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

2020-10-21龚万琴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融合

龚万琴

摘    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教育方面的问题,而在小学教育过程当中,由于小学是学生拥有自主意识最早的教育阶段,所以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在小学教育过程当中,道德和法治课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是我们在近些年发展过程当中重视起来的新方面。当前,我国正在朝着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一体化的方向不断迈进,所以我们在小学教育过程当中就应当重视起对道德与法治的教育。道德和法治课既是我们传统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又是在现阶段做一个有修养的人所必须要具备的品质,所以我们应当在小学教育过程当中将这些内容渗透进课堂。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融合

小学教育的过程当中将道德与法律进行融合,我们需要首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将道德和法律融入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以简单的文字来呈现相关的法律条文和道德要求。在小学教育的期间,我们就应当靠道德和法律来建设我们的课堂,从而让学生可以梳理更为标准的法律观念,让他们可以在日后的生活过程当中,如果遇见危险,第一時间想到的就是用法律来保护自己。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多的理解法律的内容,从而形成较好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情怀,让学生既能遵守法律又能具有道德,使学生在成长之后可以以自己的力量推进法治社会的发展。所以,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依据现阶段指出的新课程标准来联系社会和家庭,将法律与道德课程贯穿在学生生活的始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加强对实际情景的建设,帮助学生理解什么叫法律、什么叫道德,从而带动学生树立人人学法、人人守法的意识。

一、道德与法律课与法治教育融合要依据课程标准,联系家庭社会共同开展

现行的课程标准当中关于学生在法治建设方面有着非常明确的要求,教师在进行小学教育的过程当中,应当明确课程标准,教师应当依据课程标准将道德与法律课余法治教育相融合,从而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我们在教育的过程当中,应当向学生宣讲中国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从而让学生们明白法律在生活当中中的重要。除此之外,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我们应当向学生解释道德的相关规范,从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既明白道德规范的作用,还能明白法治的强制性。学校应当坚持做好普法教育,我们还可以聘请一些相关的法治方面的人员,向学生讲解专业的法律知识,从而让学生有更为明确的法律意识。只有学生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才能通过学生向社会来宣传法律意识,从而让社会更好地向法治社会迈进。

二、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道德和法治课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体现法治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中心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明白法治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全能法治意识。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将书本上的图片资源转化为具有本班特色的一些视频,从而让学生激发起更多的学习欲望。其次,我们还可以运用一系列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教一些自我保护的方式告诉学生,让学生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设计一些活动,从而充分调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还可以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帮助自己理解课堂当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比如说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先联想自己的日常生活,然后再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当中的某一些相关事物联系。通过他们与自己生活经历的结合,让他们更多地通过这种方式来理解自己所不能理解的内容,从而使法治课堂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让他们在生活实际当中可以更为方便的使用这些法律内容。

三、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

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已经遍布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媒体是现在我们的教学过程当中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技术,而多媒体教学已经走入了早就走入了小学课堂。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一定要充分的利用其多媒体技术,在课前就设置好相关的教学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既可以播放视频也可以播放音频,从而让整个课堂变得更为活跃,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帮助自己在课堂当中的讲解更为生动,也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来推动整个课堂更为现代化,进而推进整堂课的效率的提升,在教学过程当中更好的来渗透法治意识。除此之外,在每一个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师都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更加明确的理解教学的内容是什么。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一系列有关教学内容的情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当中,还可以将自己与实际情景向联系,让整个课堂变得更为生动,更加利于理解。法治教育课堂可以通过情景设置将同学的注意力吸引在教师的课堂上,再通过情景将知识进行延伸,也可以通过这种情景设置的方式,让学生将某一些没有完成的故事进行续编,从而让学生来明确这些事情在实际生活当中应该怎样解决。在课堂当中对于学法和用法的方式进行探讨,让学生有更多的教学收获。

结论:

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可以在教学之后给学生的整个人生带来帮助的,我们都知道想要使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品质,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更多的应当对在学生角度来思考这个教学内容,使内容更加生动,更加活泛,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思路一起走,让学生更多的来活跃去看看氛围,更多的去做课堂的主人。除此之外,如果想要使法治意识培养的更加到位,我们就需要通过各种方面的融合来使学生的法治思维得到提高。比如说除了学校需要向学生灌输法律意识之外,一些家庭内部的环境也会影响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所以,想要学生的法律和道德意识到提高就需要让整个社会来带动法律氛围的改善。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重视起学生的主体思维,不要忘记我们教学的宗旨,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融合。不要忘记我们教学的宗旨,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融合,依托道德和法治课的开发和构建,帮助学生形成更好的法治意识,探索出一条现阶段适应中国小学实际情况的新的法治教育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胡建禄. 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成都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04-308.

[2]马秀娥.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和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3):177-179.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升初中生公共参与意识的路径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研究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