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罗科学管理思想对社区治理的启示
2022-07-16金智欢
金智欢
摘 要:泰罗科学管理理论饱含人本管理思想、规则制度管理思想、多元主体分工思想、重视技术专家思想,推动了社会各领域管理科学的发展。本文从科学管理思想的理论实质出发,引出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区、社区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建设优质的社区治理人才队伍等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泰罗;科学管理;社区治理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8.041
0 引言
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最初目的是为了解决工厂生产中的管理问题,但是理论和实践证明,科学管理的根本原理适用于包括组织行为在内的人的一切行为,其对其他管理领域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这主要表现在其传播了如人性管理、效率、科学管理、管理职能专业化、劳资双方合作等的不仅限于企业管理的理念。其推动了往后至今的社会各领域管理科学的发展,故为泰罗科学管理思想启示社区治理提供了可能。
1 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1.1 工作量标准化
科学管理的首要任务是通过科学调研为工作定下恰当的标准,主要方法是进行“时间-动作研究”。泰罗通过对工作能力介于头等和二等之间的工人的动作进行分解,在研究使用合适工具、删减多余动作、组合合适动作序列、增加合理休息和中止时间后,计算完成该项工作所需的时间量,以此为一项工作的标准时间量(该标准会随工人熟练后相应提高),由此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的工作日程”,明确一名工人应达到的工作量,解决工人“磨洋工”现象。
1.2 工作方法标准化
在泰罗的时代,工人的工作方法主要是依靠工人的个人经验,方法传承主要是师徒间传授,这导致不同工人間的工作方法可能差异很大,工人劳动生产率也就参差不齐。泰罗认为要对工人的工作方法、工作用具、机械设备、材料和工作环境、劳动和休息时间等进行科学研究,消除消极部分,探索出统一的科学的标准化的工作方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1.3 科学地挑选和培训工人
泰罗认为在某项工作中存在既适合也愿意为之行动的工人,此类工人泰罗称之为头等工人。与之相对的是有能力但懒散的二等工人。泰罗对的二等工人毫不怜悯,他主张管理者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即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努力使不同类型的工人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劳动,并通过培训等手段教导他们利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工具来更好地完成工作,在泰罗看来是管理者的责任。
1.4 分离执行职能与计划职能
泰罗认为,在工作中科学方法要取代经验方法,但是由工人来探索研究科学方法是行不通的,理由在于工人不具备相关的素质和时间。工人应只负责执行。计划职能应由管理层成立独立的计划部门来承担,这样也可以提高管理者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沟通劳资双方,提高效率。
1.5 实行职能工长制
泰罗主张更改以往的军事型组织为职能型组织,把原制度中一个人的职能分至八个人。泰罗这项主张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原制度对来自最高层的技术专家依赖过大,并且对工长应具备的素质期望过大。他把工长所需的素质分为九项,同时指出,能同时满足6项以上的人几乎是求而不得的。因此,需要设立职能工长,职能工长只承担一种管理职能,使管理工作职能化、专业化。但是,泰罗的这项设想最终并没有被广泛推广。
1.6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传统的薪酬发放制度是按岗位发放,无论工人的工作成果是多是少、是好是坏,只要是处于同一岗位的工作,薪酬就是一致的。这样的薪酬完全与职位挂钩的制度显然无法激发工人的积极性。为此,泰罗提出了差别计件工资制,制度一定的标准作为合格线,达到合格线按标准发放工资,高于则多发,少于则少发,从而促进工人主动提高劳动效率。
1.7 实行管理例外原则
泰罗认为,企业管理,特别是较大企业的企业管理仅依靠职能管理原则是力有不逮的,应在职能管理基础上加入例外管理作为补充。例外管理原则即是管理层应把部分权力下移给下级,但保留对例外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定权和监督权,这一思想至今仍在生效。
2 科学管理思想的理论实质
2.1 人本管理思想
关于泰罗科学管理思想中“人性关怀”的理解,一般有两种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泰罗科学管理思想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以效率主义为中心,对工人的心理需求和社会属性漠不关心,将工人看作会吃饭和说话的机器。但是另一种观点认为,泰罗科学管理思想具有朴素的人本思想。本文支持后一种说法。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人本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泰罗鼓励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方式。泰罗虽然主张个别付酬制,但这只是他调动工人积极性的一种方法,而不把它作为唯一的手段。除此之外,泰罗认为管理者要“出于真心实意地关心下属的福利”,对下属的照顾要“结合着对他领导的工人以亲切照顾和友好联系一起进行”。这是泰罗在激励措施中体现的人本思想。
其次,泰罗注意满足工人的自我实现和感情宣泄需要。他提出领导的权力要与员工共享,“给每个工人以机会把心里话发泄出来,而且可以对雇主吐露真情”。这是朴素的参与式管理思想。他还注重工人的成长需要,对于达不到标准线的工人,他要求“计划室就派教师来教他”,不断进行培训教育 ,扩展知识技能。
再者,泰罗注重改善工人工作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泰罗要求做好“舒适的洗盥室、食堂、讲演厅、免费听课、夜校、幼儿园、棒球场和体育场、乡村事业促进会和互助会等”的硬环境的建设。同时他要求通过“加强沟通,改善工人之间人际关系”“雇主满足工人被尊重的需要”“雇主尊重工人的情感需要”三方面来改善工人工作的软环境。
总之,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了对人的因素的重视,把人作为科学管理思想的关键点,具备了人本主义思想。
2.2 规则制度管理思想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中关于工作量的标准化及关于工作方法的标准化都体现了一种思维,即化经验、特例为一般,最后形成相应的规则、制度。在泰罗看来,处理事务存在“唯一的最佳方式”,这体现在管理事务中就是要运用调查、试验、测量等方法从经验中概括总结出最优逻辑和流程的规则、制度,并以此来摆脱经验主义带来的过程及结果的不可控性。这其中,还蕴含着真理依靠调查实验,从实践中总结升华而得出的科学唯物思维。
2.3 多元主体分工思想
在传统管理中,一项工作仅由一个主体(工人)完成,或是一个主体负有大量的职能责任,比如招募、培训、监督和解雇下属都由工长完成。具备全能素质的人才大规模地出现并满足该模式下工作需要的情况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泰罗提出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传统工长划分职责为多个职能工长等主张,实质上是实现多元主体参与,各自分工,共同合作的管理思想。同时,因职能分工的出现,泰罗还拔高了具有专业技能的决策层的地位,重视技术专家,也有人认为这导致了技术统治论。
3 科学管理思想对我国社区治理的启示
3.1 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区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长期以来倡导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社区是社会的基层单元,社区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原则对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同样适用。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中蕴含朴素的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构建良好的软硬环境,尊重人的需求,强化双方沟通等方面。在社区治理中,应注意到人性化需求的实现。
一是强化以人为本的治理观念。以人为本的社区治理观念本质上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在社区治理领域上的体现。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大多能意识到社区治理应以人为核心,但在治理意识和具体落实上存在口号化、标语化、空泛化问题。治理观念向以人为本转变,就要突出社区中“人”的主体地位,关注人的诉求,保障社区内社区居民的公共权力和公共利益。
二是构建社区良好的软硬环境。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按照泰罗的人本思想,在社区治理中,首先应完善硬环境建设,按照社区居民需求,建设公共社交场所、文体娱乐场所、自我提升场所。受限于社区区位限制、资源限制,可考虑多个社区共建、整合学校、公园、公共图书馆等公共资源。同时应联合街道、公安、城管、社区物业等多主体做好净化绿化、安全保卫、综合治理等基础保障工作,建设宜居的生活环境。软环境建设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大力开展家教家风宣传,倡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友和邻睦,树立文明新风,建设文化型社区。另外,以国家信用体系建设为契机,探索社区居民信用评价体系和社区道德评议机制,发现、褒奖、传扬社区道德楷模,提倡志愿服务,引导社区居民建立崇善尚德的价值观,建立道德型社区。
三是尊重社区居民主体地位,加强民主协商。泰罗鼓励劳资双方进行有效沟通,“工人提出的改进的建议,不管是办法也好,或是工具也好,都应受到各种形式的鼓励。 ……对工人的这种建议,应给予充分的荣誉”“给每个工人以机会把心里话发泄出来,而且可以对雇主吐露真情”。沟通协商显然是人本管理的一个重要体现。在社区治理中鼓励加强民主协商,实质是把社区居民放在平等对话的层次,通过沟通协商的方式使社区居民也参与进社区治理中,使其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之一,实现“共治”。与此同时,民主协商机制使“人本管理”从纸面、口号、理论转向落实提供了渠道和平台,使“为人民服务”理念得到实践。
3.2 社区治理制度化规范化
中国长久以来的农耕文明、小农经济在中国基层社会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其中一项体现是中国民间论人情,讲面子,重关系,轻规矩,处理和解决问题一般是依靠民间一套,官方制度规范存在感不显著。在社区治理中,主要表现为规章制度不规范,运行机制不完善。例如,街道办事处的行政服务和管理范围不清晰;与社区治理有关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处理社区事务缺乏政策或规章指导,容易存在扯皮现象;社区内的社会组织也不一定有完善的行为准则。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诞生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时代,是浸润在契约观念、法治观念、竞争观念等精神中产生的,科学管理理论也非常注重以科学形式形成行之有效的统一的标准和规章制度来指导工作。这一点可对我国社区治理有所启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着重研究,要求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可见,无论是在泰罗时期还是当今新时代,社区治理都离不开制度建设。社区治理涉及多个主体,首要的制度建设是明确主体权责,界定各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法律边界;其次,通过制度推动社区居民进一步参与社区治理,强化主人翁意识,在应交予社区居民或其他社会单位管理的领域降低政府介入力度和深度,进一步去“行政化”;再者,明确各社会组织的行为准则、社会工作项目实施流程、信息公开和反馈机制;最后,进一步强化对治理主体的监督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设立实现对治理主体的民主监督,促使居民能参与治理主体的考核评定,以此约束相关主体。
3.3 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认为人各有所长而又各有所短,集所有事务于一人之身是行不通的,因此提出了执行职能与计划职能分离策略以及职能工长制度。这种思维同样可以移植到复杂的社区治理问题中去,具体而言,就是要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一是要社区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东南西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要发挥党委的政治功能,成为社区治理中的“定海神针”。二是政府要转变职能,找准定位。长期以来“强国家弱社会”格局下社区自治能力不足,国家要求基层政府减少干预,但在实际中政府又不得不向其派出机构下达行政指令。政府转变职能是破局关键。政府一方面要简政放权,还权于市场,还权于民,改变过去的包揽模式,以防政府强制性行政手段失灵时社区治理也随之失灵;另一方面要加强服务职能,提供例如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等優质的公共服务和产品。三是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应加快脚步实施政社分开,使社会组织明确职权,发挥其自治权;“十三五”规划中,政府明确指出社会组织是当下社会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当前参与社区治理的社会组织大多存在数量不足,分布不均、治理能力不强、覆盖范围不大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持有两个建议:第一是在政府层面,政府应该将培育社会组织作为重点工作,优化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机制,通过制定政策、资金帮扶、人员培训等方式催生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并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社会组织工作,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的纽带联系;第二是在社区社会组织层面,社区社会组织应摆脱对政府输血的依赖,主动谋求发展,强化自身治理能力。首先最为重要的是按照泰罗的专家论,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工作队伍,以专业化的眼光处理社区治理问题;另外要增加自身造血功能,在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发展生存路径。四是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社区居民是社区中最大的组成部分,是“共享共建共治”格局的最有力建设者。社区居民要有当家人意识,解决或预防在居民层面发生的问题,如广州市委政法委持续发动市民群众参与群防共治,打造了“广州街坊”群防共治品牌,充分发挥基层自治作用,在治安管理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可借鉴“广州街坊”群防共治品牌模式,将之推广到社区文体娱乐,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实现全方位的“共享共建共治”格局。
3.4 建设优质的社区治理人才队伍
人才是第一资源,社区治理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队伍。现今,人力资源“ 下沉”基层社区情况并不乐观,现有的社区社会工作者的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而且,社区社会工作者新人来源不足。青年人特别是优质的有文化的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社区工作,主要原因是工资水平不高、晋升空间不大,与城市消费水平差距较大。按照科学管理思想,可采取多种激励措施结合的策略来缓解这一问题。一是情怀激励,重点招募本社区青年为该社区服务,社区居民赞扬和感谢可能成为作用明显的情感激励。二是编制激励,如“选调生”制度,以公务员编制为切入点,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进行服务,同时又兼顾了晋升渠道空间问题。三是政策激励,如广东共青团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基层治理专项,吸引应届大学生或在读研究生到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开展1-3年服务,考核通过者。给予五星级志愿者认证、考研考公政策倾斜等激励。
参考文献
[1]李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03):9395.
[2]孟薇,万达.泰勒科学管理思想对我国社会管理的启示[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2,25(03):3638.
[3]潘瑶.探析泰罗制人本管理理念[J].企业家天地,2008,(11):4950.
[4]沈东.略论泰罗的科学管理原则[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2):7477.
[5]史云贵.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问题与若干思考[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14(02):8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