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哲学思想中“节制”德性的出路研究

2020-10-21郭一帆

西部学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叔本华

摘要:“节制”在中西方伦理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论是叔本华的唯意志论中通过“看透个体化原理”而达到“万物与我为一体”的境界,从而摆脱来自“意志”的掌控来节制过度的欲望,还是通过唯识宗的“无我”境界抵达节制之路,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戒断“我执”这条中介桥梁,由此通往对非理性的情感和欲望的节制之路。

关键词:生态视域;节制;叔本华;唯意志论;唯识宗;我执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0)15-0136-03

“节制”一词来源于希腊文“sophrosyne”“soos”表示安全的、健康的、好的完整的意思,“phreen”原义为心脏,引申为意志、心愿、精神。因此该词最原始的涵义就是指“健康的心脏、健全的思维和良好的智慧””。新约希腊文中,“节制”一词开始有了一种对内在进行约束的意味,而后,又添加了新的内涵而成为古希腊最复杂的一种德性。总的来说,节制包括“节情”和“节欲”。所谓“节情”,主要是指理性对情感情绪的管控,“节欲”则是对于欲望、私欲的管制。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过“节制”一词,但节制思想却始终贯穿在整个道德修养中。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方面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增长,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之下,无产阶级购买力和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导致生产过剩,使得经济危机爆发。于是资本主义社会通过鼓吹消费主义价值观来推动经济增长,使得消费占据了人们生活的主导地位,滋生了危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消费异化”现象,以及随之带来的生态破坏恶果。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节制德性理应重返时代的舞台而被重视起来,而对于如何达到节制之路,不论是现代西方叔本华的“意志论”中通过达到“万物与我为一体”的“看透个体化原理”,从而摆脱来自“意志”的掌控来节制过度的欲望,还是通过佛教唯识宗的“无我”境界抵达节制的美德,对于重返对非理性的情感和欲望的节制之路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节制的思想内涵

在古希腊,节制的基本内涵主要有对自我的克制,对情欲和快乐的控制。由于其文化中显而易见的人本主義倾向,希腊的节制美德重视弘扬个人价值,重视人们行为中的自我意识性。于是节制逐渐有了主动守法中道适度等内涵。如赫拉克利特将节制与“自我认知”联系起来,认为节制要在逻各斯之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德谟克里特认为节制不会阻碍人们享受快乐,相反却能促进快乐的享用,但他认为并非一切快乐都值得追求,只有在乎精神与理智层面的高贵的快乐才值得追求。色诺芬也认为那些一味追求最大快感,而无法去理智地选择“高尚美好的事物”因而受制于情欲的人是不自制的人,是否对生活进行明智选择是节制的标准。除此之外,社会制度也开始与节制美德相融合,当正义成为主要伦理学范畴之后,节制范畴也被并入到正义之中并经过理论范畴的创造性构建后作为个人美德延续了下来,尽管此时节制思想尚包裹着感性主义的色彩。但经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理论重建后,节制思想于古典时期逐渐完善而作为美德逐渐被社会重视。此时,节制思想开始明显倾向于理性主义,并产生了一种未自觉的分化,外在的衡量标准开始成为规范人的内在要求。苏格拉底认为,以合理为目的的形式,在一定尺度内满足这些欲望本身就是节制,他不否认欲望的合理性,认为只要遵循逻各斯就能实现身体和欲望的潜在目的与秩序,在相对自由中实现最终的自由口。柏拉图认为节制是个体层面的德性,是一种正,义,是不受欲望的驱使控制快乐以。亚里士多德认为可通过习惯养成节制,节制是一种对欲望进行控制的道德德性,是适度的快乐。他主要针对的是对于彰显奴性和动物性的那些人和动物共有享乐的控制,并且亚里士多德认为过分痛苦也是一种放纵、不节制,所以不仅要节制快乐,还要节制过度的痛苦。

西方的节制思想发展到了中世纪时期,节制美德开始沦为维护宗教统治的工具,并逐渐发展为禁欲和泯灭人性。直到16世纪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节制思想和“天职”被联系起来,勤恳懂得节制是上帝的信徒的天职,才又重新赋予了节制以规范世俗生活的价值。但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使得以资本逻辑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导的经济发展观,又进一步衍生出了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价值观,极度放纵对物欲的追求,使人们不再重视克制自己不合理或过度的物欲追求,走向了无节制的生态破坏之路。

在中国古代的道德范畴中,虽没有明确的“节制”这一概念,但节制思想却始终贯穿在道德修养之中。比如在使用财富上有“节俭”“节用”“节约”等,在修身养性层面有“克已”“制欲”等,影响深远。最早,中国的节制观也是顺应天道的,主张与天地山川、河流、动植物及人构成和谐的整体。如先秦文化中孔子从情感、欲望、言行等角度阐述节制的必要性。孔子主要探讨节制情感和欲望,以理节制愤怒、骄傲、思忖和忧愁等不当情感,节制食、利、权、色等欲望;老子遵循自然规律,主张无欲和寡欲;荀子认为情欲若是不受节制必然会趋向恶,主张应让欲的实现始终能在礼义的范围内完成。但到宋明以后,却出现了“存天理、去人欲”这样割裂了天道与人欲的极端禁欲思想,中国传统节制便演变成了只谈在礼义、规范、控制中放弃自我,不论合理释放,忽视了顺应天道、顺服合理的秩序给生命带来的积极作用。但总的来说,中国的节制思想注重张弛之道,以大道主导理性,既囊括着生命的规整,又涵盖着生命的不断释放。

在此背景下,重新审视依大道而行的“节气”,依天道而律动的“节日”,有张有弛的“礼节”可变得更为重要。

二、叔本华唯意志论中的节制意蕴

斯宾诺莎说:“如果说人类的舌头是他们最无力控制的,那么节制欲望便是他们最无法做到的。”对节制的理解不恰当便很容易导致禁欲与纵欲这两个极端。节制不否认欲望合理的部分,只控制过度的欲望。故节制并不是完全否定欲望,而是要求以理性和智慧去控制欲望使其适度与中庸化。实际上,看似禁欲主义的叔本华在其唯意志论思想中对于节制思想亦隐含着丰富意蕴。

叔本华通过其唯意志论来论证对欲望进行节制的必要性,从而否定意志所產生的表象世界以获得解脱。叔本华主张,世界本原不是传统西方哲学所说的合乎逻各斯的理念,而是意志。世界由两方面构成,其一是表象,即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而另一个方面,就是支配着这个表象世界的意志,一切都是由它所规定的口。意志存在于时空之外,在因果律的控制之外,却规定着时空中的一切。在叔本华看来,世界上一切活动是意志的外现,是为了满足意志的欲求,而意志的本质是奋力生存,因此从意志的角度看,每个人都是一个自我,以自己为中心。于是这种自我带来普遍的冲突,同时走向了意志本质的恶圈: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而即使得到满足,满足感也无法维持长久,所以我们不得不看透意志的本性而摆脱其控制,以便节制欲望。

意志这种冲动便是这样如此盲目、不可扼制、欲求不满的,它挣扎着表现在切阶级上,这种挣扎使人不断地追求欲望的满足而不停息。但当我们想要实现的境遇出现,它就又成为了那个“当下”,于是新的欲望又将促使.我们去追求新的东西,而实现了这个目标,它对我们就没有了吸引力。所以叔本华认为那种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自身的欲求的想法是镜花水月,那么如何节制自己的情感欲望以解脱人生的痛苦呢?

叔本华认为这分为暂时的解脱和永久的跳脱。欣赏或是创作艺术可以让我们达到忘我的境地从而摆脱意欲的禁锢。但这种忘我只是短暂的,且还需要懂得艺术,这样的人才能勉强从痛苦的生活中被拉出来抽离片刻,但人一旦回到现实中来就又要被意志所奴役。因此,艺术只是一时的慰藉。对于永久地解脱,叔本华认为一方面要看破个体化原理,在美德中践行。明悟使同一意志的表现形式外化出了不同的个体,要想超越他人和自我之间的界限,首先要具有同理心,人具有共情之能力,才能给纯粹的道德以可能。其次要通晓美德之本质一仁爱之情,以便打破我与非我之间的鸿沟,它包含了万物一体的思想。另一方面在践行“仁爱”中,主体渐渐感悟到万物与我为一体,最终达到证悟,看清了意志的本质并自觉地去加以否定。懂得这个世界上的各种情感如哀与乐、幸与恶都不过是假象,这一幕幕悲喜剧不过是肯定意志而上演的,都存在于表象世界,因此,在叔本华看来,节制欲望是抵抗来自意志的掌控。完全否定意志之后,主客不再存在,对宇宙纯粹的直观认识也就油然而生,更接近宇宙的实相,于是从痛苦中得以解脱,走向最终的解救。

三、唯识宗无我论中的节制意蕴

佛教唯识宗的基本思想是“万法唯识”和“唯识无境”,对于去掉“我执”的烦恼以走向“无我”主张中所蕴含的节制情感与欲望的意蕴,与叔本华的唯意志论亦有异曲同工之处。唯识宗通过论述世人皆被“我执”所牵绊,世间一切皆是由“我执”引起的表象,来论述节制的必要性,以便通过看破“我执”,走向“无我”来达到节制的救赎之路。唯识宗认为,是我的心识自体变幻出了所有我心之外的一切现象,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种子生出的。所以心识外无独立的客观实在,万有现象都不是真相”,因此便有说法“唯识无境”。具体来说,唯识宗把世界分为了“我”和“法”,“我”指是一切自我意识活动,如人的情感、欲望、意志;“法”指事物及其规律,二者囊括不是客观的,而由意识变现出来的虚假现象。同时,由于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并且具有意识对象这两个方面,即能看、能听的“见分”和作为认识对象的世间形色的“相分”,因此唯识宗认为所谓“我”和“法”不过是意识的见相二分的显化,没有了这二分,也就没有“我”和“法”,即世界的存在。

而唯识宗认为常人之所以会把意识的见相二分当作客观实在的存在,是由于意识中的“末那识”即“思量识”所起的作用。这种识执着于有“我”,便生我痴我见我慢我爱这四大佛家所说的根本烦恼”。我执,使得人类自始至终就有一种妄加的分别心,把虚假的东西当作实在的,而产生种种烦恼,不能超脱回。佛祖认为,人生八苦所带来的无尽烦忧皆根源于“我执”。本来没我,却生执着,把自己当作中心,把不是“我”的也执着为“我”,因为有了“我”也就有了分别心,将“我”以外的东西都当作客体,于是有了私欲,从而陷人一系列痛苦之中轮回不止。这是意根认不清自己的无实在性,不愿放弃由此而生灭的世间所致。可见我执是万恶之源,世人执着于我的观念,生起贪著,就永远只能在痛苦中沉沦,在轮回中流转。而忘却了世间一切存在不过是因缘和合的产物,缘生缘起,永远处于变幻流动之中,没有实体、也没有质性的规定,常人众生的一切烦恼皆是由我执所引起的分别心的冲突与显现,所以必须破除我执才能破除无明。破除了我执,也就不会有过多的欲望和执念停留在本无需执取也无法抓住的东西上,也就自然能够做到对自己的非理性情感及欲望做到有所节制,最终走向“节制”之路。

四、重返节制美德之路

在当今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的背景下,消费主义价值观盛行,人们的物欲疯长,对于如何节制过度的情感和欲望的探讨就变得更加必要。不论是叔本华的唯意志论中通过“看透个体化原理”而达到“万物与我为一体”的境界,从而摆脱来自“意志”的掌控来节制过度的欲望,还是通过唯识宗的“无我”境界抵达节制之路,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戒断“我执”这条中介桥梁。过度的欲望、我执,这些烦恼的根源伺机控制了心灵和情绪的状态,由此而生的物欲、权利欲、掌控欲均与“实相”相违,加深了“业力”,伤害了“自他”。佛教认为,要在戒断我执上下功夫。首先要树立无我的观点,其次要灭我执,最后要时时内观。于是了悟芸芸众生本性清净,在十二因缘的流转中,种种现象当体即空,无所谓我,也就无所谓过多的欲望,要学会节制它们,因为本就是因缘和合的产物。

如同叔本华唯意志论中所蕴含的节制思想一样去打破“我”与“非我”之间的界限,遵循大道和逻各斯,将万物与我视为一体,使主体只剩下纯粹的直观认识,也就获得了一种自觉地智慧,去自觉地节制自己不当的情感和无穷尽的欲望,这与唯识宗关于“万法唯识”、去除“我执”的烦恼障的基本思想相共通。佛教向我们指明了“我执”即生烦忧,而心识之外万法非有,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罢了,无实体性,继而通过“无我论”的救赎途径引导我们经由自身的觉悟去节制,由此通往节制非理性的情感和欲望的自我救赎之路。

注释:

①参见《成唯识论》卷1,护法等论师造,唐玄奘译,T31,no.1585,p.1,a20-21.

②参见《成唯识论》卷9,护法等论师造,唐玄奘译,T31,no.1585,p.48,c6-ll。

③参见《杂阿含经》卷12,(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TO2,no.99,p.83,c13-14。

参考文献:

[1]朱颖.论节制美德[D].长沙:中南大学,2011.

[2](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姜红.孔子节制思想简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8).

[6]贡华南.节制的根源一中国传统哲学的视角[J].社会科学,2010(8).

[7](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6.

[8]尹立,许孟青.佛教的“我”与“无我”[J].宗教学研究,2006(4).

作者简介:郭一帆(1995-),女,汉族,山东济宁人,单位为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生态哲学。

(责任编辑:马双)

猜你喜欢

叔本华
为叔本华做书22年
人为什么会无聊
人为什么会无聊
“毒舌男”叔本华
“毒舌男”叔本华
叔本华死亡观探微
意志的无所不在到销声匿迹
——对叔本华意志的否定思想的解读及评析
超越叔本华钟摆