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精芦苇产业带动一家一户脱贫致富
2020-10-21李英超
李英超
摘要:富裕县地处嫩江中游左岸,扎龙和烏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抱相随,江河湖泽、池塘沟渠、低洼湿地星罗密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18万亩碧绿连绵的芦苇群落。过去的老百姓,利用芦苇手工编织苇帘、造纸,填饱肚子、穿暖衣服,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传统的手工编织芦苇产业渐渐走向了衰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再成为老百姓收入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芦苇产业;带动;脱贫致富
2018年,富裕县实现了脱贫摘帽,但巩固脱贫成果,让贫困户稳定持续增收任务仍然艰巨。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连续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等政策中指出,要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2019年《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支持乡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
上级有要求、百姓有需求。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通过入户调研,外出考察,与村干部座谈等方式,发现芦苇产业具有将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链留在乡村以及适合带动老年人、家庭妇女、半劳动力等人群增收的特点,决定转型升级芦苇产业,成立专项推进小组,制定实施方案,规划产业发展,完善推进措施,干好让农民广泛受益的现代芦苇产业,让脱贫质量更高、更可持续。
20世纪70年代,龙安桥镇小河东村就有编织苇帘的传统,但基本都是农户手工操作不成规模。精准扶贫后,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纽带作用,龙安桥镇小河东村党组织率先创办了芦苇编织合作社和党支部,在横向上与其他村的合作社组成联合社和党总支,在纵向上村集体以芦苇资源、贫困户以扶贫机械入股合作社,形成了横向联合、纵向入社的发展机制。整合涉农资金1500万元,2018年至2019年,通过财政局采购办审批公开招投标采购芦苇加工产业需机械设备6,163,200.00元,有计划购进芦苇编织机、去皮机、打包机、苇帘喷绘机等3300台配套机械设备;建立1栋储存库,4栋简易库,7栋扒皮车间,1栋半成品库,1栋熏蒸车间以及1栋展示厅的芦苇扶贫产业园,可储存芦苇0.8万吨、室外2.2万吨,日加工原苇34吨,储存净苇15吨,日熏蒸苇帘3000片;每天园区产生17吨废料可通过扎包销往电厂,变废为宝,使芦苇从叶到颈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村而异,探索三种运行模式,沿河村采用户村户的运行模式,由农户自备原料,村合作社组织扒皮,农户编织苇后直接销售苇帘,已发展19个村1000户;沿园村采用园户村的运行模式,由产业园或村集体提供加工好的净苇,农户编织后,由产业园回购苇帘,已发展17村1000户;其他村采用村户村的运行模式,村集体组织原料、扒皮,农户编织后,村合作社统一收购,到年末发展20个村1000户。同时,为了更好的做大做强芦苇产业,制定了奖励政策,在核定每片苇帘基准价的基础上,对日均产量较高的一般农户、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残疾户等人群,按梯次给予每片0.1元-0.5元不等的价格补贴,对村集体给予每片0.2元的服务费,对待贫困比例较高的村实行资金奖励,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热情、调动了村集体的积极性,把更多的贫困户、其他农户吸引到打帘增收上。在生产服务上,龙安桥镇小河东村建立芦苇培训中心,组织初学农民进行集中培训指导,加快芦苇编织技术的普及推广速度。进一步推动了芦苇产业的发展壮大。在市场销售上,采取村集体统一组织,产业园统一收购的方式,产品发往天津、山东等地进行出口销售。加快完成公司及特色品牌注册,充分利用好电商平台,提高苇帘喷绘产品在国内市场竞争力,走订单式发展的路子。目前,全县2000个“家庭车间”复工编织苇帘,月工资达1000元右,户均年增收8000元。
徐徐展开的苇帘,寄托着富裕百姓追求富裕生活的美好愿望。目前已编织苇帘300万片,发展家庭工厂2500余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到年末,全县将发展3000多个家庭工场编织苇帘,明年可产出成品900多万片。对接国内外市场,拓宽产业利益链,对内,利用电商平台打造特色芦苇产品品牌;对外,出口至日本、韩国等国家,实现产值6000多万元,户均年增收近5000元,村级增收180多万元。芦苇产业投资少、见效快、受益广、可持续,改变了农民种地打工历经辛苦、风风雨雨、收入微薄的局面,让“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成为了可能、看到了希望。农民比着赚钱,蹲墙根、看热闹、赌博饮酒的少了许多,老百姓高兴地说:“缺钱花的时候,手动一动,打几张帘子就有了,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事儿了!”曾经一文不值的芦苇再没人舍得烧掉,现在的空气也清新了许多。老百姓更加重视对芦苇湿地的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位一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芦苇产业有望在未来2到3年内成为全县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富裕县有望成为中国特色芦苇编织之乡。
富裕县发展芦苇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感到我单位在采购机械设备这项工作中也起到重要作用,为县扶贫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