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博物馆藏品的管理保护和利用

2020-10-21孙月

文存阅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保护利用科学管理

孙月

摘要:文物馆藏品的市场价值和研究价值相当之高,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单位,具有贮存、保护文物的重要作用。因此,博物馆是文物藏品的“家”,起着为文物藏品“遮风挡雨”的重要保护作用,国家对文物藏品的保护也日趋重视。要提升对文物保护的管理水平,就要匆匆制度层面和设备层面共同协调发力。博物馆不仅要丰富文物藏品,而且要加强馆藏文物的保護和利用。我们更要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最大限度地挖掘文物蕴藏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底蕴。

关键词:文物收藏;保护利用;科学管理

在我国文物研究的道路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博物馆藏品的保护利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操作性建议,阐述了文物收藏保护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一、博物馆藏品保护利用现状

由于经济的蓬勃发展,博物馆馆藏品的保护及其利用情况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也给博物馆文物保护及其利用的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一直以来,文物保护利用的在管理上有一定的改进和完善,但文物保护收藏的工作环境改变依然止步不前。人为破坏,制度疏漏等等不足,让文物遭到破坏或丢失、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博物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修复或改造,但文物藏品的保护和利用体系并不完善,文物藏品在博物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技术的有效利用,有助于提高文物的利用率,使其更有价值,实际上,文物的管理和展示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文物既能完美展示,又能保护不受破坏,扩大了博物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二、博物馆藏品保护利用的意义

我国政府历来对文化事业相当重视,通过加强对出土文物的研究和保护,深入理解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和军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从而更深刻地体悟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文物本身凝结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文物如此珍贵,我们花大气力对其保护、利用做好周密的准备工作。同时,民众通过专门机构对文物的分析研究成果,发掘自己国家厚重的历史、坚韧的精神,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时,加深了对自己国家民族的认同感,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落实藏品保护利用,服务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和智力支撑。

三、博物馆藏品的保护措施

(一)加强宣传力度

鉴于博物馆文物在国家公共文化中的重要性,各级政府要宣传保护博物馆文物藏品的重要性,全面调查了解本辖区内现有的博物馆和文物藏品。加大对博物馆文物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文物保护。根据文物保护的需要和博物馆的财力状况,设立博物馆建设专项资金。运用科学技术改善文物收藏受损的不良环境。

(二)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建设是对博物馆内所有文物的信息进行登记,并根据文物的属性和特点进行整理和汇总。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方便博物馆管理文物,提高文物保护和收藏效率。文物信息登记和收藏后,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和存储技术,建立博物馆自己的数据库,实现文物收藏从纸质文档到电子文档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信息技术和存储技术的馆藏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馆藏文物由纸质文档向电子文档的转变,提高了文物保护和收藏的效率。照片采集技术还可以用来拍摄文物的照片和视频,方便文物的分类检索。信息管理也避免了重复处理的危害。

四、博物馆藏品的社会价值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如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各种音视频技术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和数据库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技术的出现也为博物馆保护和利用馆藏文物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手段。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和研究文物藏品,网络技术的出现使文物以简单直观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增加了博物馆藏品和信息共享的创新,我们可以看到,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新文化受到了观众的极大关注。

结语

总之,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博物馆藏品,寻找更多提升文物保护和利用价值的途径,不仅要实现地方文化遗产资源的共享,还要推动更多的合作单位给予文物。最后,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博物馆藏品,寻找更多提升文物保护和利用价值的途径,不仅要实现当地文化遗产资源的共享,还要推动更多的合作单位给予文物。但文物价值的研究和管理仍然是博物馆工作的中心,提高文物藏品的保护和利用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参考文献:

[1]王成兴.文物保护技术[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晓东.文物保护法概论[M].学苑出版社,2002.

[3]潘别桐,黄克忠.文物保护与环境地质[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

[4]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5]张雅文,王秀峰,伍媛婷,等.文物保护用无机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2(03):55-60+72.

[6]付海涛,李瑛,魏无际,等.古代青铜文物保护研究现状及AMT的应用[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2,014(001):35-37.

猜你喜欢

保护利用科学管理
泰罗科学管理思想对社区治理的启示
广东省古村落现状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试析我国高校的科学管理与院校研究
浅谈公路养护的科学管理
基于多角度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关于博物馆产业发展路径的探索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推进保定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