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上如何实现读写结合

2020-10-21刘杰

神州·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写作阅读

刘杰

摘要: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阅读是收,写作是倾吐。”所谓“读写结合”课就是将阅读与写作完美地进行结合。通过读写的训练,让学生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课型。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写作;读写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如何在课上实现这个目标呢,我结合自己讲的《四季之美》来说说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结合文本,创设情境

现代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轻松、愉快的氛围或情绪,能使人产生超强的记忆力,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力;而喧闹沉闷,焦虑不安,忧郁苦闷等不良氛围或情绪则会降低人们的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教学情境。

《四季之美》是一首散文诗,作者是日本平安时期女作家清少纳言,整篇文章语言优美简炼、感情真挚、清新委婉。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我充分利用符合文本风格的语气语调给孩子们呈现声音的美,创设课堂氛围。由声美感染孩子,再逐渐向文本美过渡。文中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组合起来就像一首诗,通过感受诗的特点,读出诗的韵味,体会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及写作顺序,从而整体地把握文章的美。创设了好的课堂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同时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二、分析段落,教會学法

学法指导要有机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将课堂教学设计由传统的以“教”为核心变为以“学”为核心,教与学同步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在朗读中重视引导学生自悟学法,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有效的学法。

在《四季之美》的学习中我注重了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从作者描写的景物到体会动态美再到朗读出这种动态美,抓住关键描写颜色变化的词和三个动词“泛”、“染”、“飘”,引导学生体会颜色的不断变化,让学生感悟、想象黎明天空的美。美是需要朗读的,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欣赏黎明的心情,并把心情带到第一自然段中去朗读。观察第一自然段与其他三段的结构,让生学会第二三四段的学习方法,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并朗读。在展示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小组合作能力和凝聚力以及学习能力大爆发,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自己学习,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得到了提升。

三、感情朗读,感悟内涵

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是感情朗读的基础。在进行《四季之美》后三段的朗读训练时,学生与作者产生了相同的感慨,朗读教学便成为非常自然地穿插在教学过程中的环节。学生反复体味文中动态描写的美,通过范读,教师用多种重音、停顿的不同处理进行朗读让学生进行比较,选择最佳朗读处理进行朗读。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朗读的积极性,我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朗读练习。朗读水平得到展示后会带给学生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喜爱朗读,更主动地阅读。

朗读是分层次的,如果说之前的指导朗诵是读体会的话,更进一步朗的读就是悟情。什么情?这种情是触景生情,由物联想到人,然后感同身受,读出所悟之情,让表达由表及里,有浅入深。作者在第二、三自然段中分别用到了迷人、动人、令人感动这些问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让我们感到大自然与人类情感的共通,深入体会景物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在朗读中,孩子们通过动态美转入情感的体会,为什么这些景物在作者的眼里是“迷人、动人、感人”的呢?通过深挖情感,孩子们体悟到了人和物的感情是一样的,也体现了坚强、母爱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孩子们感悟到了这一点,当他们再次朗读文本时,他的情感又更近了一步,孩子们能真正做到读情。

四、注重观察,仿写练笔

有生活有写作。为了写好景物,课前我布置学生课前观察,通过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在仿写中学习写作方法,在创新写作中提高写作能力。观察事物的时候,需要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才能全面了解这个事物。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观察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物体,注重景物的动态。

仿写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基础阶段,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仿写,学生对好词、好句、好的段落的写作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在写作中运用这些写作方法,使他们写出来的文字不仅条理清楚,还充满美感,促进了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仿写时也要表达自己的感情,通过学习和仿写练笔的方式孩子们也抓住了金秋十月这个独特的时刻,把自己观察到的最美的秋天运用动态描写抒发了出来,并且从景物中感受到了情,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这种方式的练习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写作能力。

五、自修自改,认识不足

学生的作文,通常写完了不检查,直接上交,老师呢费尽心思的批改。结果本子一发下来,学生一看,万事大吉。实际上,通过与学生聊天、交流得知,大部分学生赞成“老师找出错误让我自己改”,还有部分学生希望“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之间互批互改”。

学生初学修改作文,必须有个模仿学习的过程,在明确了修改目标后,我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集体评改的方法。这些方式孩子们容易掌握,也乐在其中,同时把评改的规范化语言符号教给学生,如:删、改、调、换,进行修改示范,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整个修改的过程,看懂每个修改符号的意思,使他们在自己修改和互相批改时有章可循。

古有贾岛的推敲。

六、读书积累,提高水平

书,可知天文地理,可知历史年代。书可以铸就许多博古通今的英才,可以培育出名垂千古的伟人。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充实头脑,让写作不再是难事。《四季之美》这篇文章选自《枕草子》。在课上体会了课文的魅丽之后,孩子们对书有了很大的兴趣。这时候课文就变成了一个引子,引导孩子们通向书的阅读,这样的读写结合课会更有价值。因此,有了读书破万卷的不断积累,才能够真正做到下笔如有神。

参考文献:

[1]浅析“读-写-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余艳红.考试周刊.2019(20)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写作阅读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