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供给侧改革提升民族贫困地区生态乡村建设的质量

2017-05-17冯振萍

世纪桥 2017年2期
关键词:脱贫致富供给侧改革

冯振萍

【摘 要】本文认为少数民族偏远贫困地区在“五位一体”生态乡村建设中以供给侧改革理念为指导,可以促进优质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质量。结合民族贫困地区生态乡村建设存在着诸如思想理念落后、环境封闭滞塞的、文化人才断档等深层次的问题,最后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民族贫困地区;生态乡村建设;脱贫致富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2-008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思想的指导下各地的生态乡村,美丽中国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着。生态乡村建设是推动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加快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尽快让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在前一阶段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之上如何提高此项工程的质量成为下一阶段工作的核心之一。随着近期中央“供给侧改革”理念的提出和逐步实施,各地都结合实际抓紧时间贯彻落实。把供给侧改革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乡村建设有机契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效率和质量是否可行呢,课题组尝试作如下浅析。

一、 供给侧改革是提升民族贫困地区生态乡村建设质量的必然选择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可以这样说,在当前中国经济放缓,结构矛盾突出的严峻形势下,供给侧改革理念的提出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一条正确的方向和路径。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农村的具体实现形式,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各地结合实际都提出了不同的建设路径,例如,广西在2014年底开始推进“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活动,大力推进乡村建设上台阶上水平,重点实施“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三个专项活动。生态乡村建设的核心应该是以人为本,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2016年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在少数民族农村贫困地区推进生态乡村建设的活动中应充分贯彻发挥好供给侧改革的理念,既要切切实实搞好以环境生态保护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更要把如何引导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尽快地脱贫致富放在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

供给侧改革对于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这些地方优质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民族群众增收,早日脱贫致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都位于位置偏僻,交通不发达的山区,对外沟通交流較少,经济要素的配置总体而言是不对称、不合理的,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最大根源。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相对的,经济落后并不代表资源贫乏、生态环境不好,现在落后并不代表永远落后。因为地区僻远山区林区而且开发不多,因此许多地方多是环境优美,空气宜人,动植物资源丰富,这是最大发展的最大优势,而相对的广大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因为这些年人为地过度发展,对生态环境有意无意的破环,对各种资源的肆意占用,许多地方的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超过极限,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现在的许多城里人已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被破坏所带来的负效应,追求新鲜空气、干净水源、绿色食品、鸟语花香等已成为衡量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而这些优质的生活资源几乎在城市区域难匿踪迹,只有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的山区、林区才能找到。另外,少数民族地区原生态的传统文化资源对长期受现代工业文化影响包围的城市人来说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如何使农村地区的优质资源要素让更多的城里人享受是生态乡村建建设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

二、现阶段民族贫困地区生态乡村建设存在问题剖析

(一)思想理念的落后导致建设被动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关系。所谓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要求人们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从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上做文章。思想理念是人们行动实践的根本指南,很难想象没有前者指导后者会造成多么大的盲目性和危害性。当前,提升民族贫困地区生态乡村建设质量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民族群众思想观念的落后,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知识水平偏低。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偏低并不是指文盲率高,事实上也不算高,例如融水、三江等县成年人文盲率不到百分之十(9.8%),[3](P.207)因为在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大背景下,可以让绝大多数的农村贫困人口子女有书读,虽然农村的教育资源没有城市的丰富,但是还是可以享受到最基本的教育服务。另外,从2009年柳州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免费午餐工程也让更多的辍学小孩重新回流。文化知识水平不高主要是指民族地区大多数群众的受教育层次、学历水平偏低,30岁以上的人口70%以上没有受过高中以上的教育,只有不到5%的人口接受过高等教育。有限的知识水平再加上相对闭塞的成长环境导致他们很容易满足,思想观念很难产生出新创意。村民平时想问题办事情大多数情况下依靠的是经验,甚至是封建迷信。村里的年轻人读书后几乎不会回来,实用技能性人才的缺乏也导致农业生产水平徘徊不前,更何况涉及“五位一体”的生态乡村建设。二是党务行政人员的更换频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坚实可靠保障。这些年此项工作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做到较为扎实得力,但在人员配置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根源在于不少乡村干部多不是当地人,而且也没打算长期扎根于此,只是把这里当作暂时性的工作点,干几年就调离了。这样的人做事不好大胆放开手脚干,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很难保证。造成最基层的干部队伍人心不稳的原因包括条件艰苦、待遇不高、提拔不易、工作难做等,很多都是多年来就存在的老顽疾了,可是很多地方至今没有给予根本上解决。

(二)封闭滞塞的环境造成供给倒置

如果说人的思想观念落后是造成生态乡村建设质量不高的主观因素,那么地理位置的劣势制约导致交通交流封闭滞塞,供给倒置则是客观因素。众所周知,假如一个地方交通物流不畅,那么即使这里有再好的资源优势外界也无法进行对接,最后只能是“养在深闺无人识”。现代工业社会早已摈弃了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模式,发展经济不单要学会生产,还要善于宣传,“酒香也怕巷子深”。例如,在广西桂中地区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地处大瑶山深处的民族乡,过去对外交通不给力,村民下山到乡镇集市去买东西或卖东西需要走30公里的崎岖山路。六巷乡自从2008年国家投入巨资修建了进乡的崭新柏油路以后,乡里上上下下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發展机遇大力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文化、旅游等优势资源,近几年下来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交通畅顺以后乡里的农产品例如八角、挂果、生姜、茶叶等源源不断的运到周边大的市场销售,瑶族群众的口袋渐渐涨起来了。另外,当地独特的自然、民族、人文 “三位一体”景观非常具有吸引力。地处金秀圣堂山脚优美自然风光,花篮瑶族的民风民俗及手工艺品,社会学泰斗费孝通和妻子王同惠考察的遗迹,许多外地的游客都慕名而来,尤其是自驾车的,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而地处融水苗族自治县元宝山麓的安太乡,迄今为止进乡特别是进村的路还不是很好,许多自驾车游客因为这里路况较差都不敢贸然前往,使得当地的自然、民族优质旅游资源不能给群众带来增收,非常可惜。

(三)文化人才的断档带来传承危机

狭义的民族地区生态乡村建设是指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广义的则是指在“五位一体”思想指导下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共同进步,很难想象一个地方如果只是自然生态环境建设搞好了就以为万事大吉,而其他几个方面搞不好,这样的生态乡村建设是不合格的,少数民族群众也是不满意和不接受的。单就生态文化建设而言,可以提高民族群众的思想文化素养,间接为生态乡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现在的问题不只是保护和发扬少数民族与众不同的民俗民风文化那么简单,但这些都是一些短期的行为,不能持久,解决民族民俗民风文化传承问题的最根本办法应该是培养更多的民族文化人才渡过断档的危机。少数民族因为文字不普及,许多传统的民族文化很难用本民族文字详细记录下来,只能是凭实践经验感受心口相传,而且不少陈旧的封建思想也阻碍着传承,例如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等,把不少优秀的人才拒之门外。一些地方优秀民族文化人才培养工作也遭遇危机,现在大多数具有技艺和文艺才能的都是以中老年人为主,不少年轻人心态浮躁,耐不住贫困和寂寞,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发展赚钱的机会,根本没有心思静下心来去学习实践传统的文化技艺。当地政府也不是不重视这项工作,希望培养甚至引进优秀文艺骨干,但是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难有实实在在的支持行动,等靠要思想严重,经费困难只能等待上级部门拨款。另外,偏远贫困山区生活待遇各方面都很难吸引外来人才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三、提升民族贫困地区生态乡村建设质量的供给侧改革路径

(一)转变发展理念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思想保证

首先,必须逐步改变少数民族群众小农经济思想。长期以来他们已经适应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思想,自给自足,小富即安,悠然自得。但社会的发展打破村庄的宁静也冲击着他们的思想。此时各级部门的领导干部应当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的思想理念和做法带到民族群众中去,用发展经济、发展工业的思路去建设生态乡村。不能只是局限于把自家自村的生态环境搞好满足眼前的需求就行了,应该生产制造出更多的能满足城里人需求的绿色产品,打造出优美干净的绿色生态环境吸引城里人前来旅游,这样才能给群众带来更多实惠,他们才会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共同建设美好生态家园。

(二)解决交通瓶颈为供给侧改革提供动力支撑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特别是对于众多交通非常不便利的少数民族偏远贫困山区群众来说,路是他们赖以发展的生命线和希望,没有畅通良好的道路生态乡村、环境绿化搞得再好也会大打折扣,大多数游客也会望而却步,旅游脱贫,精准扶贫将很难实现。乡村道路建设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百年长久大计,单靠县乡村一级党政机构不能完成,必须把它上升到省(自治区)市级层面,首先做好顶层设计,整体规划,纳入一定区域内交通发展的大格局中,由省级政府出面协调,通过国家、省区、地市三级联动,明确时间任务。道路建设中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监管必须到位。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财力,各级政府拿出适当的经费,做好资金的落实使用,根据以往的教训,不少地方资金下拨到下一级的部门往往被以各种理由截留挪用,为此省一级甚至国家一级主管部门有必要派出专门人员直接负责监督资金的使用,真正让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

(三)培养文化人才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不竭源泉

保持少数民族偏远贫困地区传统文化可持续的根本动力和不竭源泉在于人才的培养和壮大,优秀的文化骨干可以继承并且发扬优秀文化资源。培养的根本路径还是应该有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领导和资助,从少数民族适龄儿童中选拔出一批具有潜力的苗子出来送他们到专门艺术学校去接受文化知识学习和艺术教育,特别是理论的学习非常重要。因为原来老一辈人很多都是靠自己的经验在传承和演绎传统文化,自身的文化理论水平不高导致很难推动文化的创新和提升,另外成果都多是口头相传没有形成文字性的东西造成保存和继承的困难,不少优秀的成果面临后继无人或流失失传的命运。此外,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上,不要过分追求短期的商业经济效应,只有原汁原味的原创民族生态文化资源才能长久地吸引外来的游客,提高旅游产品的内涵和附加值,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当然这都离不开更多民族文化优秀人才的培育。

参考文献:

[1]供给侧改革成中国经济热词 国企加速清退僵尸 企业[N].中国企业报,2015-12-07.

[2]习近平.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N].经济参考报, 2016-01-27.

[3]广西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褚永慧]

猜你喜欢

脱贫致富供给侧改革
发力农业产业化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役
浅谈山区小康林业建设与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关键是要选准派强第一书记
关于河南省产业扶贫法律问题的研究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老少边穷地区干部面临多重现实发展困境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