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倾向评分的中医药治疗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风险的回顾性研究
2020-10-21李俐灵
李俐灵
【摘 要】目的:探讨基于倾向评分的中医药治疗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风险的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接受中医药治疗的高血压病的2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脱离中医治疗的具体情况,将观察对象分为强暴露组(n=138)、弱暴露组(n=138),采用倾向评分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研究对比。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中药治疗下的心血管发病情况以及其他死亡原因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中药治疗中,强暴露组患者的其他原因死亡比例以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弱暴露组患者(P<0.05)。结论:探讨基于倾向评分的中医药治疗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风险的回顾性研究,有利于提高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倾向评分;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心脑血管风险
【中图分类号】R259【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120-02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中老年患者中显著提高,患者表现为自身动脉压显著升高,并呈现持续现象[1]。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头昏、头胀以及眩晕和四肢麻木等。临床中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多采用中药治疗,显著降低了由西药治疗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显著[2]。因此本文选用276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探讨基于倾向评分的中医药治疗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风险的回顾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接受中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76例作为观察对象,男性136例,女性140例,年龄(45-77)岁,平均(61.15±0.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接受中医药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的患者均满足高血压的临床标准。对患者治疗期间的病历以及相关的电话随访记录进行查阅,根据患者的就医记录中进行中医治疗的时间以及心血管症状的发生情况来对患者的中药暴露程度进行进一步的确定。同时,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以及就医情况分析患者自身影响高血压性心脑血管风险的危险因素,之后将所调查的治疗就行数据汇总,根据患者而不同程度的重要暴露程度进行倾向评分,主要集中在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进而分析出临床中医药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风险效率。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其他原因死亡比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进行倾向性分析。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在不同强度中药暴露下的死亡情况以及心血管情况
两组患者在中药治疗中,强暴露组患者的其他原因死亡比例以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弱暴露组患者(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高血压的发生率也呈现上升趋势。高血压在临床中属于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是心脑血管时间的常见危险因素,对患者自身重要脏器的原始结构、功能造成了显著的影响,阻碍机体的正常运行,造成患者相关的靶器官出现功能性衰竭,严重者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死亡率[3]。
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中药治疗中,强暴露组患者的其他原因死亡比例以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弱暴露组患者(P<0.05),说明,中药治疗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高血压在医学中位于“眩晕”的范畴,而我国的中药治疗法正是针对眩晕病,相较于西药治疗而言中药治疗中对患者产生的药副作用相对较小,能有效减少西药治疗所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另一方面,倾向评分法显著提高了本研究中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材在临床中对于患者的高血压症状能有效改善,降低血压效果明显且药效迅速,对于由高血压引起的急性症状能有效缓解,进而到达有效的降低患者由于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4]。高血压在临床中并不属于均匀同性质的疾病之一,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该病具有多种病因、发病机制,而中药治疗能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个人资料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得益于中药治疗过程中严谨的治的步骤以及简洁的操作手法,大大提高了高血压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5]。
综上所述,探讨基于倾向评分的中医药治疗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风险的回顾性研究,能有效降低患者心脑血管时间以及疾病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赵雪东, 张玉姣, 郑文,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接受不同再血管化治疗的预后比较[J]. 中国医药, 2017, 12(5):677-681.
张彬艳, 李姗姗, 商苏杭,等.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早产史对小于胎龄儿发生的交互作用[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9, 40(7):786-790.
王莉, 温慧军.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是青年高血压病患者罹患脑梗死的独立预测因素——一项回顾性调查研究[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9, 46(1):78-82.
刘婉, 刘卫国, 谢敏珍,等. 住院帕金森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及心率变化的临床研究[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9, 32(3):161-165.
张琳君, 周青山. 中医针灸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6(7):71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