乐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利用音乐中的节奏感加强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知,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理解。

一、声势律动的含义

声势律动由声势和律动两部分组成,前者主要是依据发出的声音而做出的相应动作。 比如说,用手拍打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所发出的声音,发出的声音能够表达出当时的音乐状态。 而后者主要是动起来,以达到提高学生节奏感的目的,特别是老师在课堂教授的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乐感,为更好地增加学生的乐感,所以,融入肢体语言。 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增添声势律动可以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 激发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对于提高学生们的记忆力,节奏感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法

1.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能否接受所学内容的决定性因素。将声势律动与音乐教学进行融合,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将音乐节奏感与律动感通过人体逐步展现,激发学生对于学生兴趣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教师将自身对于音乐的感知用身体进行表达与阐述,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其次,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于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与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选取不同的情感节奏较为强烈明显的音乐作为范本,引导学生将自身对于音乐的感知与理解,通过肢体动作展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利用新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意义。对于音乐情感的正确理解与掌握,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音乐感知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学生对健全人格的塑造与同理心的培养。

2.提升音乐的鉴赏能力

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声势律动,可以提高同学们的音乐鉴赏能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多多听歌曲,不仅要听,而且还要对歌曲的情感等内容进行理解,然后通过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融入肢体语言更好的表达,会提高很大的效果,比如说,在课堂中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和《小白船》的时候,如果在演唱的时候加入划船的动作,可能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产生更深的印象,通过肢体语言更好的表达出歌曲的意境。

再比如说,老师在课堂中讲授《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时,应该体现出快乐的情景,通过这种舒适的环境以及韵律,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低沉的音乐旋律会使学生感觉非常的压抑, 欢快的歌曲效果就会不同,不同的韵律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老师应该为同学们提供轻松的音乐。 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以及音乐鉴赏能力,并且带领学生不断练习,引导同学们多听,将两者结合。

3.以游戏的方式加强音乐节奏训练

(1) 节奏模仿。音乐教学中,音乐节奏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加上音乐教学中涉及的音乐知识相对较多,教师可以利用声势律动的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辨识度,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节奏的模仿,从而建立学生对音乐的基本认识,并从音乐模仿中判断音乐的音节、音符变化,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音乐节奏,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 《歌唱祖国》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歌曲中的节奏和音符以声势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以拍手的形式进行音乐节奏的模仿。除此之外,由于歌曲中有三个段落,每个段落虽然歌词不同,但是节奏是相同的。因此,教师还可以教学生演唱其中一个段落,其他两个让学生按照第一段落的节奏自行演唱和体会。学生在模仿和学习中逐渐理解、掌握音乐节奏,从而学会音乐知识。

(2)律动与舞蹈的结合。声势律动教学中,最能体现音乐律动的方式莫过于舞蹈了,音乐和舞蹈是相辅相成的。音乐是通过声音向人们传递美,而舞蹈则是通过动作向人们展示美。在声势律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律动与舞蹈相结合,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通过舞蹈强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

其中,七年级音乐教学中有 《青春舞曲》的教学,《青春舞曲》是一首典型的维吾尔族歌曲,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都具有浓烈的民族风。这首歌曲最明显的特点是,节奏轻快而且和民族舞蹈、民族乐器等全面结合。教师在进行着首曲目的教学时,可以采用声势律动与舞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分组同时演唱、打击乐、舞蹈。在此过程中不但是对学生音乐理解感悟的考验,同时也是对学生合作能力、协调能力的考验,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结语

音乐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教学,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着学生的实践性。初中音乐老师在课堂教授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声势律动的基本原则 , 将声势律动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调动同学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不仅可以陶冶同学们的情操,还可以提高同学们的乐感,增强同学们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钞艺娟.浅议在音乐教学中对于声势律动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5(22).

[2]景珠.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才智,2018(34).

[3]史琦.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應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5).

猜你喜欢

声势律动音乐教学应用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微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的运用探讨
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